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收割订单前,请车企们先磨好刀

热点资讯2023-01-20 08:05:14智慧百科

调价收割订单前,请车企们先磨好刀



年关将至,但对于汽车行业的一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年恐怕都过不踏实。

“所有车企,无论自主还是合资,无论本土新势力还是传统豪华,大家春节都在加班。”一位在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技术供应商担任项目经理的朋友告诉笔者。“真是想不明白,这么下去还过不过了?”

然而,卷到飞起又何止研发人员。在最终面向客户的终端市场,包括特斯拉、问界、蔚来在内的不少车企们,已经在官方价格以及门店优惠方面纷纷举起了促销大旗,以争夺春节假期里进店看车的用户。

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有望分到一杯羹。而在需求不足,竞争激烈且前途未卜的大环境下,注定有不少人将会被淘汰。

确实,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但也注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能活到春天的到来。

为了活下去,必须刺刀见红

尽管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绩,但对于接下来的一年,赛道里的每一位玩家都对未来深感忧虑。究其原因,在于2023年大家冲得太猛了。

在整个2022年,由于芯片供应不足、俄乌冲突以及防控政策的影响,绝大多数车企的产品交付周期都受到了影响。尤其是芯片较多的智能汽车,受到的影响尤其剧烈。在今年Q4季度之前,像特斯拉、蔚来等车企的热门车型,交付周期动辄高达2个月的时间。为此,有购车意向的用户纷纷选择赶紧下定新车,以便获得更靠前的排产机会。

更重要的是,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彻底退坡前的最后一年。因此为了获得更优惠的价格,一些用户也选择提前购车,透支了自己的消费需求。

综合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2022年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一年。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全年销售的新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28%,提前3年完成了工信部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然而,2023年的经济形势却不容乐观。当地时间1月10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将放缓至1.7%,较2022年6月份预测下调1.3%。这是近30年来第三低的增长预测速度,仅次于2009年和2020年的全球衰退。显然,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缺乏信心的预期,一定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1月1-1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71.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1%,较上月同期下降11%;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65.9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0%,较上月同期下降11%;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8.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0%,较上月同期下降33%;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18.7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较上月同期下降38%。

这场寒风,比任何人想象的,来得都快。

这也就是为什么,2023年的新年伊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车企在补贴退坡之后,反而对在售产品进行了官方降价。而在其中,小鹏汽车成为了造车新势力三杰“蔚小理”中首个动手的车企。



1月17日下午,小鹏汽车在其官方微信、社区APP、微博等渠道发布了对三款车型进行价格调整的消息。其中,降幅最低的G3i 460G+版本降价2万元,降幅最高的P7 625E降幅为3.6万元。

紧接着第二天何小鹏内部讲话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号:

大意就是,价格调整并不只是为了短期收割订单,更大的意义是在未来市场保持长期而持续的产品竞争力,对于小鹏汽车来说,这次降价可谓是一件艰难但必须做的决定。事实上,而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三强,小鹏汽车对于2023年的打法与同行不同,并不准备靠降价一招来解决所有问题。

贴身肉搏,还得靠技术实力

坦率来说,这次的价格调整对于小鹏汽车并不是个容易做出的决定。一方面,就产品类型和款式来说,相比较问界和特斯拉,小鹏汽车这次宣布降价的三款车型均拥有三个以上的配置,需要涉及的范围更广。另一方面,该公司也不像一些单方面进行产品降价,而不考虑老用户感受的企业那样,不对哪怕刚提车的用户进行任何补偿。

在1月17日宣布降价的同时,小鹏汽车还针对这三款车的老用户推出了新春回馈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将福利的覆盖范围扩展到了提车1年之内的用户,显然是想把事情做体面。



对此,老用户大概率是会买单的。毕竟整车延保和车辆免费保养是实实在在的权益。而对于小鹏汽车这也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随着价格的调整,小鹏汽车的各个车型产品开始杀入到更加广阔的市场当中。而在这过程中,该公司是带着先进科技作为势能,有备而来的。

随着小鹏汽车的发展走到第9年,这家曾经“新锐”的造车新势力,已经走到了成熟发展的时期。而基于P7车型的大卖,小鹏汽车“辅助驾驶好用”、“超充速度飞快”和“语音交互先进”等等产品特点已经成为该公司旗下产品的核心卖点,被广大智能汽车用户所熟知。作为产品热卖的直接结果,“智能”和“科技”已经成为了该品牌的核心标签与竞争护城河。

毕竟,从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到补能网络全栈自研以及自建的车企,中国可没有几家。

