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11岁开始编程,最终成了传奇;比尔·盖茨13岁开始编程,31岁成为世界首富;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小孩儿。”最近,不少幼儿园、培训机构门口,多了不少推销少儿编程课程的工作人员,他们打着上述旗号,以期愿者上钩。
有的专家还出面解释,目前高水平软件人才极其短缺,在中国也是如此。虽然软件从业人员基数较大,但真正的高水平程序员一才难求。编程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因为关系到一个人将来对机器和AI的掌控能力。培养编程能力并不会让人的思维僵化,反而会培养人有意识地把僵化、重复性工作用机器去实现。仔细看看这专家简历,竟还兼着某教育培训机构的顾问,让看似一本正经的剖析打了折扣。
好在不少家长有“小镇做题家”的背景,对少儿编程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加之近几年少儿编程市场开始洗牌,不少机构相继暴雷,冷水泼来,温度骤降。尤其在中小学已开始把编程纳入教育体系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让孩子“抢跑”“加餐”,还应该打个问号。
在编程背后,隐藏着一个逻辑,即数学和逻辑能力是“道”,语言代码和平台是“术”。想要锻炼孩子的数学和逻辑能力,有很多种潜移默化的办法,如家长陪孩子一起玩桌面游戏、数独、拼图等,学编程倒像绕了一个大圈子。在业内人士看来,简单的拼插编程机器人和图形化编程其实都只能算作启蒙的“玩具”,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编程还有不小的差距。启蒙阶段过后,代码编程才是“真刀真枪”的考验。
如果把编程当作单纯的“兴趣”,能让孩子知道有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倒值得推广。但问题在于,当下的少儿编程,早已偏离了“兴趣”的轨道,如火热多年的奥赛培训一般,投资者对市场规模的扩张及盈利的渴望,与部分家庭的教育焦虑偶然形成“合谋”,成就了一个崭新的教育竞争赛道。
少儿编程解不开教育焦虑的“绳结”,就算少儿编程的热度消散,早晚会有下一个产业“收割”家长的钱包。家长意欲借助教育消费,帮助孩子获取更多知识与文化,这种看似缓解教育焦虑的消费行为,实质上带动了“剧场效应”,加剧了焦虑的产生与蔓延——当前排有家长率先站了起来,遮挡了后排的视野,人们便不得不陆续站起来,投入无序竞争的洪流。
当然,这种焦虑是家长抵抗风险的防御机制。不过从教育投资的角度来说,最能适应未来场景的课外培训,还得围绕少儿的身心健康、品德、逻辑和思辨力这些“道”开展。无论科技如何进步,风险多么难料,科学、平和的教育总是最具穿透力。(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