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3天打赏1.2万元,直播间诱导打赏套路多

母婴育儿2022-08-18 18:05:12佚名

"熊孩子"3天打赏1.2万元,直播间诱导打赏套路多

“也就3天,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光打赏就打赏出去12713.5元”、“不查消费记录不知道,孩子竟然能陆续打赏105笔,消费出18500多元”……这是这个暑期沉迷直播间的“熊孩子”给主播的打赏金额。

作为平台经济代表,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看直播成了许多人的生活调味品。然而未成年人打赏、冲动高额打赏、诱导打赏等,也破坏着直播行业的健康生态。

偷家长手机2个月打赏超3万元

“直播间充值100元、直播间充值50元、直播间充值100元……”8月2日11点18分开始,到11点43分,短短26分钟内,少女小多(化名)就给主播打赏了500元。根据平台消费明细记录显示,从8月2日到8月4日晚间,短短三天内,小多已在直播间充值了12173.57元,打赏了12174.14元。

“这些钱几乎都是用来打赏年轻男主播了,用来支持什么‘男神PK’赛或者‘礼物心愿’。”小多妈妈表示,女儿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拿着她的手机,两个月内总计给主播打赏了超3万元。

类似的糟心事也发生在胡先生身上。“平均金额就几十元,平时很难发现。”胡先生表示,直至他发现孩子偷偷在直播平台打赏,向平台申请退款时,才发现孩子竟然已陆续打赏了105笔,总退款金额高达18571元。

“孩子在打赏过程中,完全丧失了辨别能力。”胡先生感慨称,孩子刷礼物后,主播就喊他大哥,一喊大哥,孩子就迷失了自我,就一直给他们刷礼物。

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暑期发生的未成年人直播打赏,使用的是父母的支付账户。“我第一次遇到孩子在直播平台充值。”一位父亲告诉记者,当自己使用微信零钱被告知发现余额不足时,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把钱充给了直播平台给主播打赏。

“我忙的时候手机没放在身上,他拿到后分批多次进行充值。”在该父亲申诉给直播平台的付款截图中显示,仅7月31日一个上午,孩子就充值3笔,共计2500元。

“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动辄上万元的未成年人直播打赏,却是政策明文禁止的行为。

5月7日,中央文明办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明确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7月18日,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启动“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的问题。

在明确的监管要求下,截至目前,主流直播短视频平台均已搭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推出了“青少年模式”。按平台所说,14岁以下儿童完成实名认证后,将直接进入青少年模式,且无法自行退出。

然而,不少家长发现,替孩子申请实名认证时,从提供身份认证信息的第一步就犯了难。

“我曾想过将孩子手机上的APP设置为永久的青少年模式,但平台提示我,需要提供孩子的实体身份证,以及登记在孩子名下的手机号。”市民石女士对记者表示,被这一环节卡住的她,只能转而选择每次手动开启青少年模式的繁琐方法。“一旦某一次手头有事儿忙忘了,孩子就可能拿着账号畅通无阻。”

记者也在某直播平台上体验了一把。记者通过手机号登录账号后,想要进行实名认证,需先用本人手机号接收一个验证码,然后进入证件识别环节:利用手机NFC功能,将身份证贴于感应区识别。

家长们犯难之处恰恰在此。根据工信部要求,未满16周岁的用户,应由其法定代理人到营业厅代为办理手机号。实体身份证的办理虽无具体年龄限制,但许多家长因孩子年龄太小而不急于办理。

同时,即使不进行实名认证,未成年人也有各种方法,绕过“青少年模式”,畅通无阻地给主播打赏。

“我直接就用我表哥的手机号注册了,全程不用提交任何身份证信息。”就读于光明小学四年级的依依告诉记者,只要她不“自找麻烦”,主动进入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手机注册的账号如现金充值、“礼物”购买等各类打赏功能一切正常。

为了避免家长实时“查账”,部分孩子还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提供的直播平台虚拟币充值服务,只需填写正确的账号名称,即可“自动秒充”到账。

诱导高额打赏“新套路”不断

未成年人高额打赏在暑期频发,也揭开了行业主播一再诱导用户冲动打赏的“冰山一角”。以谈恋爱为名、连麦比拼出征对战、支援主播获胜返还礼物......记者发现,随着多部门发文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平台诱导用户高额打赏的“新套路”不断。

“处对象吗?”近日,单身男青年里昂(化名)收到了来自某直播平台女主播的私信。女主播先后以加好友发红包、打赏证明诚意、支援主播获得带货资格等理由,不断诱惑他冲击打赏“周星榜”。

所谓周星榜,是礼物榜单的一种,平台会根据主播当周收到的礼物数量对主播进行排名,并进行引流推荐,是主播的必争之地。“不送礼物就在直播间跟我急。”冷静下来后,里昂意识到,这恐怕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连环套,而此时,他已打赏出去近5万元。

“家人们准备好了吗?一会儿一起出征!”镜头前,主播不停喊话,粉丝也在评论区跃跃欲试,不断输入“加油”。这是如今直播间的另一个打赏套路——连麦对战场景,连线双方在规定时间内比拼粉丝赠送礼物的多少,输的人接受惩罚。

在记者随机观看的这场10分钟连麦对战中,比拼的是谁先打满100万张人气票。“把你们手里的人气票都丢出来!”“还有37秒,各位大哥能送一张是一张!”连麦过程中,双方声调激昂,粉丝送出的单次礼物金额也不断攀升,从几十元飙涨到数千元。按1个虚拟币对应1张人气票计算,该场比拼需要打赏100万虚拟币,相当于10万元。

新现象需界定治理责任边界

直播打赏已成为直播行业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但作为一种新现象,其责任分配尚未清晰,也成为直播新业态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认为,实现直播打赏生态的健康运行及长远发展,需要用户、平台、主播、MCN机构、政府等多方参与和共同治理。平台企业是重要的责任主体,“既要平台负起责任,也不能因为部分极端个案,无限扩大平台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主任郑宁表示,可以由行业协会探索主播账号积分制,用积分来规范主播的直播行为,但在权限和功能限制上,应当慎用打赏冷静期的设置、高额消费提醒、直播间礼物限额等举措,给商业发展留出一定空间。

具体到未成年人直播打赏,不同专家对平台责任边界也仍有争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平台应强制启动青少年模式,严格实施人脸识别等身份认证环节,“这样只要未成年人没有进行过身份识别却能不受限制地打赏,就属于平台的责任。”

但有专家认为,如果把打赏人身份识别的风险全部分配给平台,是一种过度保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就提出,如果是未成年人掌握了父母的账号、交易密码、验证手段,监护人也有疏于管理的责任。

本文标签: 打赏  直播平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