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罗海(化名)从原公司离职,本来只是打算换个工作,却怎么也没想到,因为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和6岁的儿子禾禾被“绑定”在家度过了大半年。
罗海苦笑着把自己和儿子的组合称为“失业女工和失学儿童”,学校都开不了学,母子俩天天在家四目相对。
想到儿子九月就要上小学,罗海觉得不能“放羊”,她给儿子报名参加了好几种网课,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时间表,保证孩子每天按时上网课、练琴和写作业,希望他能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即使后来北京的疫情有所缓解,她还是推迟了找工作的计划,打算专心陪读,直到把孩子送进小学。
但生活中总有计划外的事突如其来,从春天开始,禾禾身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行为,这些行为越来越令她焦躁。
孩子先是频繁地眨眼睛、皱鼻子。起初罗海认为儿子手揉眼睛造成了结膜炎,她严厉批评儿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并通过滴眼药水缓解症状;但过了一两个星期,禾禾又开始频繁清嗓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从喉咙深处发出奇怪的声音。罗海觉得,这是儿子故意淘气的“坏毛病”,她试过好言相劝,在耗尽耐心、忍无可忍之后也发生过打骂,但都不奏效——儿子的“坏毛病”越来越厉害,眨眼睛皱鼻子的行为竟然也复发了。
“我天天一看见他挤眉弄眼就烦,听见他‘吭吭吭’清嗓子就更烦。揍他一顿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犯毛病。”罗海还发现,禾禾的注意力越来越难集中,上网课经常开小差,作业更是随便糊弄,写字时笔画特别重,有时候弄得整个页面脏乎乎的,甚至把作业本都划破了。
为了这些事,罗海烦躁得连觉都睡不好,孩子从小就很乖巧,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马上就要上小学了,这样下去怎么办呢?
那时医院还没有恢复正常问诊,她开始每天在网上查资料,搜索“挤眼睛”“出怪声”等关键词,终于关联到了一个陌生的名词——抽动症。罗海第一次意识到,儿子也许是生病了。
5月份,疫情缓解了许多,罗海带着禾禾跑了好几家医院,最终确诊为儿童抽动症。为了给孩子治病,她开始花更多的时间查阅资料、咨询医生,甚至加入了几个抽动症患儿家长的互助群。
“这个病不会致命,也没有传染性,但是会给孩子和家长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万一这个抽动的问题始终不能解决,孩子以后要考大学怎么办?找工作面试怎么办?想成家立业怎么办?”这是罗海和抽动症患儿家长们普遍焦虑的问题。
更让家长们焦虑的是,目前并没有针对抽动症的特效药,医院开的西药以控制症状为主。许多家长都不愿意给孩子吃,怕镇静类的药物影响孩子的智力和生长发育,怕产生药物依赖,怕孩子变迟钝、变胖……
所以,绝大多数家长选择了“多管齐下”到处求医:“中药、针灸、心理咨询,感统训练……能试的我们都会带孩子试一试。”罗海说。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尹建民说,抽动症会有很多种现象。像上文所述的6岁男孩小禾禾,他这些不受控制的挤眉弄眼以及发怪声,是比较典型的儿童抽动症的表现。“我想给家长们提个醒:儿童抽动症是病,不是孩子淘气,更不是故意调皮。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也很痛苦,但是他们无法控制,甚至无法意识到。”
尹建民一年平均要接触到30个抽动症患儿,在他已经接待过的患儿中,男孩明显多于女孩,最大的已上初中,最小的年仅4岁。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位抽动症来访者是个8岁的北京男孩,本来应该上三年级,却因为抽动症停学了。
“他抽动比较严重的时候连笔都拿不住,写字也写不下去,发声异常特别明显和频繁。”在课堂上,这个孩子会突然控制不住自己而站起来叫喊,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老师只能找家长谈话让孩子暂时停学,等抽动现象缓解再上课。
尹建民的咨询室还接待过一个6岁的小女孩,她有频繁不受控制的胳膊抽动、挤眉毛挤眼睛的现象,并且会从嗓子里发出类似狗叫声的异响。这样的表现让她在幼儿园里经常遭受小朋友嘲笑,孩子因此沉默内向,抽动表现也越来越严重。
在尹建民看来,抽动症患儿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是心理咨询师必须关注到的一个因素。
“有一个孩子第一次来咨询室的时候很焦躁,行为动作非常大,把屋里弄得一团糟,沙盘都掀翻了。”尹建民就陪他坐在地下玩沙子,慢慢熟悉,帮他放松。这个孩子和妈妈的互动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妈妈看起来比较严厉,会非常强势地给儿子讲道理,孩子有一种“说不过家长”的无力感。
