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后期的诸多名将里,邓艾或许不是最“光芒闪耀”的那一个,他既无姜维“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那般的轰轰烈烈,也没有像忠于曹氏的诸葛诞一样“一叛惊天”。但他大器晚成的他在曹魏伐蜀战争中所立下的赫赫功劳,却足以让后人在这段豪杰并起的历史中为他多书一笔。
纵观邓艾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和那些出生贵胄的名臣大将有很大不同,除了跟他八竿子打不着的东汉开国功臣邓禹是祖先外,邓艾的履历上几乎没有任何亮眼之处,而他的功业则是从“放牛娃”开始的。
军迷的见地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安居乐业对于百姓来说几乎是奢望,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打下荆州后,便强制当地居民北迁。那时,年仅十一岁的邓艾便被迫和母亲以及族人一起被强迁至汝南,随后不到一年,他又跟随母亲到了颍川。
年幼的邓艾虽然只是个放牛娃,但即便是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他仍未放弃学习。一次在偶然之间,邓艾读到了已故东汉名士陈寔的碑文,其中“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这两句深深打动了他,于是还没有名字的他便将自己起名为邓范,字士则,后来因为宗族中有跟他同名的人,才改为了邓艾这个名字。
作为曹魏占领地区被迁徙的百姓,邓艾一家的生活其实跟农奴没啥差别,整天除了种地还是种地,日子过得可想而知。但曹魏推行的屯田制也并非一无是处,只要你在某方面有着过人能力,那一样能获得步步高升的机会。
邓艾的长处,在于读书,特别是军事书。
拥有学识和见地,这在屯田民中相当难得,他也因此被推荐为了典农都尉学士。按理来说,邓艾这也算是踏足了仕途,日后在典农都尉手里好好干下去,是有可能做到“咸鱼翻身”的。
但邓艾却有一项致命的生理缺陷——口吃。
口吃,也就是说话结巴,每次邓艾在念自己名字时都会不自觉的说成“艾艾”,以至于后人将它与同样口吃的西汉开国功臣周昌放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专门形容说话口吃的成语:期期艾艾。
邓艾那口吃的毛病不仅让他受尽了歧视,更是影响了他的仕途:当时的典农都尉因为这个毛病而武断的认为他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因此打发他去当了一个看守稻草的小吏。
不过,典农都尉的冷遇并没有浇灭邓艾的心中的热情,作为一个“军迷”的邓艾学会了从工作中寻找乐趣。
每当他到达一处名山大川时,都会在当地仔细的勘察地形,并指出哪里适合屯军、哪里适合包抄、哪里适合埋伏……在邓艾眼中,仿佛那一株株稻谷就是他麾下的将士,那一陇陇田地就是他要坚守的城池。
尽管这种显得无比中二的行为时常遭人讥笑,但邓艾却始终不以为然,并在许多年间都乐此不疲。
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岗位上,邓艾一呆就是二十年,硬生生的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熬成了一个面带沧桑的中年男人,这才勉强熬到了一个典农功曹的职位,帮助典农都尉管理当地的屯田。
正当四十多岁的邓艾自己都认为这辈子再难不会飞黄腾达,格局也就“到这儿了”的时候,一次转机却毫无预兆的出现了。
有一次,邓艾去洛阳汇报工作的时候,见到了时任洛阳太尉的司马懿,经过一番谈论后,司马懿认为邓艾这个人有点东西,于是便征招他为太尉府的掾属,然后又光速提拔成了尚书郎。
事实证明,邓艾并没有辜负司马懿的慧眼识才。
正始初年,也就是公元240年,曹魏启动了在东南一带屯田的大战略,因为按玩法上来讲,他们底盘最大,资源最多,只要老老实实的开矿暴兵,然后一波框A下去,蜀汉和孙吴肯定是顶不住的。
而在这项战略的执行上,邓艾沿着陈县、项县直至寿春一带进行了严密的考察,回来之后马上提出了两条重要建议:其一,开凿河渠灌溉农田,提高产量和漕运效率;其二,充分利用淮北、淮南那些土地肥沃的地方展开军屯,至于缺水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开挖河渠来解决。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邓艾提出的这两条专业意见特别具有建设性,司马懿看完后欣然采纳。短短几年之后,淮水流域就有了一条长达三百多里的水渠,灌溉了二万多顷农田,整个淮南、淮北几乎连成一体,水利系统和军屯建设更是相当完善——可以说,邓艾凭借着一己之力,将曹魏的东南防御拔高了一个层级。
富贵险中求
