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上华为的赛力斯,翻身了

热点资讯2022-07-13 00:08:17未知

傍上华为的赛力斯,翻身了


作者 | 周智宇

仿佛是对旧的燃油时代的告别,傍上了华为的小康股份,要改名为赛力斯,全力加码智能汽车。
7月11日晚间,小康股份公告称,公司中文名称将改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也将随之变更为“赛力斯”。
接近小康股份的人士表示,此次更名,是小康股份第三次创业新征程的必然结果。未来赛力斯也希望能够在全球智能汽车的竞赛里,成为引领者、推动者。
要是在2021年之前,小康股份做出更名或者提出如此宏愿,大概率会被投资者无视,那时候,大多数消费者对小康股份的认知,仅存在于那辆与“五菱神车”高度相似的东风小康面包车上。
即便是在2019年5月,小康股份成立赛力斯,意图发力新能源赛道,但赛力斯的品牌市场认知度依旧很低。在此之前,小康股份股价已阴跌了三年。

直到2021年4月傍上华为,宣布与华为深度合作之后,小康股份的命运就发生了转折。同年年底,赛力斯与华为发布全新高端品牌AITO,以及问界M5。
同步地,则是小康股份的股价从2021年4月初的22.5元/股左右,至最高90.50元/股,涨幅超过三倍,跃升为千亿汽车股,截至7月12日,其以1015.89亿元的市值,在A股上市的整车公司中排在第六位。
更关键的是销量起来了。有着华为加持的问界汽车,也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自今年3月交付以来,问界M5的交付量不断攀升,分别为3045辆、3245辆,5006辆和7021辆。
据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透露,问界M7开启预售后48小时,订单量已经突破5万台。
中信建投预计,全年下来,M5、M7等车型全年累计销量预计会达到5万-10万辆。有了华为的加持,问界有望成为对标“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品牌。
目前,“蔚小理”三家在港股的市值均超过1900亿港币(超人民币1600亿元)。小康股份想要真的能够跻身造车新势力的前列,销量是个逃不过的问题。
从小康股份7月2日公布的产销快报看,赛力斯确实已经成为了其销售的主力。今年6月赛力斯销量7658辆,同比增长524.12%,占小康股份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超六成;上半年,赛力斯累计销量21581辆,同比增长884.98%,占新能源车型的47.3%。
小康股份方面亦表示,在去年和华为合作之后,双方彼此赋能,在核心技术、产品及渠道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赛力斯的产品力和品牌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小康创始人张兴海在年初的一份内部信中透露,2022年,小康股份会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资源投入研发和服务,推出更多的新车型,满足用户实现智慧出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不过对于小康股份来说,现在贴在它身上的标签,是“华为造车龙头股”,甚至业内也将小康、赛力斯视为华为的代工厂。华为与小康股份之间的合作是智选模式,小康股份除了与华为联合进行产品开发,要负责完成制造和交付工作。
但像华为在打造了问界出圈之后,与长安、广汽等厂商合作也势必会进一步深化,此外还有与极狐的HI模式,这些都会对眼下大热的赛力斯造成威胁。在问界不再是华为的“亲儿子”,没有了唯一性之后,市场还会为赛力斯买单么?
鸟枪换炮的赛力斯,需要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未来。

本文标签: 华为  赛力斯  东风小康  广汽  余承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