尹建民说,近年来儿童抽动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临床上对其发病机制和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晰,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他的来访者中,绝大多数孩子的发病与精神压力相关。“我们的社会节奏很快,每个人会承受了很多压力,但是人的自身调整能力相比几十年前并没有多大改善。”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没有处理压力的经验。面对更重的课业负担,更多变的生活环境,更复杂的校园人际关系,他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适应。作为父母,有时候也需要帮助孩子抵御外界的一些压力,例如在老师批评或者同学间争吵时,需要家长协助处理事件和情绪。许多孩子的抽动现象是有先兆的,例如不受控制的咬铅笔、搓衣角、揪头发等小动作,也是他们对压力的一种释放;“但家长往往都要到了孩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的时候,才会急着找原因,其实平时还是要多关注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健康。”
1、科学诊断,不要乱贴“抽动症”标签
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或习惯性痉挛,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常重复或交替出现的、且仅限于一组肌群的不随意运动。这种活动并无目的性,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
抽动症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目前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依据患儿抽动症状及相关伴随精神行为表现进行诊断。确诊抽动症可做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脑电图检查,智测及相关的行为检查,必要时生化检查排除舞蹈病。抽动症需要科学诊断,不能随意乱贴标签。
2、抽动症有哪些症状?
抽动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大多数主要表现为运动性和发声性,更多的是从上至下蔓延,先从头部开始,主要表现为眨眼、皱眉、皱鼻子、张口、歪颈、斜视、耸肩等症状,部分抽动症病人可以出现肩部和手部动作,包括甩手、拍打桌子、弯腰、甩膀、甩臂、踢脚等动作。部分表现为发声性的,动作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喉中哼哼作响,部分发出吼叫、喊叫。这些动作大多数是重复性的,不自主性的、无法控制的、短暂性的,可以反复出现,但多在是白天出现,晚上入睡以后症状消失。
3、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会加重抽动症
抽动症与长时间接触电视及平板电脑(尤其是观看武打、恐怖片),玩电子游戏及手机有一定关联。已经确诊抽动症的孩子如果长时间打游戏,会加重抽动症的症状。
4、抽动症需要“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
预防抽动症,应防止孩子头部外伤及药物中毒,预防并及时治疗脑炎、脑膜炎等多种疾病,督促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孩子对任何不良习惯的模仿。另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以及和谐幸福的家庭,对抽动症等疾病都有非常积极的预防效果。
另一方面,家长应注意早期识别孩子神经发育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应及早去医院就诊,采取措施促进神经发育。此外要勤于沟通和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对于已经确诊抽动症的患儿来说,家长应尽量消除各种紧张因素,避免过分注意和责骂。
5、抽动症的危害不容忽视
儿童抽动症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1 ,大多起病于4-10岁。
随着神经功能的不断成熟,抽动状况有自愈的可能。对于轻微抽动表现的孩子需不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周围人对孩子有没有认识。如果孩子因此遭到嘲笑,甚至在人际关系和社交方面出现一定问题,则需要尽快干预。如果不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抽动症可能会影响患儿的学习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这样对个性心理发展会产生非常重大的负面影响。
6、抽动症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是抽动症初期的有效治疗方法。部分较重儿童常用小剂量镇静剂。如鲁米那溴剂、利眠宁和安定等。辅助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医疗机构需要帮助患儿的家长和老师理解疾病的性质和特征,减缓或消除父母的担心与焦虑,说明是病,而不是调皮或故意做作,多方面合作与支持,达到最积极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