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一群中学生正被老师大声训斥:
“像狗一样喘起来”
“发出你最难听,最恶心的声音”......
这看似猎奇诡异的电影片段,出自第94届同时拿下奥斯卡三项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影片《CODA》(译名“健听女孩”)
CODA,意为聋哑人抚养下的健听一代。
这部看似故事情结简单的电影,凭什么赢得了学院评委们的青睐?有人说,《健听女孩》聚焦的是听障人士,弱势群体,是美国的主旋律。
可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核心情感,比如亲情,比如师生情,比如爱情。我们会在感慨主人公命运多舛的同时,被深深地治愈和打动。
苍茫大海,一艘老旧的渔船上,放声高歌的女孩和家人正分拣打捞上来的鱼。从女孩高亢,恣意的歌声里,你或许能感受到些许抗争的力量。
她就是影片主人公——露比。
露比的命运一开始就仿佛被诅咒过——父母和哥哥都是聋哑人,唯独她没有任何听觉和语言障碍。
这看似幸运的背后实则是不幸。
一方面错位的双重身份让露比被“三位一体”的家人自动排斥;另一方面“聋哑家庭”的标签又让她被正常人视为异类。
在家,露比常常面临这样的场景:
当噪声太大,无法集中精力写作业,戴上耳机时,妈妈会不高兴地抗议:“摘下耳机,没礼貌。”
当吃饭的哥哥看交友软件,妈妈会开心地凑过去。露比提出反对意见时,妈妈却说:“看交友软件,这是我们全家可以一起做的事。”
而在学校:
从小没被教导过正确发声,说话像聋哑人的露比,长大后依然是同学嘲笑和欺凌的对象。
露比同时穿梭在有声和无声两个世界,却因身份的特殊无法被其中任何一方接纳。于是,矛盾和彷徨成了她的心理常态,自卑和敏感更像一抹阴影,挥之不去。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青春期都曾像露比一样,有着找不到自我定位的尴尬与苦恼。
青春期,我们是父母眼中羽翼未丰的雏鸟,处处被保护,被束缚,但躁动的荷尔蒙让我们有着强烈要做自己的冲动。
青春期,我们的两个世界一度激烈碰撞,我们也曾一度彷徨,迷茫,甚至绝望,可后来,我们依然像露比一样,不断在挣扎中成长。
02挣扎与成长
每天三点,露比准时起床,协助爸爸和哥哥出海捕鱼,再将鱼获及时售出。
面对严重压榨渔民的黑心商贩,露比据理力争,哥哥也想亲自卖鱼,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身体的残疾加上生活的窘迫,让父亲变得自卑而懦弱。
六点,露比要匆匆赶往学校,来不及换衣服的她被同学嘲笑“身上都是鱼腥味”。也因为睡眠不够,总在课堂上打瞌睡。
步履维艰的生活,并没有抹杀露比对生活的热情,在选修课时,她鼓足勇气报了男神迈尔斯参加的合唱团。
只是当音乐指导老师让学生试唱,摸底每个人的声线时,露比落荒而逃。曾被取笑“发声像怪物”的情景成了她挥之不去的噩梦。
得知女儿加入学校合唱团,妈妈表示无法理解:“如果我是瞎子,你会想画画吗?”
在妈妈的视角中,露比是家里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也是他们小家庭得以安身立命的关键。妈妈害怕融入正常人的女儿最终会离开,而自己一家也会再次被边缘化。
甚至,在女儿刚出生时,妈妈曾祈祷她是聋哑人,潜意识里母亲将女儿当成了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想与女儿成为共生的关系。
这也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父母,他们极力否定和控制孩子的背后,其实是对孩子成功后会远走高飞的恐惧。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肯优秀,而是父母阻止他们变得优秀,追其原因是父母没有学会如何处理自身的分离焦虑。
不被理解的苦恼也让露比认为,家人虽然事事都指望她,却从来不重视她,也不支持她的音乐梦想,这让她伤心而愤怒。
就在露比跟闹误会的迈尔斯出门约会,没能出海的那天,家里的渔船被海上观察员举报扣留、吊销执照,并面临巨额罚款。
面对父母的指责,露比伤心又内疚,她下定决心,不去伯克利学音乐,而是留下来和家人一起在船上工作。
可露比的决定却惹怒了哥哥,虽然妹妹的存在让他毫无存在感;也让自己显得蠢笨。但作为家中的长子,他觉得自己应该肩负起为家人遮风挡雨的重担。
“我们这家人在你出生前都好好的”不仅是哥哥愤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更是为妹妹放弃梦想而感到惋惜和愧疚。
露比在做自己还是守护家人的矛盾中徘徊。
然而,幸运之神毕竟还是光顾了这个不断在困境中挣扎的女孩,因为露比遇到了维老师——
03 “伯乐”的力量
没错,那个让学生模仿狗喘息,让露比学习野兽吼叫的音乐指导维老师。他成为了露比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伯乐和引路人。
面对曾经只有热爱却没有信心的露比,维老师会鼓励她:“很多人有美妙的声线却无话可说。”“你的唱腔很迷人。”
当露比因误会迈尔斯,憋着怒气无法投入训练,维老师教她如何“像怪兽一样吼叫出来”释放内心的情绪。
因家事牵绊,露比多次上辅导课迟到,恼怒的维老师一再告诫“再也不会有下次”。过后仍然会说:“我主动提出辅导,是因为我听到了潜质。”
维老师坚信,天赋异禀的露比配得上伯克利音乐学院,而他也会尽全力让她成为其中的一员。
反观我们的人生,如果一个人不能有幸遇到称职的父母,优渥的成长环境,但如果能遇到以成就学生为己任的维老师,我想ta原本惨淡的命运定会被改写。
影片曾出现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镜头:露比推开门时发现维老师正坐在钢琴旁冥想。
而我想说的是,一个善于冥想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心理的人。而一个懂心理的老师,教会学生的一定也不止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有对自我的认知。
当家里的渔船被扣留、执照吊销,面临巨额罚款,露比准备放弃伯克利面试时,维老师却一直在等她。
看到没有准备充分的露比在面试中发挥失常,维老师以弹错钢琴为借口要求露比重新开始。终于,露比优美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她顺利通过了伯克利音乐学院入学申请。
04世界两端的拥抱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谴责父母不能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然而当我们站在父母的世界看待问题时,也许真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学校音乐会上,露比和迈尔斯的演唱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都猜想微笑着鼓掌的父母定是感知到了女儿美妙的歌声。
一分钟的静音画面,却将我们强行拉扯到了父母无声的世界里,瞬间我们理解了他们为何不支持女儿的音乐梦想。尽管他们跟着其他观众起立,鼓掌,但他们只能通过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女儿歌唱的好坏。
星光下,父亲要求露比将白天唱的歌再唱一遍给自己听。聋哑的父亲轻轻将手放在女儿的脖子上,用声音的震动来感受歌曲的节奏。
尽管女儿和父亲处在有声和无声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最终他们走进了彼此的世界。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很多家庭教育的一种现象:父母不停说教,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该做的。但孩子仿佛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者干脆叛逆的对着干。
我想,我们的父母有时候也需要俯下身来,闭上嘴巴,用心聆听孩子内在的声音。看见ta的需求,尊重ta的感受。
就像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曾说过的:
“我们父母的角色,仅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支持者和陪伴者,没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