在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运营运出一片天后,邓艾也理所应当的得到了晋升。正始四年(公元243年),邓艾先后出任了参征西军事和南安太守,终于实现了一个军迷的毕生追求——带兵打仗。
从掌管地方农业建设的官员一下子跻身行伍,尽管军迷邓艾对这方面也颇有研究,算不得门外汉,但总归还是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可现实却没给他这个时间。
因为在陇西一带,他遇到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那便是胆大如斗、能文善武、心思缜密、志立功名,师从汉丞相诸葛亮,号称天水麒麟儿,官至蜀汉大将军的一代名将:姜维姜伯约。
刚刚上任便遇上这种重量级对手,基本和玩老头环刚出生就奔着大树守卫去没啥太大区别。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脑中练兵”练了二十年的邓艾不仅没被秒,反倒在陇西一代打的有鼻子有眼。
从公元249年到公元262年,这十多年间邓艾在抵抗姜维北伐的战斗中虽然没占到多大便宜,但也没有太落下风。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艺术,邓艾的官职一路攀升至镇西将军,在陇右那一片颇有话语权。
到了公元263年,在姜维北伐屡次失败后,魏国趁蜀汉疲敝之机,“征四方之兵十八万”,分三路南下进攻。按总指挥司马昭的部署,邓艾和诸葛绪各带三万人负责掩护,而钟会则率领十万主力负责主攻,此举意在将姜维所率领的蜀军主力消灭在汉中之外,俗称“包饺子”。
只可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深得诸葛亮真传的姜维在魏军行动后便看出了司马昭的计划,随后来了几波战略欺骗成功诱开了诸葛绪方面的部队,成功挑出包围圈,进入极其难以攻克的剑门关防守。
剑门关为入蜀必经之地,易守难攻,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如此一来,钟会的主力部队就尴尬了。
姜维这个蜀汉大将军,在防守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像在《率土之滨》新版本中,他的主战法“列营守险”便是能够提升己方攻击、防御、速度、谋略属性,以及在士气足够时能够群体规避攻击的神技。
有这样一名武将率领蜀军主力,扼守剑门天险,魏军想要打下这地方,基本上不死也得脱层皮。钟会毕竟不是傻子,没有选择硬攻而是对峙,等待新的战略时机。
年富力强的钟会倒是耐得住性子,但已经六十多岁的邓艾可等不了了。
他准备来波大的。
早已看清当前局势的邓艾,果断选择了偷渡阴平,从涪城走左儋道进攻绵竹。于是就有了史书上记载的:“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同样是险路奇袭,诸葛亮不敢赌,他敢赌。
富贵险中求。
走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后,前方就是关键城市涪城,要是涪城守将也是个硬骨头的话,邓艾的这支千人部队大概率会落得团灭的下场。
但彼时的蜀汉已经江河日下,哪还有那么多有骨气的将军?涪城守将马邈看见这样一支奇兵出现在自己眼前后,光速投降。
获得补给后的邓艾,没有给仍在守卫剑阁的姜维反应时间,在涪城迅速补给修养后便直扑绵竹,以极其惨烈的代价击败了诸葛瞻,打断了挡在蜀汉心脏成都前的最后一根肋骨——绵竹。
此时的邓艾已经孤军深入,部队筋疲力尽,基本上已是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鲁缟。但他自己应该也没想到的是,蜀汉后主刘禅此时早已因为涪城和绵竹失陷而吓破了胆,在谯周的建议下献出了成都。
至此,蜀汉政权灭亡。
以往多少名将都没能立下的“灭蜀”功劳,被放牛娃出生的邓艾拿到了,也正因如此,《率土之滨》这款游戏才会将他的主战法设定为“险途暗渡”,其发动后使敌方动摇,产生逃兵的技能效果,也恰恰符合历史上蜀军面对邓艾突然出现在眼前时的表现。
从卑微的放牛娃,到受尽嘲笑的小吏,再到名副其实的“蜀汉终结者”,邓艾的一生完全可以用“逆袭”这两个字来形容。而如今《率土之滨》的年度版本“无界”选择将镜头聚焦到三国后期,用游戏来讲述邓艾等一系列武将的传奇故事,无论是对玩家还是历史爱好者而言,都是一番相当新颖的体验。
之所以会有这份新颖感,是因为三国后期的这段历史并不为许多人所熟知,但《率土之滨》这次却通过加入司马氏所创立的“晋”势力,以及对原本魏蜀吴势力的部分武将重新设计,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战况更加激烈与混乱的纷争年代。
如果你想回到那个“国乱岁凶,四方扰攘”的三国战场,去感受一番诸葛恪、姜维、邓艾以及一系列晋势力角色的不凡人生,那么《率土之滨》的新版本“无界”,或许能够满足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