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布置作业“数一万粒米”,大家为啥吵翻了

母婴育儿2022-10-14 18:05:28智慧百科

老师布置作业“数一万粒米”,大家为啥吵翻了

近日,江西宜春一家长称,孩子的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数1万粒米。于是,全家一起出动,和孩子认真数米。家长将数米过程拍成视频,并表示:不管老师会不会检查,态度要端正。

家长的言行,显示出对一家人表现的满意,可能还多少带点“求表扬”的意味。只不过,网友评论的画风差异很大。有人认为,这一家人的思维“太僵化了”,老师布置这一作业,肯定不是让你真的一粒一粒去数,而是让孩子在面对困难任务时,学会动脑筋、想妙招、使巧劲。也有人认为,数学就该是严谨的,老师说数1万粒米,学生就应一粒一粒去数,不能想别的法子“糊弄”。

由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出发,网友给出了各种脑洞大开的创意解题法。另一些人则坚称,如此操作是投机取巧,不严谨。双方吵得热闹。

不得不说,如果放在几年前,多数人大概倾向于认为数1万粒米是典型的“奇葩作业”。之所以现在争议双方势均力敌,主要是网友们看待问题的态度趋向于理性和包容了,因为很多人发现,在此事件中,一个关键性因素是缺席的:老师布置这一作业,意图是什么?说得更明确点,是为了考察学生什么?

如果真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严谨,在枯燥的数米过程中磨练耐心,最终收获战胜困难的喜悦,那么,一粒一粒地数就是重要的,甚至是必须的。相反,如果是为了考察学生灵活变通的能力,那么“硬数”就成了要避免走入的死胡同。问题在于,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以恰当的方式明确告知。当然,不排除老师说了,小学生理解有误或传错了话的情形。这时候,家长找老师核实,确认出题意图和要考察的知识点就很重要。

但现在,找不到透露这一关键信息的任何线索。这让网友们的评论,只能依靠脑补加常识,得出论断。但这并不总是靠谱的。比如,很多人坚信老师是想让学生想出“聪明法子”解题,但一个反证是,几年前广东佛山一小学老师也出过同样问题,在家长咨询“怎么数”时,老师明确表示“一粒一粒地数”。

近些年来,关于“创意作业”“奇葩作业”“不合理作业”的争论时有出现,症结正在于它们的边界和区分标准,往往是主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感。不可否认,有不少教师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体现课程创新,会在作业设计上极尽巧思,不按常理出牌。但从存好心到有成效,中间还有不少的环节和工作,包括清晰的考核目标、专业的题型设计、科学的作业量控制,以及事后必要的查漏补缺等。

此外,还有一个存在已久的争议点,即让家长深度参与孩子作业,合适吗?合理吗?很多父母对孩子的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多有抱怨,这不难理解,但数1万粒米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不管是真数还是巧数,任务都可谓艰巨,不能苛责家长忍不住帮忙。还是那句话,老师应当事先说清楚,作业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还是鼓励全家一起参与的亲子教育小游戏。

不让学生被不合理作业所困,不让家长被孩子的作业折腾,这是教育主管部门早已明确并有制度加以保障的。在社会鼓励创新、对创意作业越来越欢迎的语境下,教育工作者更要以责任心和专业度,让布置作业和完成作业的过程回归初衷,科学、务实,教育才能更健康。

本文标签: 老师  奇葩作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