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天文学者可以通过人造卫星捕捉太阳耀斑千分之一微秒的爆发数据,计算和预测地球上气候的变迁。那么游戏编辑的一种责任,就是通过观察互联网的人类学整活生态,记录模因从论坛走向春晚,从破圈滥用再到成为烂梗的的兴衰演化。
所以就像几天前NASA韦伯望远镜发回的船底座星云离子山峰,揭示了8500光年外恒星形成的过程,我在今早观测的NGA论坛二次元区域,也亲眼见证了一次模因爆发。
以“XXXX,从不屑到理解,从谩骂到感谢”为标题的帖子今天挤满了整个版面。
一时间不管是《进击的巨人》还是《最后生还者2》,不管是《一拳超人 重制版》还是《辉夜小姐的恋爱作战》,乍看之下好似全部评价反转,让原谅包容的力量如传染病般扩散。
人们谈成长,和解;人们说反思,感谢。
变态作者们的心之力场被新世纪少年突破了,如何恶劣的烂活都被“阿里嘎多”地称赞。
哪怕后来NGA论坛的“NERV组织”迅速展开反制措施,但留下的互联网碎片,还是记录了这互联网心之壁崩溃,人与人互相理解的瞬间。
此处应有《Komm, süsser Tod》
而这引起赛博世界第三次冲击的“朗基努斯之枪”,是《进击的巨人》。
就在离现在31小时11分钟的那个瞬间,一个标题为《进击的巨人,从不屑到理解,从谩骂到感谢》被发出来,让人越是咀嚼越觉得魔性,具体内容如下:
你看,他的第一句是:“你们就当我我在发病吧,但是我真的很喜欢”。
理性关乎利益得失,关乎焦虑,但精神病人的乐趣感性却纯粹,同时跳跃又混乱。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第二句明明讲人的观点会随经历的事情改变,却又马上承认刚刚看完漫画时,感受里的喜欢。
《从不屑到理解,从谩骂到感谢》,标题里的不屑和谩骂不见了,只剩下盛赞。
可是,面对一个快乐的病人,较真有什么意思呢?
你甚至可以从他笨拙青涩的文字中感受到他对《巨人》这部作品毫无保留的热爱,所以我愿意去相信,时态的混乱仅仅只是写作技巧问题,而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就会明白他的表达有晚年毕加索回归孩童的抽象质感,同时他的不屑、理解、谩骂和感谢有《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般,同时出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请别试图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
而文字的力量是有极限的,所以他的下一步安排,是音乐。
他说不需要加页,反转,页不需要梦境论,因为《巨人》里所有关于生命、爱情和自由的主题全都藏在了最终季ED《恶魔之子》的歌词里:
世界は残酷だ それでも君を愛すよ,なにを犠牲にしても それでも君を守るよ。
然后他自嘲自己知小礼而无大义、没有家国情怀。
让我在脑内幻听音乐的情况,看他把结论落在了“生命中在乎的,确实只有那么几个人”上面。
怎么说呢?
由于帖主频频自嘲姿态放得极低,其实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与他交流对作品看法的。
对《巨人》结局的“平反运动”和再解读其它平台也很多,帖主的观点不算特别奇怪。
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 Neil Druckmann 在 《最后生还者》里展现的那种细 腻笔触,能把 “ 为重要之人背叛全世界 ” 的戏码写得那样水到渠成,细腻丝滑。
这还是在有全盛顽皮狗干预控制他不乱搞的情况下。
更不消说这位表达能力非常笨拙的中二少年,再次提出这般论调更在如今的二次元核心圈没有市场,只会觉得那是QQ空间里死了十年的“悱炷蓅烺嫚”,给人看笑话。
不过,你得承认他的情绪是有感染力的,他帖子的叙述内容也是有设计的。
所以在此贴的精神感召下,论坛哲学家家们纷纷开始幻想自己也处于“小礼而无大义的精神病”状态试着与那些伤害过他们的ACG作者达成和解。
最终用模仿和解构的文学工具,创造出了独属于他们的《希望之花》。
尽管也存在被《兽娘》整破防,怎么都迈不过坎的人。
但看着各种《一拳超人》《假面骑士01》《寒蝉卒》等等各种虐观众的作品以“定型文”二创的姿态逆反唱吧我登场,整体品下来,确实有种在十八层地狱里合唱圣经的史诗感。
尤其在这种定型文里“音乐”是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所以对熟悉这些作品的人来说,观看这些二创帖子并不仅仅是看,更是“基因动了”的3D体验,脑内音乐的串烧循环。
难怪在远离隔离区的F1贴吧也发现一名新增的阳性病例,相应的隔离措施恐怕刻不容缓。
也许看到这里,有机智的小伙伴要质疑了:“这类定型贴是在反讽文学啊,混蛋!”
可是,事情真的会这么简单吗?
2021年,某电竞作者因疯狂推崇中国选手UZI,写下巨作《乌兹为什么是神》,内容里毫不避讳拉踩,用基督教圣经里的七宗罪对其它选手大力批判,乍看之下是把偶像捧上神坛。
但熟悉《英雄联盟》的都知道,此文作者号称电竞活阎罗,向来以点草输出为拿手绝活,并且UZI与其粉丝更被视为重点目标,所以这则电竞圣经的本意,是在讽刺他眼中狂热的信仰。
然后有趣的来了。
在《电竞圣经》传播的过程中,它原先的讽刺被消解,意义被解构,反而在默认大家都认为是图一乐的情况下,出现了《大表哥为什么是神》《数学为什么是神》的这种布道。
甚至最后连布道的意义都被完全掏空,出现了《热带沙漠气候为什么是神》《碳元素为什么是神》,这种绝活,简直就是赛博版的“飞天意面教”。
小岛秀夫说,玩家在玩游戏,是个与创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所以必须让玩家玩到游戏了,让创作者的故事化为玩家“自己的故事”,这个游戏才是真正完成了。
而现在看来,模因或者说梗,也是如此。
反感结局的观众,他的《进击的巨人》和那位帖主内化为自己故事的《进击的巨人》,可能不是同一部《巨人》,为了黑UZI写出来的《电竞圣经》和后面为了吹自己的偶像制作出来的《XXX为什么是神》,恐怕也不是同一部圣经。
那么我们处在一个去中心化的赛博环境里,想去寻找意义什么的,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