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育女”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东西,如果人生缺少了这一步,总是留下很多的遗憾!
而且,中国人向来讲究“多子多福”。
尽管现如今社会经济的压力,已经让不少人对于抚养孩子感到压力。
但孩子依旧是我们生活下去的动力。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人不是生不生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的问题?
这么一说,大家就知道困扰夫妇很普遍的问题——不孕不育。
好在,现在医学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诊治手段及方法,尤其是“试管婴儿”的出现,更是给万千处于低谷中的夫妇带去了“福音”。
那么我国的“试管婴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谁又是我国的第一个“试管婴儿”?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第一位试管宝宝背后的故事。
大西北的“年轻夫妇”
上世纪六十年代,甘肃礼县盐关镇,18岁的郑桂珍与左长林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郑桂珍是村里的民办学校老师,而左长林是村里普通的村民,看似不搭的两个人其实在当时非常般配。
一个是教书育人的学校老师,一个是农活“把式”的年轻后生,很是般配。
结婚后,所有人都在期待这对新婚夫妇能够尽快生儿育女,早日当上父母,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出人意料的是,随着时间的过去,郑桂珍的肚子迟迟没有动静。
眼看着村里的人都开始说起了闲话,左长林便带着郑桂珍开始到外边“寻医问药”。
但当时,不孕不育是个极难诊治的症状,一来病情的原因比较复杂,二来医院也没有相关的技术。
所以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电线杆子上到处都张贴着治疗“不孕不育”的偏方,但效果只能说是“哄着人玩”,这个相信但凡有点岁数的人都有印象。
可见,“不孕不育”确实极难诊治。
郑桂珍夫妇也一样,那些年为了能够怀上宝宝,什么乱七八糟的“土偏方”都尝试了,但无一例外,都没有效果。
眼看着将近快要奔四十的人了,还没有自己的孩子,再这么下去,这对夫妇这辈子也就注定没有自己的孩子了。
其中的着急心情可想而知。
为了能够在能够生育的年龄赶紧冲刺一把,这对夫妇放弃了小地方的偏方,决心到大城市,中国的首都,北京医院去看一看。
因为他们从别人嘴里得知,北京有一家医院现在有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试管婴儿。
尽管郑桂珍是一名小学老师,但“试管婴儿”在她眼里无疑是一片模糊的字眼,更不用提丈夫左长林了。
但不管咋样,只能能够让他们生育宝宝就行,于是,夫妇两人一股脑收拾东西来到了北京。
等待她们的究竟是惊喜还是失望?
无从得知。
北京求子之行
但那会是1988年左右,很多新生事物对中国人来说都没有见过。
所以,一下火车,这对夫妇就犯了愁,因为她们问遍了人也没能知道到底有哪家医院有“试管婴儿”这项技术。
一连几天,这对夫妇都干脆睡在了车站的角落里,对于未来,她们是一头迷雾。
好在,她们的运气不错,从身边人中一个来自黑龙江的男人口中,她们了解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正在进行这项技术。
因为这个男人也是受困于没有孩子的困扰,也是到这里来寻找治疗方法的。
男人的指点显然给郑桂珍夫妇带来了方向。
随后,他们夫妇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结果男人没有骗她们,这所医院确实正在发展这项技术。
领头的是当时医院的张丽珠教授,尽管当时这项技术已经被引进到国内,并成功地攻克了体外受精的难题,但体内孕育却总是不成功。
在郑桂珍夫妇到来之前,张丽珠教授已经接受了12位病人,但无一例外,都没有能成功怀孕。
不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一来是实验初期,需要征集那些需要外科手术的病人。
在排卵期的日子,同时进行手术和取卵,但这个要求比较严格,可能一两个月才有那么一两个。
二来,当时的医院设施也非常落后,对患者进行开腹后,将取得的卵泡液,需要立刻装到保温杯里。
随后要花费将近十来分钟送到当时拥有显微镜的组织坯胎教研组,无形中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最后,当时“试管婴儿”这项技术也饱受争议,大家知道那会的中国正是人口迅速扩张的阶段。
全国各地都在实施“计划生育”,人口压力已经非常大了,那么是否还有必要发展这项技术,在当时也引起人们的怀疑。
但不论怎么样,“为人父母”都是每个人生来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剥夺这一切。
因此尽管当时饱受压力,张丽珠教授还是决心接待了郑桂珍夫妇。
但最终的结果如何?没有人可以知道。
而且,当时的郑桂珍已经38岁了,远远超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属于妥妥的大龄妇女,能够取得质量较好的卵子,这一切都是未知的。
但郑桂珍却格外的表现出坚持的一面,因为她明白这可能是她最后的当母亲的机会,因此她一边下定决心,一边开导丈夫左长林。
“从前一直在失败,哪怕这次不成功又有什么关系?
