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浙江10万“鸭兵”新疆灭蝗虫,战果如何?中国治蝗新思路

热点资讯2022-07-31 16:00:28未知

22年前,浙江10万“鸭兵”新疆灭蝗虫,战果如何?中国治蝗新思路

2000年5月份,我国的新疆地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巨大蝗虫灾害。

为了对抗这种动辄“吃掉”一个地区,破坏一地自然环境的生物灾害,新疆人民想了很多办法,花费巨大财力物力,但效果依然很不理想。


资料图

眼看着偌大一个新疆,完好的农业结构就要被这群披挂“硬甲”的小害虫给侵蚀殆尽,新疆当地农科所无奈,只好向全国各省发出求救信号,请求各方力量的援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可不是随便喊喊,全国人民都在力践这条口号,一时间,什么样的援助都有,而其中最给力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当属浙江农科院派遣的一批,成员达十万之众的“远征派遣军”。

这十万远征派遣军一到新疆,新疆的蝗灾治理就立竿见影,可谓效果拔群,引起全国惊叹,被誉为是“护国神兵”。


资料图

那么,这批自浙江远赴新疆的远征军团,究竟是何方神圣?它们在新疆的蝗灾治理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它们的出现,又给我国的农业虫灾治理,有着怎样的启示?在它们身上,还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鸭鸭军团”出征!

2000年5月,浙江省养鸭大户杨大元,接到了一通来自浙江省农科院的委托电话,农科院向他订购一批鸭苗,数量在一万只左右。


资料图

而与此同时,还有一条附加条款,要求他将这批鸭苗养殖到成鸭以后,空运到新疆地区去。

这是一条很奇怪的订购委托,而且最后居然落实到了新疆,这就让杨大元很费解,尽管打听客户的想法是很没有必要的,但杨大元就是止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幸而浙江省农科院跟杨大元也是相熟的合作关系,两者之间常有科研试验任务的信息往来和合作,彼此也不陌生。


资料图

细打听之下,杨大元才知道,原来浙江农科院订购的这批鸭苗,是要送到新疆去支援蝗虫灾害的防治工作。

2000年5月份,新疆的气温异常炎热,较之往年同时期的气温,足足高了一摄氏度还多,这样的高温,就给了蝗虫可乘之机。

其实,在气候干燥高温的新疆等西北、西部地区省份,蝗虫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存在,这些地区的气候特点,注定了很适宜蝗虫的生存和繁殖,而农民每年都要进行春耕,这就给了蝗虫繁殖肆虐,以至于形成灾难的可能。


资料图

因此,与蝗虫相处了几百年的地区人民,早已熟知了这些蝗虫的习性,学会了如何跟它们“打交道”。

每年的春耕时期,蝗灾防治都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但在2000年这一年的春天,由于气温反常地高,导致地区人民对蝗虫泛滥的时间节点,产生了研判误差,因此,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场巨大的蝗灾已然成型,并迅速发展成昆虫灾难,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资料图

在蝗灾严重的地区,对蝗虫的治理工作核心思想通常是“以防为主,以灭为辅”,之所以强调“以防为主”,是因为以当时我国在蝗灾防治上的研究成果与技术水平,如果防不住防虫的成长,使其形成灾难级别的规模,那么灭是灭不完的。

换句话说,如果防没能防住,那再想办法去灭蝗,就犹如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将已经成型的蝗灾扼杀下去。

而2000年的早春,新疆地区面对的就是这种问题,蝗灾已然成型,防没有防住,治自然也是望尘莫及,各种办法都试过后,蝗灾仍是阵势不减,没办法,新疆农科院只能向全国各地所有农科同行发起请教。


资料图

而在所有热心给新疆支招的省份里,浙江农科交出的答卷,最是另辟蹊径。

浙江农科认为,“天生万物,相生相克”,对付蝗虫,单凭人力捉襟见肘,因为人类虽然强大,但并非合格的蝗虫天敌,因此,要对付蝗虫,尤其是数量大到成灾泛滥的蝗虫,就得找专业的蝗虫天敌来。

而自然生物界公认的,蝗虫的天敌就是鸡、鸭、鹅等家畜,而浙江省历来就是全国养鸭大省,不仅优质鸭苗非常多,而且还占有价位优势,因此,浙江农科将“浙江鸭”这张本省名片,递交给了新疆。


