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手伟力得 中核钛白打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
钛白粉龙头中核钛白在新能源赛道上又有新动作。
7月7日晚间,中核钛白公告,公司与四川伟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伟力得”)签署《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围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资源协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立足甘肃布局全国长时储能市场,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强强联合布局新型储能电池
公告显示,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以钒电解液的生产制造实现进一步的资源综合利用,延链补链,打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
昨晚,中核钛白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可以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布局新型储能电池业务。”
据了解,中核钛白拥有包括含钒稀硫酸在内的资源优势,在“十四五”期间,公司聚焦“资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业务板块。伟力得是全钒液流储能系统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行业领先企业,其在全国拥有五大生产基地,是全球唯一拥有GW级产能的全钒液流电池研发制造企业,并拥有产品技术及研发优势,在行业多项关键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能有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改革升级。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优势,就打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进行合资经营,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钒冶炼及钒电解液制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设备制造、新能源及储能电站建设等。双方前期将重点开发甘肃省内钒矿资源,并全力在国内外获取优质钒矿资源,所获资源全部由双方设立的合资公司持有经营。双方还将共同在全国布局开发长时储能市场,“十四五”期间以甘肃及周边西北区域为主。
同时,双方还将研究中核钛白2GW源网荷储项目采用钒液流电池储能进行试点示范的方案。今年6月,中核钛白公告称,白银市景泰县人民政府与其子公司中核时代就2GW“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发电项目在景泰县投资建设有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投资框架协议。该项目是为了配套全资子公司东方钛业绿色循环产业项目的用电需求,特别是年产50万吨磷酸铁、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年产50万吨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项目及相关设施的配套用电,合理开发白银地区风电、光伏资源。
此外,双方将共同在白银市成立“甘肃泽通伟力得储能系统有限公司(以工商登记核名为准)”,主营业务为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制造、新能源及储能电站投资开发运营。伟力得将积极推动将甘肃伟力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整体并入该合资公司。双方还将共同在白银市成立“甘肃泽通伟力得钒材料有限公司(以工商登记核名为准)”,主营业务为钒电解液制造,钒矿资源勘探、开采,钒资 源综合利用开发,钒矿附属金属冶炼开发利用。合资公司钒电解液总体产能规划10万立方米,首期建设30万立方米。以上两家合资公司由中核钛白控股,占股比例不低于51%。
钒电池市场表现“非凡”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钒电池板块持续受到资本的追捧。7日,多只钒电池概念股继续大涨,攀钢钒钛、中核钛白涨停,龙佰集团涨6.62%、银龙股份涨逾3.5%。
多家券商最新研报认为,储能大发展将带动钒电池爆发。全钒液流电池具备安全性高、扩容性强、循环寿命长、全生命周期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商业化较为成熟的液流电池,在长时储能领域大有可为。
那么,钒电池到底好在哪里?据了解,除了安全性高,相较锂资源而言,我国在钒资源方面的储量占全球储量的46.9%,而且还可以循环利用,这为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根据众多机构的研究,钒电池不仅可以广泛运用在风能、太阳能和储能上,还可以用在新能源汽车上。根据2016年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团队的研究,用在汽车上的钒电池一次性充电后,续航能力可达1000公里,充电时间只需3至5分钟,可以反复无限次使用,被誉为“完美电池”。
去年以来,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为钒电池快速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实现钒电池等液流电池长时储能技术进入商业化发展初期。近期,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为钒电池的商业运用提供了难得的时机。按照相关政策制定目标,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30GW以上,钒电池渗透率应超过20%,当前渗透率为1%。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将是钒电池渗透率提升的第一阶段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