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孩子长大后,不喜欢去姥姥家了?不是娃“白眼狼”原因很简单

母婴育儿2022-09-03 09:05:50佚名

为啥孩子长大后,不喜欢去姥姥家了?不是娃“白眼狼”原因很简单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近年来在很多中国家庭中,姥姥帮忙带娃的情况越来越常见。

在此之前,婆婆带娃是“主流”,姥姥帮忙反倒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过随着独生女家庭增多,心疼女儿的姥姥们更愿意承担起带外孙的辛苦。

不过,令人觉得意外的是,虽然姥姥帮忙带娃劳心劳力,可是在孩子长大后却反倒不喜欢去姥姥家。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饱了就走”吗?


带外孙3年,孩子放假了却不愿意去姥姥家,姥姥笑言:这娃是只小白眼狼

王阿姨在退休后就去帮女儿带孩子,虽说带娃辛苦,但王阿姨却心甘情愿。

“我就囡囡一个女儿,能够替她分担点育儿压力,我很开心!”

就这样王阿姨一带就是3年,终于在小外孙上幼儿园后,她才得以回到自己家。虽然小家伙一开始也很舍不得姥姥,不过时间长了孩子便也适应了。而王阿姨却一直很想念小外孙,时不时地就会拿出手机看看孩子小时候的视频。

前不久,王阿姨的女儿休年假,于是便想带着孩子回娘家。

可是没想到在王阿姨和女儿通视频的时候,孩子却说“我不喜欢去姥姥家!我喜欢在我自己家里玩!”孩子的反应让王阿姨有些意外。


小外孙想了想后说道:“我去你家会不适应的。”

孩子小大人一般的话把王阿姨逗乐了,于是她说道:

“你舅舅家的哥哥也在姥姥家过暑假,你们可以一起玩呀”

听说哥哥也在姥姥家,孩子更是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你孙子在你家呢,我爸说过,你们才是一家人!我可不去瞎玩了。”

王阿姨只能尴尬地笑笑,说这孩子真是一个小白眼狼。


为啥孩子长大后,不喜欢去姥姥家了?并非是孩子“白眼狼”

● 不常走动,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

孩子越长大对于环境变化越敏感,如果父母不常带孩子回姥姥家的话,那么孩子对于姥姥家的陌生环境就会觉得不适应。

越是不常走动,孩子就越对姥姥家感到抵触。

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即便孩子和姥姥亲昵,但是在姥姥家却仍觉得不自在。如果身边又没有小伙伴一起玩的话,孩子就会更加觉得姥姥家无聊。


●有距离感,觉得和姥姥不是一家人

人们总觉得孩子应该和爷爷奶奶更近一些,在父母经常的这种影响下,孩子就会以为自己和爷爷奶奶才是一家人,而姥姥姥爷则是外人。

于是当这种亲情距离感产生后,孩子对于奶奶和姥姥便会有远近亲疏的区别对待。去了姥姥家也会觉得自己和姥姥不是一家人,并且因此而感到拘束。

●被亲戚勉强“表演节目”,觉得很有心理负担

如果孩子去到姥姥家后有一些不大愉快的经历的话,那么孩子去姥姥家的热情也会大受影响。

比如说孩子被亲戚们勉强表演节目,这个环节对于不喜欢出风头的孩子来说会让他们觉得很有压力。也正是因为对这些亲戚的“不喜欢”,直接影响到孩子去姥姥家的体验感。


为了避免孩子不喜欢去姥姥家的尴尬,父母们在平时应该做好哪些事?

【第一件事】:多带孩子去姥姥家走动

虽然说姥姥和外孙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连接,但是如果不经常走动的话,孩子难免会对姥姥家感到生疏。多走动才能够让孩子对于姥姥家的生活有所适应,才能够让孩子在姥姥家也找到内心的归属感。


【第二件事】:引导孩子探索姥姥家特有的乐趣

父母有必要引导孩子去探索发现属于姥姥家的独有乐趣,比如说可以下田地里抓虾,可以上山去采蘑菇,或者可以吃到姥姥做的美味饭菜等等。

父母的耐心引导会让孩子在姥姥家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事,也会让孩子的姥姥家生活更加充实快乐,而这自然也就会促使孩子喜欢去姥姥家玩。

【第三件事】:增加孩子与姥姥的情感互动

在平时,父母们也要注意孩子的亲情感培养,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如果姥姥不在身边,孩子很有可能就会慢慢忘记了和姥姥在一起的温馨时光。

所以父母有必要多增加一些孩子与老人间的情感互动,让孩子可以感受到更多亲情的温暖。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们也不要向孩子灌输“姥姥不是一家人”的概念,不管是姥姥的“自嘲”,还是奶奶的“玩笑话”,这都有可能会让孩子误信,导致孩子与姥姥变得疏远。让孩子感受到更多来自老人的关爱,这对孩子而言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标签: 带娃  王阿姨  小大人  采蘑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