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好中国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食品行业的机遇。
全球市场波动不断,投资人如何乘风破浪?在2022年上半年结束之际,《巴伦周刊》中文版与硅谷著名风险投资人Bill Reichert进行了对话。Bill Reichert是天马科创投(Pegasus Tech Ventures)的合作人,早期曾供职于麦肯锡和世界银行。在其四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他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计算、生命科学等硬科技领域,投资了全球200多家企业,包括Space X、Airbnb、Robinhood和Coinbase等。
在Bill Reichert看来,中国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食品行业充满了潜力。另外,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他仍然在“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以下是经过编辑的采访实录。
市场波动创造长期价值
《巴伦周刊》中文版:投资者们正在经历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疫情仍在持续、通货膨胀高企。您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环境?
Bill Reichert:我们是长期投资者,不是短期投机者,我们要寻找的是足以在更长时间周期里能带来重大影响的新兴科技。显然,我们不是为了季度业绩或短期投资回报而进行交易。所以,我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市场——
一方面……或许我不应该如此直白地说出来,但现实是,现在终于不是疯狂高估卖方市场的阶段了,这是一件好事。所以,对于那些具备长远投资眼光和弹药充足的投资者而言,这种卖方和买方市场之间更加“平衡”的状态更有益。如果没有当下的动荡,市场可能会变得非理性繁荣,因为人人都在追逐那些能被叫上名字的热门公司。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市场波动对长期风险投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另一个有趣的事情是,我们曾经认为疫情对市场而言意味着灾难。而结果却是,疫情的“长尾”在诸多方面影响着科技创新,并不仅仅是负面影响,我们也可以继续观望这种影响将如何变化。
《巴伦周刊》中文版:现在,哪些因素在影响初创公司的估值?
Bill Reichert: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是市场上的资金量。一旦风投机构决定投入资本,他们就会开始追逐热门交易,从而推高价格(估值)。在经济衰退和市场波动时,可用资金量就减少了,估值也因此下降。而挑战在于,风投仅仅是很小的一类资产类别,跟股市、债券、房地产、商品相比,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我认为,这一轮经济周期与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相比会不太一样,因为全球有太多的资金在追求创新与回报。我们或许不会看到以前那种大量风险资本撤出的情况。所以,我猜测,这一次初创公司的估值不会出现暴跌——至少我们不会看到那些发生在股市的暴跌情形——比如一些公司的估值已经下跌了50%到60%。
不后悔错过特斯拉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已经有四十年的投资经验了。在您眼中,您最成功的长期投资是什么?
Bill Reichert:其实,我有不同的方式来衡量你所指的“成功”。我的合伙人用内部收益来衡量投资的成功与否。我个人最自豪的是投资了d.light design, Inc.。这家公司的雏形始于斯坦福大学的哈索·普拉特纳研究所(编者注:斯坦福大学的设计思维学院),一个由四名研究生组成的小组想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为地球上20亿无法依靠电力获得照明的人开发了一种太阳能充电灯,在南亚、东南亚、非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收获了不错的营收增长。比起我们对这家公司的财务回报,我更在意的是这家公司背后传递出的(在环保和创新技术方面的)影响力和财务回报结合的结果。
而纯粹就财务回报来看,Space X一直是我们最成功的投资之一。这家公司正如其公司名字所称的那样,在宇宙探索领域不断地产生影响力。作为Space X的投资者,我很高兴看到Space X有所成就,这也代表着另一种“成功的投资”。
当然了,我平等地爱着所有的“孩子们”。投资d.light design, Inc.是在2005年,Space X是2018年——其实我们投得比较晚,最早投资Space X的机会出现在2005年前后。不过那时我在关注特斯拉,不过后来并没有投资。
《巴伦周刊》中文版:错过了特斯拉,您后悔吗?
Bill Reichert:坦白讲,我并不后悔。因为当我第一次得知特斯拉的时候,埃隆·马斯克还不是公司CEO。当时,有好几家公司在制造电动汽车的想法上都有一定可信度,但特斯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此前并没有造车方面的任何经验。我记得,当时特斯拉团队描述的故事是,“我们卖出2000辆车,就可以盈利了”,但在当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来的故事你也知道了,我们无法预测特斯拉创始团队的各种变化,以及这些变动差点毁了公司;后来马斯克成为CEO,又让公司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不过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预测这些变化,我不后悔错过了特斯拉。
《巴伦周刊》中文版:的确,风向变化很快,技术革新亦然。许多人认为科技投资进入了Web 3.0时代。这是否孕育着下一个颠覆性的投资机会?
