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台媒曝光佩洛西窜台行程 除与蔡英文午宴、与“台独”顽固分子见面,还要干这些)
中国台湾网8月2日讯 综合台媒报道,传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于今(2日)深夜10点多抵台窜访,台媒报道的佩洛西行程,其行政专机将会降落松山机场,住在台北君悦饭店一晚,隔天(3日)9点多将会到台“立法院”发表谈话,确诊新冠本应在隔离中的台“立法院长”游锡堃也会亲自“接待”。据了解,佩洛西还将与蔡英文午宴。
资料图
据台媒援引《路透社》报道,多个不具名消息指出,佩洛西抵达台湾后,除了会与蔡英文、游锡堃见面外,还将前往位于新北市新店区的“人权博物馆”参访,并在当地与小规模“人权活动”人士会面。
台外事部门对佩洛西是否赴台一事至今不愿做任何回应,但有外媒报道称,佩洛西预计将与蔡英文会面,但实际时间和地点,目前仍在安排协调中。
另据台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佩洛西窜访团会在与蔡英文午宴后,再进行相关行程,然后才会离台。据了解,游锡堃将在会客室接待佩洛西窜访团。
延伸阅读
3个月前就有计划 佩洛西为何执意访台?
环球网8月1日晚消息,有报道称佩洛西预计将在8月2日晚上10时30分抵达台北松山机场。
对于佩洛西率团访问亚洲相关问题,中方近来多次向美方表明坚决反对佩洛西访台的严重关切和严正立场,强调佩洛西如赴台将导致严重后果。8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作为美国政府的第三号人物,佩洛西的身份决定了她访问台湾必然高度敏感,不管她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赴台,这都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破坏中美关系,必将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我刚才清楚地向美方做出进一步的明确表态,如果佩洛西众议长访问台湾,必将采取坚决应对和有力的反制措施捍卫自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至于是什么措施,如果她敢去,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米尔班克家族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高级教员尼亚尔·弗格森7月30日发表文章称,佩洛西可能访台背后存在四大谜团:佩洛西访台似乎早有计划,那五角大楼为什么这么久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而在俄乌冲突之际,拜登的国家安全团队为何还想重演此前的台海危机?弗格森还指出,难道美国高层官员此时不是应该更关注国内的经济衰退问题?此外,本届美国政府为何冒险走上“冲突路线”也令人迷惑。
弗格森猜测称,白宫的“算盘”可能仍是通过对中国强硬来赢得选票,但此举将难达预期。
3个多月前就计划访台
“满心忧虑的”美国防部为何后知后觉?
尼亚尔·弗格森在报道分析中指出,佩洛西可能的访台之行并不令人意外。4月初就有日本媒体报道称,佩洛西计划访台,但由于她随后感染了新冠,不得不推迟访问。而两周前,英国媒体消息称,佩洛西将访台计划重新安排在了8月份。美国媒体则在此前推测称,“佩洛西可能会乘坐美国军机飞往台北市”。
据报道,拜登政府官员私下早就表示,他们对佩洛西可能访台的时间节点深表担忧。一位白宫官员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团队的所有高级成员都对这次佩洛西出访的时间点感到担忧。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也向多名政府官员表达了担忧,并就如何劝阻佩洛西不要访台提出建议,甚至派出一些官员直接与佩洛西交谈。而且,美国总统拜登本人也曾表示,“军方认为现在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并暗示美国政府目前不希望佩洛西访台。
因此,弗格森直言称,既然美国不少高层官员都表现出了忧虑,那么为何五角大楼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发现访台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另外,美国高层也并未决定直接要求佩洛西取消行程,此为谜团之一。
资料图
受困于俄乌冲突、国内经济衰退
本届美国政府为何冒险选择“冲突路线”?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7月28日表示,中方近期已多次向美方表明坚决反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的严正立场,中国人说到做到。
弗格森表示,中方此前已经多次严正立场,如果佩洛西的访台行程继续进行,这可能将中美关系推向危险边缘。他指出,自1996年的台海危机以来,该地区的局势从未如此严重。“我们或许能看到更多事情发生,(中方的反应)规模也会更大。”弗格森写道。
弗格森表示,令人不解的是,美国政府正在忙于解决俄乌冲突问题,但却还执意在这一敏感节点访台。弗格森另外还强调称,一些美国官员已经明显意识到,拜登政府还没有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而在这个时候加大美国与外界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几乎完全站不住脚。弗格森直言称,中国的军事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弗格森看来,佩洛西访台的最后一个谜团在于,为何拜登政府正在冒险走上其前任绝不会选择的“冲突路线”?他在文章中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采取了许多“令人不安”的针对中国的措施,但在台湾地区问题上,特朗普从未走得如此之远。
资料图
弗格森推测称,与2020年大选一样,白宫的考量可能仍然是通过对中国表现强硬态度来赢得选票。“或者换句话说,任何被共和党人描述为‘对中国软弱’的行为都似乎不值得赢得选票。”弗格森写道,“然而,如果这最终导致了另一场国际危机或带来其他潜在的经济后果,很难相信政府的这种算盘会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