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岁寒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16部门发布了《“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声十条”),成为继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简称:新噪声法)正式施行后,噪声污染防控工作的又一重要节点。这也意味着在国家层面,针对噪声污染防治打出了一套立法+行动组合拳,为国内噪声污染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及行动纲领,噪声防控技术和设备将逐渐进入系列化和配套化阶段。
“声十条”的发布,显示出噪声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正在加快。事实上,近几年来,我国噪音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约115亿元,其中,交通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产值约78亿元。预计到2022年,国内总投入治理经费约150亿元,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能在350亿元以上,行业渗透率与市场成熟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值此发展机遇,致力于成为“声音解构者”的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一轨;证券代码:688485.SH)将于今年1月18日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开启资本市场崭新征程。作为年内在噪声污染防治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其在资本市场的“亮相”也获得了高度关注。
据了解,本次九州一轨公开发行3757万股,发行价格为17.47元/股。公司募集资金的运用将紧密围绕主营业务展开,拟投入噪声与振动综合控制产研基地建设项目、城轨基础设施智慧运维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及补充运营资金。
定位“声音解构者” 综合实力业内领先
公开资料显示,九州一轨主营业务包括通过声波诊断和运用,向城市轨道交通、市郊铁路等提供钢弹簧浮置道床减振系统、预制钢弹簧浮置板等全序列产品和服务。公司不但突破了国外专利技术壁垒,创新TOD上盖噪声与振动专项精准防治一体化服务模式,还能够打造轨道智慧运维与病害治理综合服务方案,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市场覆盖率超30%,中标率稳居行业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钢弹簧浮置道床减振系统等主营业务收入的强势增长,九州一轨近年业绩稳定攀升。据公司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9亿元、3.43亿元和3.9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0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575万元、6149万元和6770万元,两项重要业绩指标均呈连年稳定增长态势。
亮眼增长业绩的取得,同九州一轨在多方面竞争中形成的领先优势有着重要关系。在致力于成为“声音解构者”这一愿景下,公司在不断提升传统优势、全面完善各类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技术与产品的同时,深入解析声音密码:以声纹识别、故障诊断、在线监测技术推进全业态智慧运维与病害治理、事故预警与健康管理;以“双碳”理念探索声学绿色应用以及声景观营造与声品质改善,努力促进声与健康的融合,实现声景、光景的协同创新,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加宽加深自身护城河。
在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方面,公司选择借助在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已形成的先发优势,加速拓展业务,抢占市域市郊铁路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市场。“十四五”期间,我国预计新增城市轨交运营里程3000公里,GAGR为6%。另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由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案与具体治理场景高度相关,为保证治理效果,下游客户更倾向于选择具备丰富项目经验的公司。在此前提下,以九州一轨为代表的具有完整研发体系、实验测试条件和大数据积累,沉淀了深厚工程实践经验,能够采用针对性的、定制化产品和防治方案来更好地服务于特定场景的行业“老将”,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在解析声音密码方面,公司将持续优化自身噪声振动智能化在线监测、检测系统、合理运用智慧运维系统的噪声溯源与轨道病害治理。此外,着眼于解决行业痛点,未来随着城轨基础设施智慧运维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落地,九州一轨检测手段智能化水平将更进一竿,维修决策也将更加智慧化。从传统的“故障修”与“周期修”,过渡到基于智慧决策的“状态修”与“主动修”,为行业基础设施运维服务提供新的业务模式,提高维护效率,降低其运维成本。
在声景营造方面,公司主要聚焦声品质改善、声景观营造工程与应用。公司表示,未来将努力促进声与健康的融合,致力于声景观营造与声品质改善,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