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民最新解读经济:要把稳定和提振居民消费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热点资讯2022-08-01 14:36:00未知

杨伟民最新解读经济:要把稳定和提振居民消费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杨伟民(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60s要点速读:

1、下一步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居民消费,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也是制约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最大短板。如何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如何让因疫情受困的低收入群体扩大消费,改善他们的消费支出,这对于下半年经济恢复至关重要。

2、消费没有扩大的原因,一是疫情影响,二是收入低,很多人建议发放消费券给疫情受困群体、低收入群体,这些是可行的。

3、为什么居民在房地产的消费增长比较多,既有改善性住房需求,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和房价不断上涨有关,因为房价涨了支出就高,高房价挤压了其它领域消费,要控制好房价。

正文: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来看,当前经济最紧要的问题是居民消费。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特别是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都大大放缓,由于服务业更多是接触性行业,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也大大低于工业生产,人均服务消费支出也在减少。

需求侧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投资目前增长虽然不及预期,但总体来讲还算不错。出口虽然经历了短期的下探,但在疫情得到好转后,5、6月出口增长开始加速。所以,下一步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居民消费,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也是制约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最大短板。如何扩大居民消费,特别是如何让因疫情受困的低收入群体扩大消费,改善他们的消费支出,这对于下半年经济恢复至关重要。

4、5月份以后,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讨论如何支持居民扩大消费。消费没有扩大的原因,一是疫情影响,二是收入低,很多人建议发放消费券给疫情受困群体、低收入群体,这些是可行的。

短期来看,扩大投资的效果不如扩大消费,过去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扩大投资,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当前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于投资,相对于消费,投资的周期长、时间长,而且投资更多拉动的是钢铁、建材等上游企业,但消费更多拉动的是消费品以及中小微企业集中的服务业,拉动消费对于解决就业、救助市场主体都会起很大作用。

刺激消费与其说是支持居民,不如说是救企业。因为企业首先要有营收,要有收入,才能活下去,减税降费非常重要,但当前因疫情受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收入,他们的收入主要还是在于消费场景。

关于稳预期的问题,预期分很多种,现在居民预期转弱,企业预期也有所转弱。居民预期转弱更多与收入、就业、疫情有关,与政策的关系并不大。对居民来讲,如果通过政府加杠杆的方式支持居民扩大消费,居民的预期就会好很多。当然,不同领域是不一样的,居民对房地产的预期可能需要更多的综合性制度政策才会改善。企业预期转弱和企业收入、利润有关,但更多是由于各方面的政策变化包括疫情防控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需要完善各个领域政策来改善市场主体的预期,包括房地产、金融、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等领域的政策完善。在这些领域,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未来这些领域的政策落地生效后可能会大幅度改善企业的预期。

关于未来消费的增长点,我们不主观判断,这是居民消费的自主选择。过去十年的消费更多是集中在住房和汽车两方面。这两大件在当下依然是居民消费的重要领域,但应该继续扩大,让居民自由自主选择。从住房看,最近十年,居民收入中用于居住支出的比重大幅提高,这样相对降低其它领域的消费,这意味着相应领域产业发展被挤出。

为什么居民在房地产的消费增长比较多呢,既有改善性住房需求,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和房价不断上涨有关,因为房价涨了支出就高,高房价挤压了其它领域消费,要控制好房价。从汽车看,虽然我们的汽车保有量已经大幅提高,但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此外,在文化旅游这些领域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些领域弹性很大,不会出现吃住行等领域可能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所以应该扩大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供给,促进这方面的消费。

本文标签: 杨伟民  服务业  低收入  宏观经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