在最为人广泛知晓的智能驾驶方面,小鹏汽车是行业当之无二的先驱者。早在2021年3月就率先向普通用户推送了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明显早于其他中国汽车企业。而在2022年10月,小鹏汽车就开始为媒体提供城市NGP的体验试驾活动,并随后开始向小鹏P5 550P(搭载有激光雷达)的车主推送该功能。

这里需要多说一句,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算法,可能是广大车企、供应商的同类算法中,最“不吃”算力的一个。相比较其他企业动辄需要多个算力上百 TOPS 的超级计算机,小鹏P5仅搭载30TOPS算力的英伟达Xavier芯片,足以见得后者在算法方面的过人之处。

而在补能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们的自营充电站已累计上线超过1000站,其中超充和480kW超快充站超过800座,目的地站超过200座,贯通全国337城,覆盖全国所有地级行政区和直辖市。在这些超充站,用户不仅可以享受便捷的即插即充式充电体验,还能获得限时免费停车权益。这在中国汽车品牌中,都是堪称开创式的服务。

对于小鹏汽车的竞品而言,前者在此前坚定进行的研发投入,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品优势。而这将为小鹏在更加下沉且主流的市场带来领先的竞争身位。



私以为,小鹏这种“为更大规模用户提供智能体验”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阳谋”。毕竟,一个买了P7的用户,很可能会被该公司的智能化、便捷补能体验所吸引并成为“铁粉”,最终在今后买车时,消费升级到更贵的小鹏G9等更高级别车型。

这一下,小鹏种子用户的基本盘,又扩大了。

度过市场寒冬,要有充足“余粮”

如果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整个市场处于“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状态,那么一家企业的存活乃至发展壮大,并不是特别艰难的事情。而在整个市场陷入寒冬之时,企业手中的“余粮”的深度如何,则会直接决定公司能在风雪中挺多久。

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人是否具备足够的远见,能够基于准确的形势判断,为企业制定妥善的发展方向与竞争策略。

显然,小鹏汽车在这两方面都是有充足准备的。在资金储备层面,小鹏汽车通过此前在美国和香港的两次上市,筹集了400多亿元的现金。根据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在近日举行的公司全员会上透露,该公司目前的资金储备还有近400亿元。作为一家长期在先进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资源的造车新势力而言,这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市场判断和公司策略方面,小鹏汽车也进行了提早的准备。早在2022年10月,小鹏汽车就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调整,小鹏汽车在过去大集群策略的架构基础上,设立了5个委员会(虚拟组织),以拉通各条业务线的协作。这种做法目前不仅在国内一些新势力车企中采用,更是华为的经典打法。

具体来看,何小鹏本人将担任战略、产规(根据企业战略和客户需求,负责产品战略和规划的制定)、技术规划等3个委员会的主任;负责制定供应商策略、产销事务的产销平衡委员会则由联合创始人何涛负责;针对用户抱怨集中的OTA问题,小鹏汽车还成立了OTA委员会负责相关业务的重大目标制定和管理决策,由陈永海(互联网业务副总裁)负责,矫青春(技术副总裁)担任委员会副主任。

此外,小鹏汽车还新建了三个产品矩阵组织:E、F、H平台产品矩阵。这是为了确保车型产品以客户和市场导向为主,建立端到端的负责产品(含服务产品)全业务闭环。其中E平台产品矩阵,负责人廖清红(小鹏首席人才官CHO);F平台产品矩阵,负责人夏珩(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H平台产品矩阵负责人矫青春。这三人都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在此基础之上,何小鹏表示公司将在未来两年进行价值观重塑。严重不符合价值观的,躺平、不愿意为小鹏下一个五年去努力的不要。

而对于接下来小鹏汽车的工作重心,何小鹏认为,成本控制将是重中之重。在他看来,从2023到2025年,大量品牌将会倒下,而小鹏汽车如果不想成为其中一员,那么企业的成本和产品的质量绝对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如今,对于今年市场竞争的残酷预期,已经成为了广大汽车企业的共识。与和小鹏的判断相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日前在活动中也坦言,未来3-5年,中国市场中会有60%-70%的品牌关停并转。

显然,这是一种对于惨淡现状下,尽可能委婉的表达。但这场寒冬中,注定会有不少品牌死去。

而最终活下来的胜利者,注定要有着自我变革的决心,以及充分的技术和资金储备。相比较之下,降价促销只是短期的手段。在长期的竞争中,企业领导人的远见,以及妥善且随机应变的竞争策略,才是帮助企业度过寒冬的核心实力。

从这一点来看,小鹏汽车提前走出寒冬的概率,要比它的竞争对手们大得多。

本文标签: 何小鹏  乘用车  特斯拉  汽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