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独居男孩吃纸果腹,他的“忏悔”,看哭无数父母

母婴育儿2022-06-05 21:35:20佚名

5岁独居男孩吃纸果腹,他的“忏悔”,看哭无数父母

孩子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需要。


从天而降的“治愈系”小孩

这天,清水公寓每一位住户门前都出现了一份礼物—— 一盒高级纸巾。

这是刚搬来的新邻居——年仅5岁的小太郎为他们准备的见面礼。


这幢公寓里,住着一群生活失意的人:落魄混日子的漫画家哥哥、离婚见不到儿子的怪大叔、做应召女郎养暴力男友的漂亮姐姐……

而这个突然出现的萌娃新邻居也很奇怪:没有父母家人一起,竟是独自一人租住公寓。

邻居们很纳闷:这么小的孩子为何独居?

更令人诧异的,是小太郎强大的独立生存能力——一个5岁的孩子,自己洗澡、购物、上下学、订购好几份报纸、自给自足做一大桌子菜,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邻居们看他一个小孩子独居,所以平时对他格外照顾一些,为了感谢陌生邻居们的帮助,小太郎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回馈一下其他人。

帮邻居哥哥撑腰:


看到邻居姐姐被男友打了,大人们气得跳脚,小太郎却一脸镇定,跑出去买冰饮给小姐姐冰敷,还很懂事地安慰道:

“就算你哭了,我也不会讨厌你的,哭泣并不是坏事。”


在一群成年人中间,小太郎反倒显得最成熟冷静,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着大家。


可明明,5岁正是满地撒欢,粘着大人撒娇要东要西的时候,小太郎的一切为何如此反常?

如此懂事的孩子,一般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家庭幸福美满,在爱中长大,有着充足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所以善解人意、自律优秀。

而另一种看上去懂事的孩子,却是被迫如此,他们善于察言观色,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优先考虑别人的。

很不幸,小太郎属于后者。


“小大人”的真面目

他之所以会孤零零一个人,是因为他有一个惯于家暴的爸爸和一个情感疏离的妈妈。

在小太郎对父母零星的记忆里,情绪抑郁的妈妈亲口对他说出:“我没法好好养小孩。”


最后一次亲眼目睹爸爸打妈妈后,害怕极了的小太郎报警抓走了爸爸,而那之后妈妈也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没有其他亲人的小太郎原本住在福利院,可出狱后的爸爸去福利院大闹了一场;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小太郎悄悄出走躲了起来。

因此,小太郎才会沦落到一个人生活。

他不知道,其实妈妈出走不久后便去世了,妈妈的身故保险金成了小太郎的生活费来源,每月给他送钱的律师只说是好心人捐赠。

小太郎心底一直期盼着与家人的再次团聚,他总是将一把玩具剑别在腰间,在别人看来很怪异很幼稚,但那是他对自己的提醒:不能软弱,要变得强大!

这个5岁的孩子以为:“因为我太弱了妈妈才离开,只要我变强,妈妈就会爱我。”


在没有遇到一群善良的邻居之前,小太郎没有体验过任何人际间的温暖,辛酸经历撑起了他如今自立的生活。

一个人也要做一大桌饭菜,这样就可以假装家里有很多人陪着自己;

把高级抽纸视作珍贵的见面礼,并且自己也喜欢用,是因为饿极了吃过纸巾,这种尝起来味道最好;


订购多份报纸,是为了让别人能知道自己的状况,他跟送报员说:“如果哪天看到报纸没有取走,说明我出事了。”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瑞尔提出过一个“小大人症候群”的概念,指的是那些从小得不到足够关怀,不得已变得“懂事”的孩子。

孤独的小太郎正是患上了这种“病”。

除此之外,小太郎其实还有另一个心结……


父母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我

这天,小太郎又做出了令人费解的行为。

邻居姐姐再次被无良男友家暴,众人纷纷嚷着要报警。

按理说,曾亲眼目睹过爸爸家暴的小太郎应该是最气愤的,但此时他却坚决阻止大家报警。

众人迷惑,小太郎却说出一个扎心的理由:

“如果报警的话,你喜欢的人就会变成坏人……”


原来,小太郎一直认为,自己当初报警抓走爸爸是个错误决定,是自己让爸爸变成了一个坏人,他一直对爸爸心怀愧疚。

再怎么成熟懂事,也只是一个5岁的孩子而已,对事物的理解有着自己单纯的局限。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6、7岁以前的儿童会出现一种“自我中心化”的心理特点,他们会把身边所有不好的事情都与自己联系起来,把错误归结于自己。