资料图

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过后,认为“以禽治虫”的方案既符合生物科学,又符合自然规律,认为具备一定可行性,但具体效果如何尚无定数,因此决定先引进首批鸭苗一万只,进行实验观测,视具体情况再做打算。

在浙江省农科院的帮助下,浙江肉鸭养殖大户杨大元二话不说,立即甄选了一批优质鸭苗,而且都是经过至少45天养殖的成品鸭,而且还是浙江鸭名种“樱桃谷”。

而后杨大元就安排将这批“鸭鸭军团”给装车送到机场,然后“打包”飞往新疆。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批鸭子是要支援新疆,所以杨大元在成交价格上,给出了非常优廉的价格,充分体现出自己的“义商”行为。

效果拔群的“群鸭战术”

这批共计一万只的活体鸭自杭州萧山机场起飞,独享一个专用的货仓,最大程度确保了其在飞行期间的存活率,并且在落地之后,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亲自派人签收。

而在落地之后的第一时间,这一万只浙江鸭组成的先遣空降军,就被立刻转送到了新疆北部重镇克拉玛依。


资料图

由于克拉玛依地处新疆最干燥的区域区间,因此可以说是一处孕育大量蝗虫的“温床”,所以在新疆所有蝗灾受灾区中,遭受到的灾害破坏也最严重,因此,鸭鸭军团的第一仗,就要在这里打响!

载有数百鸭笼的货车缓缓停在一片开阔地带,在这片开阔地带不远处,就是一片被蝗虫“光顾”过的农田,那些已经被啃噬的只剩秃杆的农作物无力地倒在地上,而在天空中、大地上,水源中,到处都是黑灰色的蝗虫。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害虫,一旦聚集在一起,能发挥出来的力量,实在是太可怕了。


资料图

只能指望这些绒毛雪白的鸭鸭们了!

然后头戴面罩,还有透风网罩防护服的新疆农科工作者们,亲自把鸭笼放在开阔地上,然后依次打开。

随着鸭笼被一一打开,早已被约束了一路的鸭鸭们,宛如开闸的水一样,叽叽喳喳欢快地“泻”出了鸭笼,撒欢一样在地上跑着。

然后鸭鸭们就看到了铺天盖地的蝗虫!


资料图

这些数量多到没边的小虫子,让鸭鸭们不免“欣喜若狂”,因为它们在养鸭场中所吃的,也不过是普通饲料,更不要说经过一路的飞行,鸭鸭们早已“饥肠辘辘”,此时看到铺天盖地的蝗虫,岂不是如同看到了近在咫尺的美食?

而且,由于新疆灭蝗工作成效低,导致蝗虫们一个个都吃得很饱,对于鸭鸭们而言,这正是非常肥美的食物了!

所以,鸭鸭们一个个食欲大涨似的,飞也般扑向了庄稼地,一口一个准,蝗虫们源源不断地进了鸭鸭们的胃中。


资料图

浙江农科院在挑选鸭种的时候显然很有讲究,也很用心,因为杨大元提供的这种名为“樱桃谷”的种鸭,属于浙江成品肉鸭中的名品,特点是体型大而肥,脖颈细而长,而且鸭蹼略宽大,这对宽大的鸭蹼会帮助鸭鸭们更好地捕食蝗虫。

很快,一天时间过去了,而在这段时间里,在鸭鸭们不断地进食期间,新疆农科院的研究员们也在不停地进行观察与统计工作,结果,到日暮时分,他们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一只成年鸭子可以在一天时间里吃掉200只蝗虫,而一万只鸭子一天下来,大概可以消灭掉近200万只蝗虫,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资料图

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则是,鸭鸭们不仅把蝗虫的成年个体给吃干吃净,就连蝗虫们产下的蝗虫卵泡,也没有放过,通通吃了下去。

之所以说是最重要,正是因为蝗虫的繁殖非常快速,在合适的温度和干燥环境下,蝗虫的产卵与成型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往往几天时间蝗虫幼虫就能长成成虫,而且由于蝗虫产卵能够在各种地方存活,导致新疆农科此前想要从源头上掐断蝗虫规模的想法,也难以实现。

而鸭鸭军团把蝗虫的幼虫也吃光了,岂不是解决了人们的心头大患?


