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不动、躺不赢,“体制内”真是互联网大厂“躺平者”的好去处?

热点资讯2022-07-31 12:20:25未知

卷不动、躺不赢,“体制内”真是互联网大厂“躺平者”的好去处?


随着互联网频繁出现的优化及内卷的消息,让不少从业者开始羡慕“体制内”看似安逸稳定甚至可以“躺平”的工作和生活。体制内真如这些网友想象得那么舒适安逸?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发现,这种想法并不成立,体制内的的工作同样有自己的绩效评价方式。互联网与体制内的就业者,就像两座围城互望,但都不是容纳“躺平者”的地方。

完不成的KPI 大厂绩效考核下“卷不动”

“干了好多年互联网,打算考公务员上岸了。经历了职场PUA、奋斗、摸鱼、换工作……现在对互联网真的开始爱不起来。”在知乎上,总能看到这样的内容。就在近日,“22岁网络公司从业女孩加班猝死”一事在网上热传,有关躺平和内卷的话题再次引发讨论,不少互联网从业者认为自己所处的行业“太卷”,而且“卷不动”了。

据了解,现阶段,不少互联网大厂都有自己的一套绩效考核系统。有员工月报甚至周报制度;有利用OKR进行目标管理;也有公司将同事和上级的评价引入考核评价体系的,被称作360评价。从事互联网运营多年的孙健告诉北青报记者,简单来说,KPI是领导给员工定的,OKR就是员工自己定完成什么,但定低了领导也不会同意,“其实都是不容易完成的,OKR就像是给自己挖坑,卷得很,有些业务本来就不好做,月报就是吹自己的工作成果做PPT。”孙健吐槽。

李乐向北青报记者介绍,她所在的公司每周都有周报,员工的OKR就是领导OKR的拆解。比如领导OKR是12345,下一级的小领导OKR就是负责其中的123部分。然后小领导再把123分别派给一线干活的人员。“领导的周报完完全全就是我们周报的汇总。”她坦言,自己对KPI考核已经麻木,本来指标定得就没科学依据,如果这个季度的指标是1,完成后领导会将下个月指标翻五倍,有些太随意了。由于每月拿的是固定工资,指标没完成可能会影响年终奖。

上了10个小时的夜班,第二天临近中午才从睡梦中醒来的李乐接受了北青报记者的采访。她说,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加班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今年年初开始要求查考勤,要裁员。结果各个部门都在卷,有时候即使下班了、干完活了也不走,就在那耗着。领导会看谁先站起来走了,原本的8小时工作时间硬生生熬成了10小时。”她透露,有的部门的同事会在休年假的时候工作,据说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整个组不被撤掉。

李乐认为,正是因为人多,每个人的业务又不是核心,才会卷成这个样子。比如一个部门100个人,同一个业务线的工作分配下来,除了公司自己的员工还有外包的。每个人的工作都只是流水线上的一小部分,不会缺一不可。

她透露,这其中有很多无意义的消耗,因为部门不盈利,中层领导有危机感,为了证明自己和部门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就会定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下一级的小组长们不会考虑是否合理就强制要求一线组员执行,甚至为了某些东西看起来格式更好一些,让大家反复返工。“如果指标完不成,肯定影响每个季度的个人考评。” 李乐直言,没法躺平,也卷不出结果。

有时候,李乐也会后悔自己选择了互联网公司,但转念一想,好与坏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和成长,现在还年轻,她不想过早地贪图安稳。


想象很美好 体制内也非“躺平者”乐土

正因为如此,不少互联网从业者开始在职场论坛里倾诉自己的遭遇,一边是吐槽互联网行业的内卷,一边是表达要“上岸考公”或者辞职进编的决心。在他们眼里,似乎体制内的铁饭碗和确保双休的生活已是标配,然而现实情况或许并非像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

“开庭好辛苦,一开一上午。扒拉几口饭,接着一下午。”这首打油诗是某法院法官发的朋友圈内容,这引起了诸多法院人的共鸣,而这其实就是工作常态,甚至有人吐槽,周末别人在朋友圈晒出游、美食、购物,而他们只能晒案卷。不只周末加班,5+2”“白加黑”也是常态。

95后徐妍去年刚刚考入法院,目前担任法官助理。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在进入法院之前,对法官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穿着严肃的法袍,坐在审判席上,在庄严的法徽之下,法槌落下的那一刻,清脆且穿透力极强。但是当真正来到法院,看着成堆的案卷,数不清的判决书,发不完的传票,接不停的电话,她才明白了这就是最真实的法官工作。

