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聚集在山东省郓城县南赵楼镇甄庄村科技馆,这里每天都要迎接近百人参观游览。不为人知的是,建成全县第一个乡村科技馆的甄庄村,多年前还是一个落后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当时村里只有一条两米宽的小路通镇上。”想起20多年前,5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涛感慨万分。
2000年,张庆涛舍弃年入百万元的钢材生意,回到老家甄庄村,参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当年高票当选。2004年,他又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张庆涛带领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530余名社员年平均收入由2014年的5000元增加到2021年的2万多元,同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走出了一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之路。
张庆涛(右)与村民交流蔬果收成情况。(受访者供图)
“甄庄村不靠山、不靠水,能靠的只有土地。要想发家致富,得从土地流转入手。”张庆涛说。但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在村民眼里,一亩三分地就是命根子,家里有地,心里才踏实。四年间,两次土地流转均告失败。
张庆涛决心引进技术先进、收益更高的设施农业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为此,张庆涛花费不少时间到淄博、潍坊等地学习。2015年,他拜师有“蔬菜大棚之父”之称的王乐义。“技术要硬、链条要长、市场定位要准,做农业就要做农民所需要的。”王乐义的话让张庆涛如获至宝。
张庆涛(左)向王乐义请教大棚种植经验。(受访者供图)
2016年,张庆涛开始进行第三次土地流转: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充分发挥甄庄村地理区位、蔬菜种植等优势,带领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农民用流转出来的土地入股、村集体以资产入股。为让大家看到他是“动真格的”, 他还自掏腰包建起50多个大棚,又自筹资金成立农业开发公司。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陆续建起100座食用菌标准化大棚、28座育苗温室、3座智能连栋育苗温室、152座高标准蔬菜大棚。一个集种植、育苗、采摘、旅游、科研环节于一体的农业基地数年间迅速在甄庄村崛起。
在甄庄村,记者还看到不少其他乡镇的村民一车一车地拉来蔬菜,“老张这边可以帮我们附近几个乡镇的菜农卖蔬菜,我们从这里买了菜苗,又让老张帮我们卖菜,完全不愁销路。”一位外村村民说。
目前,甄庄村的蔬菜产业链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周边几个乡镇的菜农从甄庄村育苗工厂买了菜苗,蔬菜成熟之后可以再委托产业链进行销售,带动了附近几个乡镇的蔬菜销量。
张庆涛的实干赢得了村民的认可。2021年2月,他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记者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