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当地时间7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巴厘岛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后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环球时报》记者从前方了解到,中美都对此次会晤高度重视,双方在会晤中的交流全面、深入、坦诚、高效,沟通非常充分。
会晤现场图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此次巴厘岛会晤持续了5个多小时,对于“一对一”会晤来说,5个小时已是很长的时间,在近年部长级以上的会谈中十分罕见。此外,据悉此次会晤全程采用同传,这意味着会晤期间双方可以就中美关系中的广泛议题进行非常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清晰传达彼此的信息。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中国与拜登政府外交高级官员的互动中,2021年3月的安克雷奇会晤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双方连续会晤三场,每场持续3小时左右。去年7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访华,在天津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会谈,共计会谈6个小时,用中国外交部的话说,“双方谈得很深、很透”。
据新华社报道,中美双方都认为,此次对话是实质性的,也具有建设性,有助于增进彼此相互了解,减少误解误判,并为两国未来高层交往积累了条件。
分析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方在通稿中把此次会晤描述为“实质性”和“建设性”,“实质性”说明双方谈得很务实,涉及到了全面的双边关系和双边关系中的具体问题。会晤的“建设性”体现在取得了一些共识,解决了一些具体和突出问题,这一点从消息稿中可以看出。此外,美方也有一些积极表态,但关键在于落到实处,中方始终将听其言、观其行。
相关报道:
王毅与布林肯会晤:中美高层互动提速的重要一步
7月9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期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就当前中美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这是G20会议期间中方应约同主要国家外长和地区组织代表举行一系列双边会见的其中一场,是近期中美高层互动进入提速时刻的重要一步,也是两国外长自2021年10月罗马会谈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
图片来源:CGTN视频截屏
这次会晤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化解纠纷的方向发展,缓解外界对中美关系紧张化的担忧,促进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乌克兰问题等国际议题上的沟通与对表,因而会晤本身是积极的、有益的。
事实上,继中美元首3月视频通话达成重要共识后,两国国家安全、外交、经济、军事、气候变化团队保持接触,频繁会谈,在落实元首共识方面采取切实行动,延续了官方对话与协商的积极势头,体现出中美双方都有沟通需求。
从中方看,中方始终支持中美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对话与协商,是中国习惯于采取并且擅长的路径,也是美国从实用主义出发所能接受的。一次对话可能不足以扭转中美关系的大局,但对于解决具体问题、缓和双方矛盾、保持沟通渠道、避免最坏情况等都是有益的。中方在会晤中提出四份清单:要求美方纠正错误对华政策和言行的清单、中方关切的重点个案清单、中方重点关切的涉华法案清单、中美8个领域合作清单,希望美方切实认真对待。会晤既表达了中方对与美方对话的诚意,也是向世界阐释中国对外政策的机会。
中方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多次在口头上承诺不寻求同中国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但美方言行不一,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实际上,美方已出台正式的国家战略,把中国锁定为“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把“制止中国威胁”作为防务战略的优先目标,为中美关系贴上意识形态标签,不断强化对华遏制,加强美台勾连,炮制涉疆问题,加大对华制裁。
这些举动对中美关系的伤害是系统性的。台湾问题事关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涉疆问题纯属捏造,是美国对华意识形态攻势的组合拳;美国依据自身国内法对外发动经济制裁,不仅破坏中国及其他被制裁国家正常的对外经济交往,还冲击了以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美国在亚太地区拼凑网格化联盟组合,实为图谋用地缘经济联盟,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因此,中方当然需要向美方重申涉华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边界和底线,要求美方澄清有关言论的脱节之处,并匡正美方对中国、中美关系的错误认知。
从美方看,美国总统拜登执政即将进入“下半场”,对华政策到了调整的关键节点。过去一年,拜登政府对华交往的路径是“先盟友,后对华”。布林肯5月底关于“投资、结盟、竞争”的演讲也表明,美国对华政策的重点是在“中国以外”,把动员国内和整合盟友作为对阵中国的前沿,给自己制造内外协调、人多势众的“优势”,进而“塑造中国的战略环境”。但实际上,美方不论是寻求为中美关系设立“护栏”,还是想给中国“下单子”,始终离不开直接与中国对话的双边轨道。
王毅/资料图
美方对华接触的驱动在增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对内,拜登执政不力,民主党中期选举前景堪忧,通胀高企、油价飙升、食品价格上涨等问题成为选民最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俄乌冲突及美欧制裁狂潮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有拜登大规模救助计划等经济政策的原因,也有对华加征关税的原因。相比于其他因素,通过调整对华关税,以缓解国内通胀,对拜登而言是最现实的出路,因此在加强对话、抑制通胀等方面有求于中方。外交上,美国已扩大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大幅推进北约“印太化”,拉开在欧亚两线作战的架势,美方自认为已形成了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军事威慑、外交施压,占据对华竞争的上风,因而希望试探中方的态度有无变化,也可能是为下一步元首交往探口风。
在新冠疫情蔓延、俄乌冲突持续、世界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中美外长在G20框架下实现会晤,凸显了G20作为全球治理平台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也为中美双方提供了就全球治理议题进行沟通的机会。但双方预计在这方面的合作前景仍然暗淡。相对于中方关注世界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等,美方关注点在于,把全球粮食短缺、化肥短缺等问题归咎于俄罗斯,呼吁G20国家向俄罗斯追责,并希望向中国传达“在乌克兰问题上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期望”。美国对外交往实践已经表明,从经济上摧毁对手,进行惩罚和制裁,从未真正解决问题。而中国做什么、不做什么,是自己的主权选择,会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来衡量。
归根结底,中美元首保持交往、高层进行接触,体现了双方对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有共识,对稳定中美关系有共同诉求,这也是中美关系韧性所在。也要看到,拜登政府对华进行接触,也是希望通过沟通了解中方意图,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长期的遏华政策。由于美方执意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不断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中美关系紧张化的趋势仍将长期持续。受美国政治极化和选举时间表的影响,美国国内危机外溢,仍将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连贯性。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作者:沈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