“法官的工作很苦很累,也很繁琐,每天处于矛盾和纠纷的中心,与各类当事人周旋。加班加点是常态,每当累得瘫在椅子上不想动的时候,突然想起审限正在疯狂追来,立马精神抖擞,为之一振。” 徐妍说,但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带给了她满满的成就感,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比如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失联的被告时,真是欣喜若狂;当看到在交通事故中失去亲生儿子的父母拿到赔偿款时,心中充满了感动;每当听到当事人的一声谢谢,倍感幸福。

“加班是没有加班费,也没有调休,外界认为体制内、公务员很轻松甚至可以躺平,绝对是最大的误解。”90后琳娜在忙完手头工作后的间隙,这样回复了北青报记者的提问。

她介绍,自己是在做了多年的传媒相关工作后,转行考取了公务员。在新的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她认为以往的工作在时间安排上相对更灵活,不用挤早高峰,工作日调休可以趁着人少外出游玩。而现在的工作并非普遍认为的朝九晚五作息制,忙的时候也会加班到晚上八九点。

琳娜说,她所在的部门人少事多,只要上班就会有各种工作,而且还不是那种事务性的工作,必须认真思考才能完成,做得不好还会被领导批评,所以根本没法躺平。“虽然我们没有硬性考核,但赶上重大活动就得连轴转,凌晨两三点才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得起。”

她还表示,也不排除有些单位确实是轻松一些。当初就是怕自己不适应互联网大厂的节奏和压力,而且对高薪也没有多大要求才考的公务员。如果要说“卷”,与互联网大厂相比或许会好些,她所在的部门同事间很友好,竞争没有那么大,都会尽量提高工作效率。

互联网企业动辄年薪几十万的收入,她也不是不羡慕,不过这种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模式,其实也是一种公平。

破解个体躺平 管理评价上要有激励机制

就在不少网友对在体制内能够更好“躺平”的职场话题热议之时,江苏盐城滨海县委组织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近期该县开展了寻找身边的“躺平者”活动。当地经过群众推选、单位评议和组织评定等程序,选出了“躺平者”干部,该县组织部部长王大为对今年首批7名“躺平者”进行了集中诫勉谈话,并称“躺平”不可取,“躺赢”更不可能。

北青报记者发现,此次评选有7个标准:宗旨意识不牢,精神状态萎靡不振、缺乏斗志,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在岗不在位、出工不出力;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待工作消极应付、得过且过,对工作分工和分派工作挑三拣四、拈轻怕重;担当精神不够,见到任务“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左躲右闪、上推下卸,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工作态度不正,与组织讨价还价,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比待遇不比责任、只比资历不比贡献;工作作风不实,玩心较重、贪图安逸,暮气沉沉、“佛系”心态,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工作比较关注,见到好处就上,想自己的事比想公家的事还多;其他类似的情形。

此事立即引起了网上热议,事实上,评选“躺平者”并非滨海县首创。今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曾评出3个“躺平者”单位和乡镇。6月15日,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发布征集全区各单位“躺平式干部”问题线索的公告,征集线索包括“工作得过且过,满足于开会了事”“‘表态’之后无‘表现’,服务群众靠‘表演’”“平时不言不语,有事一问三不知”等10种“躺平”行为。此前,还有地方给相关单位发过“蜗牛奖”。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袁晓川向北青报记者表示,评选 “躺平者”运用符号化的表达方式,用以治理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现象,既形象又新潮。通过清晰的标准、完善的程序,增加评选的公开性、公正性,提升入选者的心理认同,可以增强未来改进的动力。不过,评选“躺平者”对于促进干部队伍建设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而针对职场上关于躺平的讨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心理学这个角度来看,真正躺平的人往往是他正常物质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工作获得的收益本身没有大的变化。如果正常的物质需求都不能得到满足,这部分人是不会躺平的。

“我认为,当下社会不同的人群做出不同的选择,都是跟不同层级的需求满足程度以及可实现满足的状况直接相关的。”储朝晖表示,被大家吐槽“太卷”的各类考核是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不能够根本解决个体躺平的内在原因。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从管理和评价上设立激励的机制,让个体感觉到做事是有成效的,对个人成长是有空间的。只有将内在的动力激发出来,才能够有外在的行动改变躺平的状态。

(文中所涉职场人物均为化名)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

本文标签: 互联网  躺平  孙健  职场  铁饭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