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老人有140平米住房,1万多元退休金,却睡在楼道?原因令人唏嘘...

热点资讯2022-11-17 22:10:35智慧百科

上海一老人有140平米住房,1万多元退休金,却睡在楼道?原因令人唏嘘...

在上海,不少老年人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

但龙茗路1699弄东兰雅苑12号的一位老伯,却因为“爱好”太特殊,让邻居备受困扰。

老伯拾荒囤积

楼道无法通行,隐患重重

龙茗路1699弄东兰雅苑12号的居民介绍,在11楼有位老伯,喜欢捡拾各种垃圾。更让人吃惊的是,老伯140多平米的房屋里面装满了垃圾,还堆到了公共走道上,而他自己却住在楼道的配电间里。


视频截图

居住在楼下的王先生表示,由于邻居喜欢捡垃圾,消防通道被堆满,整个楼道臭气熏天,甚至还出现老鼠和蟑螂。物业和居委曾在今年年初进行过清理,由于该邻居一度居住在别处,垃圾没有再次出现。今年6月后,邻居回到这里居住,捡拾堆放垃圾的行为又再次开始,不仅影响邻里的正常生活,对消防安全也是不小的隐患。

王先生表示,该邻居平时说话待人是很客气的,家庭条件也不错。邻居们都劝他,但是没有改善。他为了看守垃圾在楼道和配电间生活,也是非常不安全的。要是出了什么事,后果不可估量。


视频截图

记者采访发现,老伯生活上并不差钱,除了这处140多平方米的房产,老伯平时主要居住在市区一套房子里,每个月还有1万多的退休金,而老伯捡拾这些废品,似乎也不是为了卖钱,就是当宝贝一样谁都不让动。


视频截图

据了解,该老伯捡拾垃圾已有半年左右,14号记者前来了解情况时,楼栋的1、2、9、10、11、12层都是垃圾,根本无法行走。昨天下午,物业派4辆垃圾车进行了清理,才让楼道的大部分区域暂时恢复整洁。


视频截图

运走的垃圾被一夜搬回?

清理工作屡遭阻挠

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11月11日,物业、民警及居委也对楼道进行过清理,将垃圾搬运至小区垃圾房,第二天进行清运。但当晚,老伯回家后,连夜将垃圾都搬回了楼道。当物业想要再次清理时,就遭到了老伯的阻拦。


视频截图

因为屡遭阻挠,物业形容每次清理垃圾“就像打游击战一样”,要在老伯不在家时进行,清理完成后马上运走。而据观察,老伯捡拾垃圾可能仅仅是“爱好”,他收集各种品类的废品但并不卖掉。


视频截图

记者15号来到现场时,12层平台尚有垃圾没有被清走,相关负责人承诺将在一周内清理完毕。

其实, 物业也曾和老伯的家属进行沟通, 那么能否从这个方向, 对老伯的行为进行疏导?

东兰三居委党总支书记马翠华介绍,老伯家中情况特殊,子女在国外生活,妻子患有重大疾病,老伯生活中可能缺少关心。老房动迁后,老伯将一些旧物堆放到这里,后来慢慢变成堆积垃圾。


视频截图

物业和居委发现老伯行为异常后,积极进行过劝阻和管理,但在民警联系家人并谈话后,清理工作依旧进展得不顺利。 后续居委及物业将定期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民警也会再次联系家人,进行教育沟通,加强关心和治理。 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还居民一个安定的卫生环境。

如何治标更治本?

心病还需心药医

由此可见, 老伯捡垃圾并不是由于物质匮乏, 而是心理出现了问题。 除了清理垃圾, 其他人还能做什么?

古美路街道社区自治办主任吴国澜表示,街道将在环境整治后,加强对居民的关心关爱,并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请志愿者进行定期沟通,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对老伯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


视频截图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涛分析,老伯可能是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妻子又发生重大疾病后内心恐慌,于是患上了“囤积强迫症”

由于老人思维相对固化,脑功能也有些退化,很难改变自身认知,导致治疗困难。肖涛建议,从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进行改善:家庭方面,家属需要给予安慰及关心;社会方面,可以由社区对空巢老人给予支持,并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清走楼道内的垃圾或许治标不治本,治疗老伯的“心病”可能还有较为艰难的一段路要走,这不仅需要街道、居委和物业的努力,更需要家属和老伯本人的配合,希望在外界的帮助下,未来老伯能一步一步走出心灵的荒地。

本文综合自:话匣子、新闻坊等

相关作者:计青牧、查家旻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rong 晓川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本文标签: 退休金  居委  物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