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数字经济 未来城市将这样发展

热点资讯2022-07-31 19:50:18未知

拥抱数字经济 未来城市将这样发展

跟着小程序在线“爬长城”,体验数字化餐厅,走进虚实结合的数字孪生社区……7月30日闭幕的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集中展示的数字技术和应用场景绘就了一幅未来数字生活的美好画面。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潮下,未来城市将是什么样子?

数字经济改变生活

数字人、元宇宙、互联网3.0等概念频出,车联网、机器人、增强现实、视觉算法等一系列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使人应接不暇,意味着未来数字生活的样子正逐步具像化。


这是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元宇宙体验馆拍摄的一款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虚实场景融合的应用。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7.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表示,近年来,经济社会各个层面都以不同方式汇入了数字经济的大潮,数字技术实体化、实体经济数字化,已成为社会各界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的现实。

据统计,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由2015年的8719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1.6万亿元,占GDP比重由35.2%提高至40.4%。今年一季度实现增加值3873亿元,同比增长7.2%,占GDP的比重达41.2%。

日前举行的2022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上,北京全市数字消费累计创造销售额超过69.3亿元。不少消费者表示,线上消费早已成为日常习惯之一,数字技术丰富了“宅”生活。

“数字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深刻改变着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

数字技术赋能产业

在大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分享了“灯塔工厂”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的案例。这个工厂有8个柔性制造工程中心、16条自动化生产线、375台全联网设备,其中机器人超过150台,结合工人长期经验数据将机器人训练成“熟练工”。2021年,工厂生产了价值78亿元的桩机设备,比2019年增长了59%,生产线的工人从上千人减少到仅十余人。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我国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的比重超过了八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精品主题展上的工业AI智能质检一体机。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85万个。5G应用已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表示,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已经超过3100个,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了150家。

邬贺铨表示,5G已成为无缝融合实时技术的纽带,且是激活数据、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作用的平台。它的应用场景已经从消费互联网拓展到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更多领域,能够支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

大会上,国内首个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服务的数字平台“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大脑”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数据+算法”驱动的产业数字治理决策新模式开始逐步形成。

未来景象:数字孪生城市

21世纪初,数字城市的概念出现;2010年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我们步入智慧城市发展阶段;2020年后,数字孪生技术的提出使城市信息化迈入了新阶段。

业内专家如此描绘数字孪生城市:它是一个通过对物理城市的人、物、事等数字化后塑造出的与之对应的虚拟城市。


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精品主题展上,一名工作人员进行汽车仿真平台漏洞攻防演示。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表示,数字孪生城市是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层面的全面应用,需具备虚实互动、仿真推演、智能决策等能力,为此必须推进感知、建模、AI、仿真、交互等多技术的深度融合。

未来城市会是怎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邬伦分享了几个场景,比如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可以优化人口出行及交通规划,城市街道数据可以反映市民日常时空行为,通过视频网分析可以在几分钟内发现街道是否有乱摆摊、下水道井盖是否盖好等城市管理问题……

邬伦认为,数字原生、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技术将进一步促进未来城市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精细及时的城市智慧运行管理将更加便利公众生活。

业内提出,在经历近几年的发展后,我国的数字孪生城市已经进入落地的建设期,部分城市也开展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这将是一个长期不断演进升级的发展过程。

在《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中,北京率先提出数字原生城市的概念。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立勋表示,未来北京将引导并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仿真渲染图形引擎、空间计算、GPU芯片等数字孪生和数字原生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打造开放、开源的城市知识图谱,持续构建北京数字原生生态。

记者:阳娜

本文标签: 通信  邬贺铨  算法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