既然来了,就要抱定积极的信心,也许老天爷会照顾我们夫妇。”
也许确实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郑桂珍这次冒险却出奇地顺利。
在北医三院的档案室里,存着一份20年前郑桂珍的整个孕育过程:
1987年6月24日,张丽珠给来自甘肃的不孕患者郑桂珍做了开腹手术,并成功地取得了4个卵子;
6月25日,卵子体外受精成功。
6月26日,张丽珠给郑桂珍做坯胎移植手术。
7月10日,郑桂珍出现早孕反应。
进入郑桂珍体内的四个坯胎,有一个存活了下来,通过B超,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一个原始的小生命正在被孕育。
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后,郑桂珍确定已经怀孕了,且胎儿发展正常,随后郑桂珍夫妇便回到了甘肃老家待产。
1988年3月,郑桂珍回到了北医三院,进行剖腹产手术,并在3月10日,成功地生下了一个体重将近7斤8两的健康女婴。
这个结果无疑给郑桂珍夫妇后半生带来了希望,也让张丽珠教授多年的心血获得了回报。
在此之前,她一直在压力下工作,并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如今,随着孩子的到来,一切都看到了光明。
“试管婴儿”的成长日记
为了表示对张丽珠教授的感谢,也给予这个孩子美好的祝福,郑桂珍夫妇为孩子取名为“郑萌珠”,“萌”即为萌发向上的意思,而“珠”字则是为了感谢张丽珠教授。
作为我国第一个“试管婴儿”,郑萌珠的到来着实引来了大家的关注。
首先的她的身体健康问题,因为之前没有先例,所以大家不免对她的成长有一丝担忧。但事实证明,一切都是多余的。
郑萌珠非但身体状况良好,而且比一般的婴儿更为显得健壮,聪明,别的婴儿一般一岁左右才开始喊“爸爸,妈妈”,而郑萌珠却仅仅在八个月左右就学会叫了。
而且,她走路也很早,身体一直非常强壮,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所有人心里的石头都落了下来。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些风言风语却困扰着郑萌珠。
大家都知道她是“试管婴儿”,所以,她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在旁人看来,这个孩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通过正常受孕来的,所以不少人都开玩笑表示:“你不是你妈生的。”
还有的人,带着异样的眼光,对着她指指点点,试图从她的身上找到不一样的地方。
但严格来讲,村民们的说法也并不对,虽然郑萌珠并非传统的孕育方式生下的。
但毫无疑问,她是郑桂珍生下来的,也决定是夫妇两个人的亲生孩子无疑。
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也了解到了“试管婴儿”这项技术,慢慢地,这些风言风语也就消失了。
如今,谁要再抱着这种异样的目光挑刺,恐怕大家也会感到不可思议。
时代在变化,科技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正是有了这项技术,才给万千因为没有孩子婚姻处于崩溃边缘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从这点看,郑桂珍夫妇也算是为中国人做出了一点贡献,而郑萌珠更是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人们。
“我们不一样,但我们也没什么不同。”
回到北医,奉献人生
郑萌珠虽然回到了甘肃老家。但她的成长一直没有离开张丽珠教授,甚至可以这么说,张丽珠教授就是她的“第二个妈妈”。
她关心郑萌珠的学习,生活,更是在生活上对她进行开导,虽然不常见面,但彼此的心一直都在一起。
甘肃因为地处偏远,所以在郑萌珠老家很多同龄人都早早从学校出来,结婚生子,但张丽珠却一直劝导她不要像当地的其他同龄人那样。
所以,在张丽珠教授的指导下,郑萌珠也顺利考取了西安西京学院,走进了象牙塔的生活。
可一个是青春年少的蓬勃生命力,一个是日落西山的老年人,世间所有的缘分也终有分手的那天。
2016年,张丽珠教授病重期间,意识模糊,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认不出来,但只要郑萌珠前往,不管多远,张丽珠教授都能一眼认出她来。
这可能就是彼此的牵挂,也是特殊的缘分。
正是因为这份缘分,2010年,郑萌珠在大学毕业后,回到了赋予她生命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为了生殖医学中心的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
虽然这份工作非常普通,但意义重大,至少郑萌珠也可以帮助那些像她父母一样“求子心切”的夫妇。
而到了该生子的年龄,也有人怀疑郑萌珠能否正常生育。
但随后2019年,她就在自己曾经诞生的地方,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回应了外界的质疑。
现如今的她安心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都为那些患者服务,她的人生也过得非常踏实。
工作这么多年,她也见识了全国各地饱受不孕不育困扰的夫妇。
虽然很多人也确实像郑萌珠父母这般,通过“试管婴儿”成功地拥有了自己的孩子。
但还有很多患者苦苦挣扎在“求子”的路上。
先不要说给妇女带来身体以及心理上负担的“取卵”,而且所需费用也一直居高不下,如果运气好点,二三次能够成功怀上就是幸运,最怕有的夫妇连续试了十几次,却依旧无功而返。
其带来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无论如何,帮助这些夫妇拥有自己的孩子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毕竟,人活在世,不要求讲究过去旧社会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作为一个人,“生而为父母”这项基本的人权谁都应该拥有。
更何况,孩子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无可替代”的存在,其对于家庭跟社会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个现如今饱受困扰的夫妇都能拥有自己的孩子,这当然也要感谢像张丽珠教授这般为新生儿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也需要像郑萌珠这样后来的年轻一辈接力,继续为广大不孕不育夫妇带来福音。
结语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试管婴儿”,郑萌珠的人生不乏存在各种质疑,但无疑,她是幸运的,先不说她的父母在中年时候不放弃生育了她。
后续也得到了像张丽珠教授等人的关爱。
希望她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继续为下一代带来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