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遇上“腰突”,31岁准妈妈面临两难选择!沪上医院开展“零辐射”手术,医生提醒→

母婴育儿2022-08-02 15:06:51佚名

“怀孕”遇上“腰突”,31岁准妈妈面临两难选择!沪上医院开展“零辐射”手术,医生提醒→


当“怀孕”遇上“腰椎间盘突出”,孕妈妈是顶着风险艰难熬过10个月再治疗,还是含泪放弃妊娠进行手术?最近,福建姑娘小周就面临了这道艰难的选择题。幸运的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贺石生主任团队在了解到她的病情后,创新开展了零辐射的“实时超声引导下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小周今年31岁,1年前就有轻微的椎间盘突出,由于疼痛情况尚处于轻微阶段,当时没有太重视。

但两个月前,她发觉情况越来越严重,不管是走路还是站立,时常感到腿部剧烈疼痛,甚至麻木。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巨大腰椎间盘脱出,但这次检查同时也给出了一个惊喜:怀孕6周以上。

这个消息对于小周来说既惊喜又突然,她很害怕会因为椎间盘突出而影响到产程的顺利,但又不敢贸然就医治疗,“不手术我的症状会越来越重,手术不论是麻醉还是透视射线都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经过详细的阅片和查体评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贺石生教授表示,从腰椎间盘巨大脱出的情况看,手术是越早进行越好,因为万一晚了,神经根压迫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不但小周有致残风险,还可能会在怀孕期间持续影响她的生活,甚至造成流产。“我们感受到了小周和家人的两难,希望通过手术,让她尽快回到正常生活当中,做个幸福准妈妈。”

经通道显微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手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的“金标准”术式。然而,术前评估及术中定位操作时不可避免的高剂量的射线暴露,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贺石生介绍说:“近年来超声定位技术日益兴起,使用超声引导,可清晰看到神经结构及神经周围的血管、肌肉、骨骼及内脏结构;进针过程中可提供穿刺针行进的实时影像,在进针同时可以随时调整进针方向和进针深度,让小周和宝宝免于辐射影响,同时提供了比传统术中透视定位更高的准确性,对手术患者也不会增加额外费用和手术风险。”

经过多日缜密的术前准备,7月29日,小周在局麻下接受了微创孔镜手术治疗。在将近30平米的大手术间里,聚集了超声、椎间孔镜、镜下磨钻、双极射频消融等高端的专业技术设备。

50分钟时间,手术顺利结束。经文献检索,上海十院此次完成的孕妇“实时超声引导下局麻椎间孔镜下椎间盘突出摘除术”,国际上尚未见报道。

贺石生表示,联合超声实时定位导航技术进行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开辟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有望造福更多患有严重腰椎病的准妈妈。


孕妇如何避开这道两难选择题?医生建议→

女性怀孕前,最好明确下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如果既往有过腰痛或腿痛症状,建议到骨科门诊进行专业检查,明确有无腰椎间盘突出,防患于未然。

如果孕前即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在怀孕前请骨科医生与妇产科医生共同评估风险。如果症状非常严重,可能需要怀孕前即进行手术干预;如果不太严重,尚没有达到手术指征,可以考虑怀孕,但建议建立骨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的密切联系,对病情的变化能够进行系统的连续性随访,也能就最后的分娩方式,向妇产科医生提出专科建议。

孕妇的床垫选择大有讲究。由于怀孕后,女性的腰椎比之前曲度加大,如果睡软床,脊柱会呈现不正常的弧形,反之有一定硬度的床垫能很好地承托孕妇的身体,让脊柱尽量保持正常位置。

养成良好的姿势习惯。无论抱孩子、喂奶、给孩子洗澡、换衣服,都要尽量避免久坐和弯腰前屈的动作,这些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压力的增加,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适度锻炼很有必要。无论产前还是产后,通过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加腰背部肌肉和韧带力量,能够加强对腰椎的保护作用。

使用辅助器械。对于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孕产妇,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怀孕腰带和婴儿抱带,也是保护腰椎的一种选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