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中国证券报》7日刊发文章《高频数据看消费:活力潜力正释放》。文章称,一系列高频数据显示,近期消费领域恢复的迹象明显增多。专家表示,消费回升步伐有望继续加快,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正”值得期待。
(小标题)接触类消费逐步恢复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相较投资与出口,消费的恢复更为曲折,但也更具潜力。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加之各类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去旅游、看电影等的人又多起来了。
在旅游消费方面,海南放松对上海、北京等城市低风险地区管控后,飞赴海南的客流量增多。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在6月25日至26日这个周末,飞赴海南的客流量较6月18日至19日几乎翻番;全国酒店预订量也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
主题公园市场呈现良好恢复势头。去哪儿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1日至28日,上海酒店预订量是5月同期的18倍,景区搜索量增长17倍,且周周递增;全国主题乐园门票销量较5月同期增长1倍。
恰逢中小学生放暑假,业界期待暑期旅游市场拉动一波消费热潮。途牛旅游网日前发布《2022暑期出游趋势预测》显示,今年暑期7天及以上出游行程的预订订单占比达31%,用户出游天数将比春节、“五一”等假期进一步增多。
最近,看电影、逛街的人也变多了。居住在珠海的黄女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她刚刚预订了本周六自己喜欢的乐队演出票。“买了站票,因为坐票买不到。”对于要站着看演出,她表示兴奋又无奈。
一些大型商场正恢复活力。百度地图交通出行大数据平台显示,7月6日,位于北京朝阳的国贸商城客流指数较上个月工作日同时段均值上涨45%,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三峡广场客流量甚至较上个月工作日同时段均值翻了一番。
电影票房方面,猫眼数据显示,6月全国电影票房19.19亿元,远超5月的7.16亿元。截至7月6日,7月以来全国电影票房为5.72亿元。
“6月以来,疫情对消费造成的影响逐渐减弱。在疫情不出现大的反复的情况下,未来一个季度,消费服务行业有望步入较快修复阶段。”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小标题)大宗消费潜力释放
除了日常服务类消费,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也有了明显起色。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6月汽车行业实现销量244.7万辆,环比增长34.4%,同比增长20.9%。
(图片说明)资料图,新华社发
在支持大宗消费方面,政策暖风频吹。比如,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国家发改委近日提出,稳住增量,增加新车消费;盘活存量,扩大二手车流通。此外,6月召开的全国商务系统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近期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发放汽车消费补贴、新增牌照额度、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等。
住房消费也有所回暖,部分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逐步释放。Wind数据显示,6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672万平方米,远超5月的921万平方米,环比增长逾八成。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上半年,全国有175个城市调整房地产政策。中金公司宏观分析师黄文静称,4月下旬以来,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修复速度加快,体现了因城施策的效果。
(小标题)一系列政策巩固回暖势头
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当前,衣、食、住、行各方面消费复苏迹象正不同程度显现,彰显我国消费增长的韧性和潜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日前表示,随着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消费回升步伐也会加快。专家预计,后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有望“回正”并逐渐上行。
“本轮疫情的特点是暴发性强,对经济的短期扰动大,但随着疫情高峰期过去,内需有望逐渐恢复。”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预计,文旅消费方面,如果疫情防控形势继续向好,9月中秋节的文旅消费有望基本恢复至疫情以前水平,10月国庆节文旅消费有望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汽车消费方面,解运亮表示,随着减征汽车购置税、放宽限购等政策发力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开启,汽车产销有望延续向好势头。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预计,6月汽车零售额增速将达12%(5月为-16%),正向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约1.2个百分点。“仅汽车消费,就将拉动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较5月收窄约3个百分点。”她说。
明明认为,疫情暴发两年多来,防控经验不断积累,防控手段持续优化,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伴随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出台,后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正”值得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