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体面地结束!“生前预嘱”深圳首次入法,能否在全国推广试点?

热点资讯2022-07-09 01:38:26佚名

让生命体面地结束!“生前预嘱”深圳首次入法,能否在全国推广试点?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葛爱峰 见习记者 齐萌 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下称《条例》)修订稿,其中,第七十八条在“临终决定权”上做出了大胆突破,规定如果病人立了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由此,深圳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生前预嘱立法的地区。

对此,上海大学法学院国际医疗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金成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深圳‘生前预嘱’立法试点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观念引导’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 从制度层面推动传统观念的变化,临终时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权得到了法律的尊重和保障,这是国内首创,具有较大的象征意义。为今后国内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不过,金成华也提醒道:“‘生前预嘱’乃至‘尊严死’并非是简单的法律问题,它牵涉到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等基本人权,也会引发哲学领域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而且,其制度化要涵盖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主张。在尚未形成充分论证和认同的情况下,如果草率立法将会引发更多社会矛盾和纠纷。因此,我国始终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

深圳试水“生前预嘱”

所谓“生前预嘱”就是针对临终前广为流行的过度抢救和过度医疗而提出的概念。此前,该理念在民间频繁试水,而此次深圳将其入法,是一次保障“人权”的重大突破。

为此,《华夏时报》记者走访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发现,不少患者及家属向记者表示“有这个需求,也非常想亲身体验一下!”但也有不少患者认为“为了家人,我还是会选择过度治疗来延长生命。”

《条例》修改稿第七十八条对“生前预嘱”规定:收到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提供具备下列条件的患者生前预嘱的,医疗机构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措施, 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表示:有采取或者不采取插管、心肺复苏等创伤性抢救措施,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进行或者不进行原发疾病的延续性治疗等的明确意思表示。

并且,《条例》对生前预嘱的形式和方式,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在内容上, 必须要有真实的意思表示;在形式上,要求有公证或者经两名以上见证人见证, 见证人不能是参与治疗的医疗卫生人员。并且, 要求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的方式,有患者签名以及注明时间等,来确保患者意愿的真实性。这一明确要求确保了此类预嘱的真实性和效力,避免了后续纠纷的产生。

目前,深圳公证处已办理3宗生前预嘱公证,通过公证的方式,确保当事人本人的意愿得到尊重和执行,并在司法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保障《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落地实施。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珺表示:“‘生前预嘱’首先将保障患者意愿最大程度地得到尊重,实现对患者人格利益的保护;其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解决家事纠纷,避免家属之间的意见分歧;再次,在社会效益层面,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避免过度医疗和无效医疗,将有限的医疗支出转移到预防和保健上来。”

对于“生前预嘱”为何在深圳首先入法,领悟时代数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唐树源对本报记者表示:“一是此次立法是在2017年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的基础上修订的,当时这部地方法规就是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有了充分的修订基础;二是,深圳在2021年4月17日成立了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这是全国第二个推广生前预嘱的公益组织,由深圳市8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发起,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三是,深圳经济特区具备先行先试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人民对于‘生前预嘱’的新理念能更容易更快接受和推广。

能否在全国推广

实际上,“生前预嘱”是由“Living Will”一词翻译而来,最早是由伊利诺伊州律师路易斯·库特纳(Luis Kutner)在1967年向美国安乐死协会(Euthanasia Society of America)发表的演讲中提出的,并于1969年在法律期刊上发表。

目前,全球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允许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合法使用“生前预嘱”以及功能相似的一系列文件,如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以色列、瑞士、印度等。但在部分国家,“生前预嘱”仍未被法律认可,如日本。然而日本私人组织Nihon Songenshi Kyōkai(日本尊严死亡协会)为成员提供了一种在该组织注册的半标准化的“生前预嘱”表格,但它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对此,金成华也指出,“不管是早期实现安乐死合法化的西方国家,还是近期实现制度化的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其制度化并非其社会争议的结束,反而引发更尖锐的社会争议。这一点是我国需要关注的。”

据了解,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首次将“尊严”一词写进第1002条的生命权条款中,“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严受法律保护”在人格权篇中格外亮眼。

然而与西方个人自由主义模式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在病人的重大医疗决定上居于重要地位,某些涉及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告知信息,医师基于保护性原则也往往会选择优先告知家属而对病人避而不谈,进而被剥夺了其自主决策的权利。而“生前预嘱”正是让患者重拾自己的权利及尊严。此前,在中国民间已推广多年,但真正能够落实执行的案例不多见。

早在2006年,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女罗点点创建了国内首个推广“尊严死”和“生前预嘱”的“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2009年,“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发布了中国第一版生前预嘱——《我的五个愿望》,在该网站的基础上,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2013年成立,成为第一个推广生前预嘱的社会组织。紧接着,2021年4月,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成为全国第二个推广生前预嘱的公益组织。

此外,南京、广州等地的少数养老机构和医院早年也曾探索过引入“生前预嘱”项目,虽然有部分患者和家属表示接受,但也有不少患者及家属认为无法接受,并且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不具备法律效力,在患者意愿与家属意见发生冲突时,医疗机构及医生为了避免民事侵权索赔,或者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等巨大风险,患者的意愿有时候会沦为“一纸空谈”,不入法的“生前预嘱”,推行并不顺利。

那么,此次深圳“生前预嘱”是否会在全国推行试点?金成华认为,在全国推行难度较大。“首先,关于‘生前预嘱’等临终关怀以及尊严死等相关问题,涉及到法学、医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但目前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各个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性研究相对不足;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差异较大。基于文化程度的差异以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各地居民接受相关理念的程度和方式均有差异。因此,深圳的立法试点能够成为其他地区的参考和借鉴,但未必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标准。”

因此金成华建议:“国内理论界上应该启动法学、医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间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式研究’,以高校法学院和医学院为牵头,大力培育‘医疗卫生法’‘公共卫生法’及‘国际卫生法’的研究平台和人才。同时,以深圳为起点,有条件的其他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地方立法试点。我们的长远目标应该是要构建中国式‘临终关怀法案’,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制度设计,应该采取客观、理性、慎重的态度。而对欧美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制度经验要进行批判性研究和全方位剖析,一方面吸取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以便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提供借鉴。”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本文标签: 深圳  预嘱  罗点点  立法  医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