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人负担不起房租在街边搭木屋,被市政部门拆除

热点资讯2022-07-21 18:38:33佚名

纽约华人负担不起房租在街边搭木屋,被市政部门拆除

(观察者网讯)据《纽约邮报》7月19日报道,一名自称“邹一凡”(音译)的56岁华人男子因无法负担房租而在纽约曼哈顿大桥边上搭建了一栋狭窄的木屋,用水桶解决用水问题,并从大桥上的电气箱自己拉线用电。但最近,当地环卫人员和警察趁着这名“流浪者”不在家时将这栋木屋拆除了。

这一现象反映出纽约目前高昂的房租与无家可归者数量激增的双重问题——据“无家可归者联盟”统计,2022年3月,平均每晚有48524人是在无家可归者庇护所度过的,另有数千人直接睡在马路上、地铁站或其他公共设施里。


截图来源:《纽约邮报》

纽约这座世界之都,如今正面临着无家可归者激增的严重问题。

据《纽约邮报》7月19日报道,最近,一名自称“邹一凡”(音译)的华人男子因其在纽约的流浪事迹引发关注。

报道称,该男子的英文名是“乔伊”,他表示自己在房租上涨后无家可归,因此在曼哈顿大桥循环大道边角上用胶合板和硬纸板搭建了一个狭窄的房子。

这栋房子没有水和水管,他平常使用一个桶来装水替代。房子就靠在马路边上,非常危险,特别是夜间,他只有一把自行车锁来锁住前门。

该棚屋有一个专属区域,“乔伊”在那里储存了即食花生酱、沙丁鱼、可乐和橙汁等食物。他还用海报和镜子装饰了这个空间。


图片来源:《纽约邮报》

当地居民和市政官员都对这栋建筑感到震惊。44岁的社区活动家苏珊·李表示,这样的建筑不受监管,它是临时拼凑的,很危险。“很可能有人趁他在里面的时候用自行车锁把门锁上,然后放火烧,我希望他能得到他需要的帮助。”

纽约市议会少数党领袖乔·博雷利(Joe Borelli)表示,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在纽约搭建房子。他声称“我们不能让贫民窟在纽约到处出现”。

56岁的简·李(Jan Lee)在唐人街长大,他回忆,他小时候曼哈顿大桥也曾是无家可归者的营地,那时臭味熏天。如今这一画面再度出现,他指责纽约市未能有效地确保更多的医疗工作者为无家可归者和精神失常者提供护理。

7月16日,纽约市无家可归联盟(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和其他机构对房子周围进行了清理,包括喷掉附近的涂鸦,但并没有处理这个临时住所。

7月19日,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始对房子“动手”了。

《纽约邮报》透露,一名目睹事件发生的水果贩穆罕默德·阿里(Mohammed Ali)告诉记者,事发时他正在附近卖水果,中午的时候,一辆环卫车停了下来,两辆警车也随之抵达,三名环卫人员和一些警察下车。

阿里说:“环卫人员很快就把整件事都搞定了,把(拆下来的)房子扔到卡车后面,然后大家都离开了。”

他们是用大锤将这栋小房子击倒的,一个人还爬上了桥梁,通过牵引力将房顶猛拉下来。


图片来源:《纽约邮报》

同来的还有一名电工,因为这栋房子从桥上的一个电气箱拉线用电,他们将电线也切断了。

小屋被搬走后,桥上的一个金属盒上挂着剩余的电线,而棚屋所在的地方只剩下一把自行车锁和两个可伸缩的塑料刀片。

目前暂无对“邹一凡”处境的相关报道,但纽约高昂的房租与激增的“无家可归者”数量都是有待市政府解决的紧迫难题。

纽约非政府组织“无家可归者联盟”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如今超过半数(53%)的纽约租房者(近100万户家庭)处在“租金负担沉重”的状态,即月收入的30%以上用于支付房租。更有约三分之一的纽约租房者(约60万户家庭)“租金负担过重”,每月收入一半以上都花在了租房上。

这导致了纽约的一个特有现象:无家可归者越来越多。

“无家可归者联盟”的统计数据是,2022年3月,平均每晚有48524人是在无家可归者庇护所度过的,另有数千人直接睡在马路上、地铁站或其他公共设施里。他们认为,纽约极端贫困家庭正面临“灾难性的”住房不安全状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标签: 纽约市  纽约邮报  纽约  房租  曼哈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