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一帆 2022年,光伏组件商在高效电池环节竞争激烈,搭载高效电池的组件新品频出,不断刷新过往转化效率的纪录。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来,晶澳科技、晶科能源 、天合光能和通威股份等头部大厂纷纷选择布局N型电池产能。从一线厂商的决策上看,似乎N型电池已是大势所趋。
不过,隆基绿能(601012.SH)却选择了在P型基础上的HPBC新技术,打出差异化竞争策略。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在此前直言“TOPCon技术路线为过渡性技术”。
11月4日,隆基绿能正式向外界发布组件新品Hi-MO6,同时公司亦公布了该组件所搭载的HPBC电池细节。
“HPBC全称混合钝化背接触电池,目前量产效率突破25%,叠加氢钝化技术的PRO版本效率达到25.3%”,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在发布会上表示,基于该项电池技术,公司推出组件新品Hi-MO6,在发电模拟中较PERC产品平均增益达到10%。
隆基绿能此次抛出的HPBC电池一举将量产效率推至25%以上,该数字已与当前的TOPCon电池相当。
而除效率外,在发布会隆基绿能各管理层也在不断向外输出关注组件安全性与用户需求的重要性。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称,“我们过去在不断地试探可靠性的边界,但是现在我们要回归电池片竞争的主赛道当中来。”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包括HPBC在内的主要电池技术路线均有重要产品面世,互相之间的竞争已不可避免。不过,究竟何种技术路线能够取胜,仍需等待市场检验。
揭秘HPBC技术
“HPBC这个产品是隆基命名的,我们命名了之后很多网上的说法就是叫P型的IBC,但是这是一个曲解”,钟宝申在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
钟宝申称,该产品与以往技术产品有所区别的是,电池正面无栅线。以往,“电池背面的栅线,不管是主栅还是副栅,均影响光线的吸收。由于硅表面要铺设银浆,因此,栅线会影响发电的效率”,他补充称,在测试时,有栅线的电池测试功率较高,但是当光线不直射电池时,部分光线并不一定能被电池吸收。
此外,HPBC电池采用全背面焊接技术,Hi-MO6产品的全背面焊接技术改变了传统电池“Z”字型的焊带连接方式,背面采用“一”字型焊接。而据钟宝申介绍,以往电池被焊带叠压,“焊带是金属的,封装起来之后必然,硅片是很薄很脆,必然会引裂”,而全背面焊接可以提升组件抗隐裂能力,Hi-MO6产品得以在可靠性上得到提升。
根据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李华的说法,HPBC产品相比TOPcon和HJT产品,在电池的稳定效率方面表现最优。
据了解,隆基绿能HPBC电池的标准版量产效率突破25%,叠加了氢钝化技术的PRO版,效率可以超过25.3%。而根据李华透露,未来该产品的效率可以做到26.5%以上,组件效率可以做到将近24%。
钟宝申称,该技术研发从2018年公司开始关注,由李华为首席科学家牵头组件团队研发,先后投入总计超过10亿元。
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则表示,HPBC电池是行业迄今为止规模产量最高效的电池。此前隆基对在南极洲以外的全球六大洲典型的区域进行了发电量模拟,数据表明Hi-MO6平均增益高达10%。在有限的屋顶面积下,得益于更高的组件效率,Hi-MO6能大幅提升装机能量。而光线的多角度入射时没有焊带遮挡的特性可以增加高达2.27%的光线吸收。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年初起始,隆基绿能的HPBC技术便受到市场关注。今年1月份,隆基绿能旗下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GW单晶电池项目环评信息,便披露了HPBC字眼。
而2022年的半年报中,隆基绿能首次在定期报告中提及HPBC结构电池。
逐鹿分布式
隆基绿能产品管理中心总裁吕俊告诉记者,“在隆基来说,我们很多时候是赛马原则。我们各种路线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我们不会投入的。”在投入HPBC前,隆基对于目前市场上的技术已经有相对比较准确的认知和判断,包括有相应的技术储备和资源储备。“在技术创新这个层面,我们更多的不仅仅是完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还靠整个产业链,整个生态圈,很多时候一些小企业,小公司,他们一些小的创意和想法,都能对我们的技术路线产生一些拐点作用”,吕俊表示,目前在产品设计上,隆基的第一要义和原则是光伏资产的长期稳定可靠,而非降本。
他表示,由于该产品是隆基面对分布式用户的首款专属组件,还考虑了分布式用户“美学”需求。“在下一阶段的产品发展上来说除了技术坚持和创新,同时坚持我们的产品几大底线之外,我们要思考我们未来的应用和方向。”吕俊称,在全球绿色转型的时代,“我们发现所有的碳排放的来源当中,建筑领域占到了1/3。建筑对光伏的需求,我们认为除了质量外,还有建筑美学的需要。”
东吴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电新首席曾朵红表示,在分布式时代,产品的设计相较于此前会显得更为重要。曾朵红称,分布式光伏目前国内装机量并不多,因此,其认为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渗透率极低。而在过去,光伏的产品相对来说同质,针对分布式光伏的产品并不够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除隆基布局HPBC外,今年以来,光伏赛道其他玩家则大举扩张N型电池产能。
今年8月,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Vertex至尊高效N型单晶硅组件的窗口效率达到24.24%,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N型单晶硅i-TOPCon组件的世界纪录。
按照天合光能的规划,新一代至尊N型组件将于2022年底前实现量产,到明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将释放超过10GWN型组件产能,而到2023年底,天合光能N型组件产能将达到20GW-30GW。
天合光能方面认为,基于当前时点,TOPCon电池产业链最为成熟,且相较Perc电池具有衰减低和双面率高等优势,相较HJT电池银浆耗量更少。公司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各项先进电池技术,并在合适的时点推进具备高客户价值的技术量产化。
晶科能源则在今年10月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82N型高效单晶硅电池(TOPCon)转化效率经中国计量科学院第三方测试认证,全面积电池转化效率达到26.1%,再次创造了182及以上尺寸大面积N型单晶钝化接触(TOPCon)电池转化效率新的纪录。
公司在回复投资者时曾透露,公司182mm尺寸的N型TOPCon电池片量产平均效率逐步提升,正在向年底25%的效率目标稳步迈进,电池片生产良率与PERC持平。
此前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晶科、中来等公司投产的TOPCon量产产能已经超过24GW,各家企业现有产能及规划新投规模超过80GW,且目前行业内超300GW的PERC产线中,至少有一半的产能可以升级为TOPCon,随着PERC扩产接近停滞,中信预计22-23年TOPCon电池产能分别为50/80GW。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黄一帆经济观察报记者
华东新闻中心记者
关注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和资本市场中所发生的好玩的事,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对已知事物挖掘未知面。
关注领域:上市公司、券商、新三板。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