Bill Reichert:我其实不确定Web 3.0会不会是下一个大投资趋势。在过去二十年里,创新生态和风险投资生态已经非常多样化了,我记得我刚刚入行时,这个领域几乎被称为ICT(编者注: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及通信技术),后来被称为TMT(编者注:Telecommunications, Media, Technology,电信、媒体和科技),然后又出现了科技、数据和生命科学(Tech, Digital and Life science)。现在,我们还有智能城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一切都开始了智能化,我们有更广泛、更多样的投资领域,正因为如此,多元化的投资令Web 3.0可能更少地受到波动的影响。我确实认为这个时代有所不同,但我认为还需要观察。不过,智能健康是我认为比较有确定性的领域之一。
还有,计算机领域应该也正在发生着一些有趣的变化,仔细想一想,计算机领域在过去四十年里一直停滞不前,对吧?那么下一个计算机领域的创新会是什么?比如,我们在计算语言上有了一些进步,但我们在不同计算机架构中几乎使用了相同的半导体芯片,当然,硬件工程师们已经倾尽全力让这些东西越来越小、越来越快,但根本性的、具有变革性的创新其实并没有多少。所以突然之间,量子计算机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我们一直在讨论量子计算,想弄清楚会不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另外就是关于清洁能源的技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石油变得很便宜,致使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失去了很多动力。随后,中国成功地降低了太阳能硅片硅锭的生产成本,又使清洁能源技术重新回归市场的聚焦中。现在,世界上几乎每一家公司都有碳减排的任务,那么接下来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里,清洁能源技术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投资领域。
关注中国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和食品行业
《巴伦周刊》中文版:您是否投资过与中国有关的资产?您如何看到中国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Bill Reichert:我认为中国市场依然有巨大的投资机会。比如智能交通是我们主要的投资领域,从各方面来看,电动汽车是热门的投资项目。此外,如果站在智能城市的层面来看智能交通和移动方式,那么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出租车、飞行汽车等领域充满了机遇。至于为什么中国是未来交通的重要投资市场?很简单,中国有很多人要流动,以及物流也是重要的运输部门。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然后,毫无疑问是智能健康,这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孕育着机遇。
还有一个领域我们没有触及,但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潜力,这便是食品领域。我指的是广义的食品行业,包括农业科技,或者说,从粮食种植、培育、生产,到食品营养、安全等等,而这也与智能健康相互交叉。我们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
《巴伦周刊》中文版:那么,您认为今年经济和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Bill Reichert:毫无疑问是地缘政治冲突。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令人难以置信。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能源和粮食问题已经波及了全球,这可能对人类经济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另外,我认为央行的刺激措施已经足够了。有人觉得美联储的会不会把刹车踩得太紧了,但市场其实正在消化这一点。无论如何,GDP会受到影响,这意味着围绕着创新科技的资本流动和估值也会被影响。而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风险资本在资产类别中的占比是如此之小,甚至都没有足够的参与者,所以无论风险有多大,我们都不会放弃对创新经济的投资。
前面我们没有谈论的一个话题是,那些追求“赢者通吃”的资本和专注于投资利润成长的资本的区别。从过去一整个周期来看,钱太便宜了,所以有不少风投资本看上去并不担心所投公司的盈利表现。我认为这种投资方式所产生的商业模式将会逐渐减少,但总体来说,市场上仍然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创新领域的投资。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事是提高资本效率,找到盈利途径。
《巴伦周刊》中文版:最后一个问题是,2022年下半年,您有什么目标?
Bill Reichert:我的目标始终是找到各个领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这些头部公司将证明我们的投入和估值是合理的。所有人都知道,烧钱不可能无限地持续下去,这是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到的,我们是长期投资者,所以我们需要寻找那些创新领域的空白机遇,和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带来高增长、高利润的公司。
方法之一是,去寻找那些“不可避免”会发生的事情。比如,很久很久之前,数字化是一 个 不可避免的趋势,互联网也是,智能手机也是,当然健康也是。只不过,打个比方,我们需要找到在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技术,以及弄明白这些新技术是如何进行的。在我们看来,远程医疗就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只不过它可能还要经历比想象中更长时间的成长周期。
因此,这就是我正在寻找的趋势,哪怕它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们将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巴伦周刊》中文版:谢谢您。
文 | 《巴伦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林一丹
编辑 | 吴海珊
版权声明:
《巴伦周刊》(barronschina)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