不仅是这么小的孩子,很多人即便成年了,也习惯于用父母的问题来惩罚自己。

有个朋友跟我倾诉过一件事:

“有次我想给生病的奶奶做个沙拉吃,我爸怕我辛苦,就喊我妈帮帮我;

我说不用,我自己能行,我妈就没动。

然后我爸开始说道我妈,俩人说着说着就吵开了,最后我妈把一切怪到了我头上,说我闲的没事切什么沙拉……”

那个时候,她真就觉得是自己没事找事,惹父母生气,因为从小类似经历太多了,形成了惯性:

“如果我做得更好一点,父母就会爱我。”

哪怕像小太郎这样被残忍对待的孩子,也从没想过恨父母,而是不断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去寻求父母的爱和温暖。


孩子,脆弱又坚韧

人越缺什么,就会越拼命去找什么。

而小太郎渴望的是与人的亲密联结。

遇到街上有人发气球,小太郎会来回好几次要各种颜色的气球,这样就能在上面画上爸爸妈妈弟弟妹妹的样子,仿佛有家人陪伴。

邀请邻居们都来品尝自己做的菜,小太郎却一反常态只做了一道,理由是:“有这么多人来陪我吃饭,不用再做一大桌假装啦!”

搞得大家莫名其妙的同时,小太郎也在悄悄流露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有个假装和小太郎做朋友的人盯上了小太郎的生活费,跑来骗他的钱;

即使明知道这个人是在利用自己,小太郎还是选择相信。

在别人看来,小太郎这样很傻很天真,充满了讨好意味。

但小太郎却说:“比起背叛,不能相信想相信的人才更难受吧!”


孩子的内心是纯净的,他不会去想太多,只做眼下最想做的事,相信想相信的人,带着充满善意的童真。

而这份能量也感染影响着他身边的大人,让大家重新审视自己身上的缺失,“看见”自己心里那个受伤的小孩。


因为小太郎的出现,原本生活一团乱麻的清水公寓住户们逐渐拧成了一股绳:

从一开始的“勉为其难帮帮这个可怜小孩”,到后来的“人生被这个可爱孩子治愈”,清水公寓的住户们组成了一个互相帮扶的异姓大家庭。

这个小太郎凭一己之力找到的“家”,也满足了他自己的渴望,治愈了创伤。

这些,便是发生在《小太郎一个人生活》中的故事。


回归现实,即便不像小太郎这么身世悲惨,但依然有很多孩子,体会着“小太郎”式的孤独。


看见真实的孩子

闺蜜曾跟我分享过一件她小时候的趣事。

有次跟妈妈聊天,她无意间说了她在学校还有一个“妈妈”,差点引发一场家庭大战。

她的妈妈忍着怒火去学校了解情况才发现,自家娃在学校不仅有“妈妈”,还有“爸爸”,甚至还有“老公”“老婆”和“孩子”……

闺蜜亲妈终于放心了,原来,这些角色都是孩子们幻想扮演出来自娱自乐的,班上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亲戚”关系。

闺蜜说:

“那时候我妈以为就是小孩之间闹着玩,但她不知道,那个时候我真的很孤独啊,父母太忙,好不容易有空,也是只关心学习和成绩;

那时候我拼命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能让他们高兴,觉得我听话懂事,就会多陪陪我;

参与这种游戏的同学,大多家里情况和我差不多,有的甚至更糟糕……”

这些孩子里,有的患上“小大人症候群”,过早成熟懂事;

有的承担起属于父母的责任,为父母的人生负责;

最终这些孩子凑在一起,以“角色扮演”这种令大人啼笑皆非的方式,来弥补自己在家里得不到的温暖。

懂事、坚强、有时让人费解的小太郎,其实和这些孩子一样,他的出现,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惊觉:能好好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有多珍贵!

而对孩子来说最珍贵的是什么呢?


蔡康永曾说:

“父母对孩子来说,最珍贵的就是给他们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自己,而不是变成我们想要他变成的人。”

这样的成长环境,无非就是——

孩子不论做出多么迷惑的行为,都能被接纳、被理解;

孩子心底的真实需求,能透过表象被倾听、被看见;

孩子在无忧无虑的年纪,被允许做真实的自己,不必承担太多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压力。

共勉!

本文标签: 小太郎  小大人  童真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