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止泻按摩图,六种宝宝止泻按摩手法

母婴育儿2022-05-09 20:00:29智慧百科大全

婴儿止泻按摩图,六种宝宝止泻按摩手法

婴幼儿的肠胃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宝宝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问题,在缓解宝宝腹泻这个方面按摩推拿是个不错的选择。不少家长不知道宝宝腹泻时该采取什么手法止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婴儿止泻按摩图,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推胃经1、位置:胃经位置位于拇指掌侧第一节。2、手法:推拿的时候一手托住患儿手掌,用另一手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旋转推动小儿近掌端第一节。3、作用:推胃经具有和胃降逆,清热泻火作用,主治腹泻,嗳气,烦渴善饥,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病症。二、补脾经1、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3、操作: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称补脾经。推100—300次。4、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 300次。三、补大肠1、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呈一直线。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3、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称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此处选用补大肠,推100一300次。4、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方向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哦!四、逆摩腹1、位置:腹部中间,肚脐周围。2、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环指指肚附着于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以掌抚摩者称掌摩法,以指抚摩者称指摩法。3、操作:用手掌或三指并拢按在腹部轻轻摩动,逆时针摩5分钟。4、要领:用力要轻柔适当,速度宜均匀协调,操作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指摩可稍轻快,掌摩可稍重缓。注意一定是逆时针摩动!五、推上七节骨1、位置:命门(第2腰椎下凹陷中)至尾椎骨呈一直线。(找到宝宝的胯骨,也就是叉腰摸到的骨头,胯骨高点连线与脊柱相交的地方是第四腰椎,往上倒数2个就是第2腰椎了)。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3、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下向上做直推,称为推上七节骨。反之,自上向下推,称为推下七节骨。4、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是自下向上,这与补泻有关,方向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哦!六、板门推向横纹1、位置:在手掌大鱼际部,从大鱼际中点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2、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3、操作:用推法自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推100—300次。4、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治疗作用有关,方向弄反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细哦!以上这六种宝宝止泻按摩手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并且根据孩子的情况决定是否尝试。另外,导致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一般有,乳食过饱、恣食肥甘、损伤脾胃、肠胃积热、腹部受寒、过食生冷等,家长们一定要多加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肤色,如无异常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宝宝腹泻继续持续建议及时就医面诊。
本文标签: 拇指  大肠  手法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