资料图

虽然一片区域中的蝗虫何止百亿,但是鸭鸭们的进食量也是相当可观,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才仅仅是一万只鸭,如果我们投入的鸭子量不是一万,而是十万呢?

那样岂不是说,这场蝗灾攻防战的结束进程,将大大提速?

这个鸭子军团太能吃了!不过也太棒了,这正是新疆人民最想看到的结果!


资料图

于是,在持续进行了三天的观察记录之后,新疆农科下定决心,要再订购九万只鸭子,组成一个数额庞大的鸭子军团,在新疆地区彻底解决蝗虫灾害!

于是,第二天,一通电话由新疆农科院打到了浙江农科院,在重点肯定浙江农科的推荐工作的同时,提出了再次订购鸭子的要求。


资料图

于是,在经过连续几天的筹备后,杨大元的第二批“空降远征鸭”军团,共计九万只鸭鸭搭乘专机,前往新疆!

“十万天鸭”去伊犁,破了蝗灾也不还

第二批共计九万只“空降鸭”通过专机辗转三千里,横跨七个省份,来到了新疆的大地上,与一万鸭子的“先遣军”胜利会师,并“听候”新疆农科的统一调遣。

十万“天鸭”聚在一处,新疆农科这个“灭蝗总司令”手里可以调遣的兵力,可谓是绰绰有余,因此,新疆农科也是很有信心,在短时间内实现将蝗虫灾害控制进可控范围内的目标。


资料图

新疆农科开始了调兵遣将,先将一部分“天鸭军”输送到受灾最严重的几个地区,然后是几个主要的大草场,最后的一部分则派到主要的水源区,去“清理”那些被蝗虫生产在水体中的蝗虫卵。

就这样,“天鸭军”被分成了三四个方面军,在新疆地区大杀四方,所到之处,铺天盖地的蝗虫,尽皆化成了鸭鸭们胃里的肥美蛋白质,所过之处,再也不见“蝗飞漫天”的可怕景象。

而且鸭鸭们在“作战”的时候,业务非常细致,它们往往排成一个纵队,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推进,它们“步伐沉稳”地前进,像是抽丝剥茧一般,把每个角落里的蝗虫吃干吃净,这种宛如地毯式的搜查方式,使得它们所过之处,蝗虫无所遁形,纷纷化为“肚中亡魂”。


资料图

不仅如此,它们还能把蝗虫产在叶片、水体、土坷垃等各种地方之中的蝗虫幼虫,也一起吃干净,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斩草除根”。

而在接连不断地的进食过程中,这些来自浙江的鸭鸭们也是各个吃的肚子肥圆,一个个胖乎乎地犹如富家翁,一走一晃地走在路上,憨态可掬、十分可爱。


资料图

而正是在鸭鸭们优雅的进食过程中,新疆地区的蝗灾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土崩瓦解。

到一个月后,新疆的蝗灾宣告彻底结束,鸭鸭们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在灭蝗的过程中,那些丰富的蛋白质可不是白吃的。


资料图

在蛋白质的滋润下,鸭鸭们普遍吃胖了好几斤,于是灭蝗一结束,鸭鸭们在新疆的成品鸭市场上卖出了一个好价钱,因为它们所食的饲料都是天然的蝗虫,可谓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鸭,自然大受追捧。

结语:

有鉴于2000年新疆蝗灾的经验教训,新疆也组织起牧民和农户饲养食品鸭,农闲时节卖鸭增加收入,等到农忙时节,则由鸭鸭们代为防治蝗虫,将蝗灾扼杀在未起之时,防患于未然。


资料图

而且由于鸭鸭们吃的是天然饲料,肉质更加健康肥美,居然广受市场好评,无意间倒是为新疆农牧业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也算意外收获。

而在后来发生的2010年蝗灾和2021年蝗灾中,这些新疆本土鸭的表现也依然稳定,可圈可点,一点也不逊于当年“十万天鸭”军团。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单位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shxyo.com

本文标签: 蝗虫  新疆  浙江  蝗灾  天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