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赚了近5亿,3万秃头患者撑起大麦的IPO

热点资讯2023-01-04 00:39:24智慧百科

7个月赚了近5亿,3万秃头患者撑起大麦的IPO



“绝顶”生意还好做吗?

作者 | 于婞

编辑丨武丽娟

来源 | 野马财经

生活压力大、熬夜成常态,脱发问题也逐渐年轻化。

去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脱发,30岁以下占到总数的69.8%,约2亿人。

随着很多人的头发越掉越少,头顶越来越冷,植发行业也越来越火热。继雍禾医疗(2279.HK)在2021年底上市之后,大麦植发也开始冲刺港股。

近日,大麦植发此前的申报材料失效后,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更新了2022年前7个月的数据。植发依然被消费者追捧吗?



7个月赚了4.69亿,较上年同期下降2成

大麦植发是中国在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医疗集团,也是公司行业内首家通过使用种植笔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公司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

公司的总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植发服务,《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七个月,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95.7%、93.1%、79%及76.6%。

从整体营收来看,上述时间内,大麦植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47亿元、7.64亿元、10.21亿元和4.69亿元。

可以看到,其去年前7个月的营收较2021年同期的5.83亿元有所收缩,同比下降19.55%。

大麦植发解释道,这是由于疫情对经济各方面造成影响,毛发诊疗服务供应商一样不能幸免。其医疗机构受到运营限制,许多地方都遇到了临时关闭及有限运营等问题。

此外,为了促进销售,大麦植发还根据原价提供折扣促销活动。

相应的,其净利润和毛利都受到了影响。

2019年-2022年前7个月,大麦植发净利润分别为-1501.4万元、6955.8万元、6611.6万元和1171.4万元;毛利分别为5.96亿元、5.8亿元、7.24亿元及2.95亿元。

收入的减少也和植发患者数量有关。

《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公司植发患者数量则由2019年底约2.38万人增加至2021年底约3.27万人。

但2022年情况并不乐观,植发患者数量由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七个月的约2.02万人减少至截至2022同期的约1.55万人,同比减少23.27%。

不过随着防控政策的放开,疫情导致的业绩滑落或许能有改善。毕竟植发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潮流。

百亿市场仍在扩大

从卫健委的数据可以看到,受脱发困扰的人群基数已经很大。另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这一数字还有扩大的趋势,中国脱发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预计到2026年底升至约3.43亿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24.2%。

植发市场也相应地在过去数年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2.8%,预计将按复合年增长率22.1%增长,到2026年将达至470亿元。



来源:大麦植发《招股书》

此外,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植发供应商可以接触到的客户群体,并依托线上平台的公众流量,加强了市场教育工作。社交媒体平台的分享体验,也一定程度提高植发服务在脱发人群中的渗透率。

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龙小凤认为:“在新媒体社交未出现之前,植发需要依靠街边、厕所、电梯里的小广告进行曝光,对年轻群体的触达效果较差。小红书、知乎、新氧等新媒体崛起,打通消费者与品牌的闭环,对植发的接受程度提升,渠道变革带来消费者的教育逐渐加强并兑现。”

《招股书》显示,植发服务的市场渗透率已由2016年的0.14%上升至2021年的0.25%,并预计于2026年将进一步达0.47%。

偌大的需求下,截至2021年末,中国已有超过100家毛发诊疗服务供应商。而在这分散的格局中,大麦植发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早一步上市的雍禾医疗为10.5%。

“植发这个赛道方兴未艾,行业消费快速增长,行业市场处于增量市场,行业门槛初步建立,行业竞争不是非常激烈,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拥有定价权,行业毛利很高。植发行业在竞争格局尚不激烈的情况下,整体处于蓝海市场。”独立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员王赤坤表示。

负面评价或成最大“拦路虎”

植发经济未来可期,但大麦植发固有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作为行业领先可靠的服务供应商的品牌及声誉。大麦植发定期开展各种营销活动,并在毛发诊疗服务行业建立了强大的品牌知名度。

具体来看,2019年-2021年,大麦植发的营销及分销开支分别为5亿元、3.99亿元、5.21亿元。

即便是在营收利润纷纷大幅下滑的2022年前7个月,公司在营销及分销方面的投入也未减少太多,为2.12亿元。

与之相对的,大麦植发研发开支2019-2021年分别是650万元、460万元、480万元。不但基数与营销支出不可同日而语,2020到2021两年涨幅也只有4%,还主要是用于建设数字化系统慢病管理的支出。

2022年前7个月,其研发开支只有290万元。

研发与营销投入存在巨大反差,同时,大麦植发在市场上口碑频频翻车。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三年多来,大麦植发在全国各地的服务机构已经到超过20起行政处罚。其中有多次是因为发布不当广告。

如2020年底,大麦微针植发因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无效的专利作广告的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2021年8月,宁波大麦美容美发因微针植发案例存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遭到市场监管处罚等。

黑猫投诉上,也有消费者控诉大麦植发“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欺骗消费者”。有消费者表示:“本人在大麦植发花费27945元植发3200个毛囊单位,术后成活率很低,效果很差。该机构虚假夸大宣传植发成活率96%以上,要求按照手术签约书承诺,未达到96%成活率退赔相应手术费。”



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也有消费者提到类似的问题,表示“在大麦做了一个植发手术,因为该机构宣称植发成活率可以达到95%。但是经过术后的恢复,植发效果相当差,预测50%都不到。这中间找当时的咨询医生微信沟通过,也去面诊过,都以各种理由敷衍,比如换季的时候头发掉得多正常等。最近一次,本院的一个副院长更是解释称,机构的植发是很成功的,只不过是患者自身的问题导致的脱发厉害,一顿瞎编之后更是推荐做他们的什么理疗,而且又要额外收费。对于患者的补发等一些要求,直接拒之门外,说是还要收费……”



来源:黑猫投诉截图

但营销与研发费用悬殊并非是大麦植发的个别现象,2018-2021年,雍禾医疗的营销和推广开支分别为4.64亿元、6.5亿元、7.8亿元、10.73亿元,占当年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总收入的49.6%、53.1%、47.6%、49.5%。

与营销费用相比,2018年至2021年,雍禾医疗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80.7万元、886.9万元、1181.5万元、1416.3万元。

“植发行业营销获客的成本太高了,最终这些又是由患者来承担。基本上患者所付治疗费的一半给了推广机构,机构用来做获客营销。”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这个行业的医生从业人员总体来讲还不是太多,还处在比较初期的几个阶段,这样也反过来会导致行业在治疗服务的品质质量上,有些机构可能不是那么规范,治疗的质量不太容易把控。”

市场的不规范,注定在未来会有巨大的监管政策风险,二级市场也会有所反馈。2021年12月13日,雍禾医疗头顶“植发第一股”的光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截至今年1月3日,报收11.66港元/股,较发行价15.8港元/股下跌26.2%,总市值61.46亿港元(约合54亿元)。

你有秃头的烦恼吗?会不会考虑做植发?评论区聊聊吧。


本文标签: 植发  大麦  脱发  手术  秃头  微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