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水稻金融化危及粮食安全

热点资讯2022-07-14 10:35:34佚名

谨防水稻金融化危及粮食安全

今年受俄乌冲突、欧美等国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叠加影响,国际玉米、小麦、食用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跌宕起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大米价格涨幅较低。究其原因,除了俄乌冲突对国际大米市场影响不大这个因素外,主要是亚洲国家水稻自给率普遍较高,水稻金融化程度不高,国际金融资本炒作空间有限。

历史经验证明,粮食金融化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全球粮食供需没有明显缺口的情况下,粮食金融化是引发本轮全球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欧美日英等发达经济体为了刺激经济发展,长时间推出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国际金融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小麦、玉米、食用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近期欧美等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纷纷调整货币政策,从“大水漫灌式”宽松货币政策快速转向紧缩货币政策,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随之明显回落。让人忧心的是,本轮全球粮价高位波动抬升了粮食进口成本,一些粮食高度依赖进口的低收入国家,爆发粮食危机、经济危机甚至政治危机。

与欧美等国以小麦消费为主不同,亚洲绝大部分国家以大米消费为主,亚洲国家水稻自给率普遍较高,受金融资本冲击较小。印度、泰国、越南、巴基斯坦是世界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虽然粮食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但水稻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能力较强。美国是世界小麦、玉米、大豆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产国,是世界五大大米出口国之一,但美国水稻产量有限,对全球水稻市场影响不大。

作为亚洲大国,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育种水平全球领先,稻谷常年产大于需,自给率超过100%,库存充裕。俄乌冲突以来,国内小麦、玉米、食用油价格暴涨,但稻谷价格保持稳定,成为全国粮食市场稳定的“定盘星”,也为亚洲乃至世界水稻市场稳定作出贡献。或许正因如此,今年美国一些专家指责我国大规模种植水稻排放甲烷,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实际上,水稻在种植过程中自然排放的甲烷气体,远远低于畜禽养殖排放的甲烷,更远远低于化石燃料燃烧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美国拿中国水稻做文章,背后隐藏着把水稻金融化的企图,妄图通过施压减少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从根本上动摇中国粮食安全根基。

一直以来,美国企图用全球气候变暖道德绑架控制我国水稻生产。去年发布的《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已经将农业甲烷排放问题正式纳入,明确中美双方要通过激励措施和项目减少农业甲烷排放。碳排放和碳交易为金融资本控制经济提供了操作空间。当甲烷被纳入国际资本运作的时候,水稻能否摆脱国际金融资本的操控?对此,我国必须给予高度关注,认真研究,明白其中利害得失,谨防水稻高度金融化。

减少水稻种植,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粮情。面对欧美等国的无理诘难,我国一定要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坚守“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确保水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确保“米袋子”绝对安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也要严格履行国际承诺,推动水稻生产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要通过科技创新破解水稻丰产与减排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探索水稻高产低碳新路径,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减排固碳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慧)

本文标签: 水稻  金融化  农产品  小麦  玉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