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耳真话:90%的孩子正在背着父母负重成长!(没有自省能力勿进)

热点资讯2022-07-12 10:31:31佚名

刺耳真话:90%的孩子正在背着父母负重成长!(没有自省能力勿进)



嗨,朋友们,我是Candy,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中国式“牺牲感”育儿方式这件事。

可能会令人感觉“不舒服”!

因为真话总比被修饰过的美好讽刺,忠言始终逆耳。

01

在这自我感动

两败俱伤的亲子关系

有人说过:“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父母,所推行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自我牺牲和奉献,给孩子制造愧疚感,从而让孩子服从自己。

他们并不屑于理解孩子,只是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认为‘对’的一套人生程序走完,把‘不对’的掰回来,他们爱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且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

之前网络上有这样一则新闻——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生宿舍里,研究生杨元元自杀。


(图片来源:《大家看法》)

她把两条毛巾系成一个环,挂在卫生间的水龙头上,另一头垂在洗手台外面,半蹲着,把脖子套进垂下的毛巾套里。

就这样以一种扭曲的、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凡内心有一丝挣扎,往后一仰就能得救)。

很多人不明白,一个研究生,本该有光明前途的未来!是什么让她对生命如此绝望,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后来在杨元元的母亲接受采访后才恍然大悟:是父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一步步将孩子逼到了生命的尽头。


(图片来源:《大家看法》)

在杨元元短暂的一生中,对于母亲的要求,她百依百顺。

母亲希望她能好好学习,她的考试从来没有掉下班级前三; 母亲希望她能在离家近的地方上学,她就改掉了自己的志愿; 母亲希望能和她一起住,她直接让她住进了寝室,和学校申请宿舍; 母亲希望她去大城市工作,她两次考上小城市的公务员,都没有去; 母亲希望她能当老板赚大钱,她的专业改成了经济学......

她曾试图反抗,不再按照母亲的意愿而活!但始终无法摆脱,内心还总会被深深的愧疚感包围。

她在日记里写道:

“一想到母亲终日的辛苦,在买菜买东西中,与别人计较一毛两毛时,我的心便在滴血”。


(图片来源:《大家看法》)

她无法承担母亲沉甸甸的“爱”——终日辛苦,只为你以后有更好的出路。

所以,当她发现:自己无论再如何努力也达不到母亲的期望,给不了母亲更好的生活,她崩溃了,带着自责与世界告别。

母亲失去了女儿,女儿失去了生命。

02

“为了你,我...

是一句有毒的话

生活中似乎经常能听到父母这样的话:

为了你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每天累死累活的工作; 为了你能出人头地,我砸锅卖铁也愿意; 为了你生活的不比别人差,我省吃俭用,不敢多花一分钱......

父母把这种一切都为了孩子的观念在日常言语和生活中的各种小细节里落实,引发孩子强烈的愧疚感和自卑感。

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主人公茉莉的妈妈在结婚后,辞掉了高校教授的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孩子,还不断地借此绑架茉莉。


(图片来源:《茉莉的最后一天》)

即使莉莉一直名列前茅,但妈妈经常对莉莉说的话是:

如果没有生你的话,我现在早就是教授了。你这些计程车费,都是我省吃俭用的。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就是不孝。

小小的莉莉觉得:如果不是自己,妈妈肯定会更优秀,是自己让妈妈的生活变得糟糕。

茉莉认为:只有对自己再残酷一些,才能填补妈妈内心的遗憾,才能对得起妈妈的付出。

可当她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时,她陷入了绝望!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图片来源:《茉莉的最后一天》)

对于茉莉的死,妈妈悲伤至极。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付出了所有,非但没有换来女儿的半点感恩,甚至还把女儿逼上了绝路!

长期处于愧疚感中的孩子会让自己成长的弦紧绷,随时都有断裂的可能。

但这种用语言来表达的“牺牲感”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无声无息毫无意识地渗透在生活中。

《奇葩说》里席瑞在一次辩论中提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家里不富裕,他馋着要吃橘子罐头,奶奶虽然心疼钱,但最后给他买了,回家路上,奶奶对幼时席瑞说:“这罐头七块九,是全家人一顿饭的钱。”

奶奶虽然没有恶意,可表达出的“牺牲感”让那个还是孩童的席瑞无法承受。

以至于长大之后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更好的生活!


(图片来源:《奇葩说》)

因为童年的童年的经历,使他内心产生强烈的“不配感”、“自卑感”。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过:“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最拧巴的亲子关系便是:一对拼尽所有付出的家长和一个殚精竭力内疚的孩子。”

父母可能不会知道:他们以爱为名的种种做法,其实都可能成为一种道德绑架。

03

好的育儿观是

我爱你,但你可以做自己

成熟的父母应该是为自己负责的父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让他背负这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图片来源:网络)

深以为然,父母不把自己背负在孩子身上,孩子才能轻装上阵,飞的更高更远。

1.过好自己的人生

不要把自己的选择扣上“为了孩子”的帽子。在成为父母之前,首先要成为自己。

不要让孩子在你身上感受到你压抑自身,只为了他更好。

2. 不做委屈的父母

一位离婚独自带孩子的母亲为了多赚一点钱,她在足疗店做过按摩师,在酒店当过服务员,实在入不敷出的时候,还会放下脸面四处借钱。

孩子每每想到这些都会泪流满面,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自己管理好自己,不为妈妈增添负担。


(图片来源:爱儿康原创)

但这位妈妈却这样告诉自己的孩子:

这10年里在外人看来都认为妈妈过得很辛苦,但其实妈妈过得一点都不辛苦,因为妈妈有你。 请你永远记住一句话: 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你不属于我,你属于你自己,你属于蓝天,好吗?

3. 爱你是我的一种选择

就如纪伯伦所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

的确,父母对孩子爱的态度应该是:我爱你是我自己的选择,并不是为了把你雕琢成我认为的模样。

嘚吧嘚

父母的牺牲感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反而会让孩子生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

正如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书里提到的:“被家长情感勒索的孩子会陷入突如其来、有苦难言的窘境。”

他们无法怪罪父母,又承受不起这种“沉甸甸的爱”带来的窒息感。

成熟的父母,应该是懂得为自我负责,而不是让孩子承担,或者引起孩子的罪恶感。

OK,谢谢大家的阅读,可以转给身边的人,多一分了解,少一份担忧。

别忘了「点赞」「在看」吖~爱你们

制作团队

文案 | Candy

插画 | 枯颜

审核 | Kristen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