《天下长河》结局前瞻,我唏嘘哽噎,陈潢之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热门影视2022-11-22 19:07:17智慧百科

《天下长河》结局前瞻,我唏嘘哽噎,陈潢之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最近看什么最“上头”?

还是《天下长河》。


前两天该剧开分8.4,并且一度冲上了8.5,今天虽然稍有回落,但丝毫不影响,这是一部近年来难得的历史剧佳作。

尤其是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未曾关心过的“治河题材”。


我还是更喜欢《天下长河》的叙事方式。

它虽然以治河为主线,但通过靳辅、陈潢,以及康熙、明珠、索额图这两条线,展现了清代初期治河的方法与事迹,以及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


两线并进,节奏紧凑。

不过从昨晚的预告来看,《天下长河》即将迎来巨大的转折,3点可知,靳辅、陈潢的最大危机,即将出现,他们将何去何从?


我们一一来分析。

第一、靳治豫的命,到底保住了吗?

关于靳治豫的生死,是一场十分精彩的博弈。


对于索额图和明珠来讲,他们原本想保一下靳治豫,但又摸不准皇帝的心思,于是就想了一个合乎程序的方法——交给刑部议罪。


自从治河以来,靳辅得罪的人很多。

得到这样的机会,以伊桑阿为首的那些利益受损者,自然会把靳辅往死里踩,因此很快就给出了靳治豫案的处理结果——斩立决。


康熙想要保下,就让高士奇冲锋在前。

但伊桑阿“敢言直谏”,康熙十分无奈,只得让伊桑阿前去查明青条石案,不放心的他,还特意安排了高士奇一同前往。


看样子,形势已成死局。

预告片中,靳治豫被押往刑场,看到此景的靳辅瘫软无力地倒下,靳治豫的母亲也躺在床上泪流不止,一切的一切都足以看出,靳治豫非死不可。


但真是如此吗?

我倾向于这是编剧和导演故意放出的“烟雾弹”,因为在前面已经埋下伏笔——孝庄太后曾对康熙说:以我生病之名,大赦天下,不过这招只能用一次。


意思是提醒皇帝,用可以,但必须慎重。

我认为在行刑之前,康熙就用了这招救下了靳治豫,一来这符合电视剧“刀下留人”的创作风格,二来让之前孝庄太后的建议,没有成为无用的闲笔。


当然,还有证据:

据《清实录▪卷二百七十九▪列传六十六》记载:

“子治豫,袭职。世宗以其侍父在官,知河务,命自副参领加工部侍郎衔,协理江南河工”。


这说明,在真实的历史上,靳治豫活到了几十年后的雍正一朝,并且还被雍正任命为工部侍郎,继续监管江南的河务。


不过,靳治豫是保下了,但靳辅引发的“对抗潮”,却因此愈演愈烈。

第二、于振甲的功过与是非。

先得说一下,这个于振甲,就是于成龙。


康熙一朝,曾出过两位叫做于成龙的名臣,两人还曾一起共事过,剧中的这位于成龙,被后人称作“后于成龙”,或者“小于成龙”。

他是一个清官,这毋庸置疑。


但如果抛开非黑即白的两元对立论调,清官就一定是好官吗?

以著名的《大明王朝1566》为例,张居正在道德层面上,绝非圣人,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治世能臣,而于振甲的所作所为,就十分值得商榷。


在桃源县泄洪,能够保住下游三省之地。

这也是陈潢劝说于振甲的重点,可于振甲听从母亲之命,带领百姓护堤,虽然暂时保住了桃源一县之地,却让黄河的洪峰,吞噬了下游更多的土地和人民。


此事已然发生。

因而从结果而论,无论个中情况具体如何,作为河道总督的靳辅都难辞其咎,毕竟他主持的河务,每年耗费着朝廷数百万的银两,以及无数的劳工。


出现这样的情况,朝中的言官,以及那些被靳辅治河侵损了利益的大臣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将“靡费巨万,却九年治河无功”的大帽子,扣到他的头上。

在真实的历史上,靳辅就被郭琇接连弹劾,并最终被罢官。


郭琇其人,是康熙一朝有名的言官,并且以敢言直谏著称,为人清廉正直,且心思机敏,办事刚直不阿,人称“铁面御史”。

高士奇以及明珠集团的覆灭,都出自他的手笔。


但就是这样一个清官,在弹劾靳辅、陈潢的多道奏折中,其中不乏诬告之言,让人不禁感叹:一个清官,费尽心机的扳倒了另一个干事的名臣。


真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幽默。

第三、来自朝堂和地方的疯狂反扑。

前面咱们提到了,靳辅的危机,其儿子靳治豫的案子,才刚刚只是一个开始。

来自多方势力的反扑,让他猝不及防。


其一,朝堂。

靳辅上任河道总督之后,就断绝了朝中诸位大臣的“财路”,比如索额图的东北,明珠的西南等等,但仅仅因为靳辅“圣眷正隆”,所以倒还相安无事。


不过朝堂之下已是暗流汹涌。

前面提到的江南御史郭琇,就一直弹劾靳辅,说他受到陈潢的蛊惑,耗费了朝廷大量的银两,但治河的工期太长,且取得的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


其二、地方。

靳辅就任河道总督之后,其本人做事耿直,为人清廉。

在他的铁腕治理之下,许多原本指望着河务敛取钱财的官员,就失去了大量的“油水”,同时,还让许多以“等、靠、要”为主旨的无能庸官,再难厮混日子。


这些人,怎能不恨靳辅?

其三、清丈土地。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最为致命的一点。

我国的封建时代,是农业社会,每一个朝代的崩塌,都离不开六个字“土地兼并严重”。


因为这会使得农民失去土地,却还要上缴赋税,以及背上沉重的徭役,那么到最后就只有一个结果:“民不聊生”。


另外,当土地被官僚权贵阶层大量兼并之后,这些土地并不用纳粮,这使得朝廷若想收上更多的税银,就只能把手继续伸向那些本就贫苦的农民。


靳辅治理黄河时,为了照顾民生,沿岸的土地,就要被重新丈量。

这一举措,才真正触动了许多朝廷官员,以及地方豪绅的根本利益,因此他在朝中被不断弹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靳辅是耿直,却并不迂腐。

他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就指出了自己清丈隐占的举动,触犯了那些人的利益,因此这些人才会“仇谤沸腾”。


最值得一说的是,正是康熙二十七年,靳辅被免职罢官之后,陈潢就“忧愤而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