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1月19日电 (邓芷若)“未来电力系统转型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一方面要调峰,另一方面是储能。要让这两个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有更好的价格机制来加以激励。”近日,在第十三届财新峰会主题为“气候、能源与低碳转型”的专题会议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如是说。
中国自2020年9月提出“3060双碳”目标,已做出了各项具体落实行动,“今年有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显然电力系统可能比想象中更脆弱。”周小川表示。
周小川指出,过去我们对于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的问题研究不够深入,有过于乐观的看法。过去认为光伏发电风电装机容量扩大很快,装机和运行成本也明显降低,未来逐步取代化石能源顺理成章。其实实际情况更复杂一些,需要我们做出更多努力才能够实现“双碳”目标。
“当前所讨论的能源安全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电力系统安全问题,要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未来电力系统的重要性还要进一步提高。”周小川说。
周小川提出,电力系统转型主要依靠的是可再生能源。目前中国在风电方面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装机量是全球第一。但由于风电间歇发电的性质,利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量越大越需要有备份的容量,也就是一个能够应急调峰的机组,这些机组有相当一部分仍是煤炭等化石能源。
电力系统转型的另一个依靠是储能。中国在蓄水抽水蓄能方面正在加紧建设,但抽水蓄水需要一定的地理条件,因此储能也是有限的。
“要想让调峰和储能的工作顺利发展,需要有更好的价格机制加以激励,也就是要将价格调整合理。此外,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取决于供给方面,也包括需求方面。”周小川说。
周小川认为设计多种价格机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现在进行的配电网改革和跨省输电的改革涉及多种价格。此外,不同储能种类,如抽水蓄能、电化学等储能方式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因为距离远也涉及电网的建设的成本,也需要有不同的价格来进行调节。”
从用户端来说,过去中国居民用电比重较小,以后的比重会慢慢变大。“特别是由于天气过热,如果大家都开空调,用电量就会很大。因此未来在用电方面需要有需求侧响应计划,需求侧响应需要有合理的价格加以引导,包括分时电价、有配额的电价等,使得配额内电价和配额外电价有所区别。”周小川说。(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邓芷若:dengzhiruo@chinanews.com.cn) (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编辑:董湘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