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6日举行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中期宏观峰会”上,多位与会经济学家认为,6月份经济已经有所企稳,今年下半年不必过度担忧经济下行问题。不过,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仍面临如需求不足等问题,因此要结合市场预期,并疏通政策的堵点。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不宜持续加码,以防止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在市场主体活力方面,货币政策还应与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进一步配合,让已有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经济增长已现回升 下半年增速可达5.5%
“不必过度担忧下半年经济的反弹力度。”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在会上表示,从二季度的这些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较好。虽然二季度GDP增长有所放缓,但6月GDP增速已有所上升,这说明我国复工复产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反弹实际上是一个必然的一种现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为0.4%。但据刘元春测算,6月份的GDP增长速度或接近4%。
同时,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亦出现了跳跃式的上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4.7%和54.1%,高于上月0.6、6.9和5.7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
“如果在三季度、四季度过度担忧经济下行,有可能就会导致用劲过猛。”刘元春指出,目前要关注的就是在中国经济调控中间,要防止“稳增长”政策过度叠加和过度分解。
祝宝良指出,今年下半年“稳增长”的目标可以设定在5.5%左右。下半年的主要任务应在防范疫情之下,着力拉动消费增长,尤其是服务性消费的复苏。孙学工亦表示,今年下半年GDP增速应在合理范围,而非追求明显超出现在潜在增长水平的增速。
需求不足成经济发展中主要问题
多位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经济恢复面临新的挑战,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王一鸣认为,需求恢复滞后于生产的恢复特征明显。房地产投资还在回调之中,基建投资在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支撑下保持较快增长,但还是受到项目储备、地方财政配套能力和清理隐形债务这些方面的约束。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情况下,产成品的库存是在大幅增长,对下一步增长会有较大的制约。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也认为,到目前为止房地产并没有稳住,居民的消费信心不足。当前,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居民收入出现下降,居民增加储蓄的倾向有所提高,如果不改变这一趋势,下半年消费市场仍将难以复苏。
他认为,当前需要考虑如何让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发挥更好的效应,推动需求端复苏来稳定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如发放消费券将有助于服务性消费领域,进而可以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他看来,上半年我国通过拉动基建投资助力缓解农民工就业问题已见成效,但大学生就业问题仍需关注。
宏观政策应加强协调联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张健华表示,当前货币政策在总量上较为宽松,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信贷增速很好,中长期贷款也持续上升,这表明前期投资端“超前发力”的效果已开始显现。
对于下半年宏观政策走向,张健华指出,下半年要关注和防止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他建议,要更注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更多运用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同时也应加大财政政策力度,防止财政政策出现空窗期。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是非常重要的。”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能助力市场主体,修复资产负债表。
管涛还指出,货币政策还应与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积极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的作用;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联动,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王雨晨
编辑 孙文轩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