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窜访台湾,无论后续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反制措施,这件事本身一定会加速两岸统一的进程。
而单从教育的角度讲,统一对两岸的教育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内地的学生为了上大学挤破头,而另一边,台湾省已经出现大学空着没人上的情况……
我们先大致了解一下台湾省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
台湾省目前实施的是“108课纲”,这是一部2014年发布的课纲总纲,旨在延长基本教育年限(将高中、高职阶段纳入),所以全称是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简称“十二年国教”。
2019年,70多万入学的小一、国一、高一学生正式采用新课本和新大纲,“108课纲”强调的核心素养如下图(三面九项):
“三面”: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
“九项”:也就是“三面”的下一级展开,包括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科技咨询与媒体素养、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道德实践与公民意识、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
基于此,“108课纲”将课程分为《(教育)部定课程》和《(学)校定课程》,也就是所谓的必修和选修,总体目标是降低必修,增加选修,希望孩子能通过校定课程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这其中也包括了主题式教学和跨学科学习。
在“108课纲”实施之前,台湾省不是一考定终身,每年学生们有两次考大学的机会:第一场,一月农历新年前,叫大学入学学科能力测验(GSAT,General Scholastic Ability Test),简称“学测”;第二场,七月初,叫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AST,Advanced Subjects Test),简称“指考”。
简单介绍一下区别:“学测”的考试相对简单,考完试之后,拿着成绩加书面材料,去投你想去的学校,投上了之后再经过几轮面试,最后录取;“指考”因为是自选科目,难度较大,但不需要审查面试,完全靠分数说话,这个更接近我们熟悉的高考模式。
不过“108课纲”实施后,7月的“指考”改成了“分科测验”,而1月的“学测”几乎成了大部分普通孩子读好大学的唯一途径(台湾省还有少量特殊选材和繁星推荐的名额,类似于保送读大学,其中也有照顾落后地区学生的成分):
如果你在1月没有被好大学录取,你的补救措施是参加7月的“分科测验”,但7月不再考语数外三门主科,你需要凭借其他副科的分数再去争取机会,台湾省管最后这部分入学方式叫“分发入学”。至于为什么叫“分发”,我们待会儿要重点说。
我们再看看台湾省的考试都怎么考,以大家比较好理解的语文为例,台湾省管这个叫“国文”科目。
“国文”科目考试又分“国综”和“国写”:“国综”就是国文综合,你可以理解为所有的非写作题,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混合题三种,总分100分;“国写”就是作文,其中又分小作文和大作文,各占25分。
小作文叫“知性题”,又分两小问,第一问让你概括材料内容,第二问是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作文,一般是让你谈自己的理解或者是否支持某种观点。
大作文和我们的高考作文类似,这里就举近两年学测的作文题为例:2021年《假如我有一座新冰箱》,2022年《当我打开课本》。
台湾省的作文题乍看起来有点低幼,但是想拿高分也不容易,比如让你写冰箱,你肯定不能只写冰箱,或者只是简单寄托什么情感,那也远远不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台湾省的学生是怎么写这篇作文的。一般来讲,大小作文,分别能得到18分以上就算优等,也就是说,作文50分的满分,在台湾省拿36分以上算优秀。
另外他们这个国文课最后算总分也比较奇特,前面的“国综”得分要除以2,再加上作文得分,才是你的最终得分,也就是说满分是100分,作文比重占到50%。
以上是台湾省“高考”的情况,那最后大学录取率怎么样呢?前面我们提到了“分发入学”,为什么“分发”,因为就算你把所有高中毕业生都塞到大学里,也塞不满……
以今年为例,就在前几天,台湾省的“分发会”公布了一组数据:共有62所高校、1900个院系参与了分发入学的招生,招生名额39350个,但是参加7月分科测验的学生人数总共也只有29086人……
然后再看看今年1月的“学测”,选择了个人申请的学生人数81350人,通过第一阶段筛选的67616人,通过率83.12%,这个比例也创下了2016年以来的新高。
另外,台湾高校今年大一学生的人数正式超越了比他们低一届的高中生,这种现象被称作“死亡交叉”,意味着就算高校能接受“零分上大学”,也招不满人。事实也的确如此,且不说那些私立大学、技术学院,就连台湾大学、新竹大学这样的名校,都有招生的缺额。
造成高校市场倒挂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台湾省大学太多,公立私立全算上现在有171所,这跟当地兴师重教(先不说教的内容对不对)的传统有关,另外就是新生儿数量的逐年下降,现在台湾省每年大一新生数量平均减少2900人。
大学招不到人,那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停办,比如今年6月,南投南开科技大学、宜兰兰阳技术学院、台南台湾首府大学这三所私立大学就有即将停办的新闻,过去三年,已经停办或转手的大学有11所。按照这个速度下去,未来数年,台湾省将至少有40所大学关门,超过6000名教师失业。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心里难免要嘀咕一句“活该”,毕竟10多年前,大陆学生曾是台湾省高校的稳定生源(2011-2015每年大概有30%以上的增长),高峰期大约20多万,但随着2016年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逐渐恶化,大陆学生赴台人数持续下跌,到了2020年,叠加新冠的影响,大陆新生赴台被叫停。
单看今年,台湾高校硕博班里的大陆学生人数,45所高校只录取了465名学生,比去年下降241人,缺额超过1000人,招生达标率只有31%,也是创下了新低,如果两岸关系不能得到改善,台湾省的招生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当然客观来说,台湾省还是有相当多的优质高效资源,我们也简单做个介绍:
台湾大学
目前台湾省最好的大学,还是台湾大学,曾经是世界范围内认可度最高的中国大学,后来逐渐被清北超越,他们在绝大多数世界大学排名里都是百强水平,现在大概跟内地的华五是一个级别;
台湾清华大学,这个学校跟我们的清华大学是同源,双方也有不少交流合作,世界范围内排名高于内地的同济、武大等高校;
去年,台湾交通大学和台湾阳明大学合并成台湾阳明交通大学,成为台湾第三高校,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也和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是同源,阳明交大的排名介于内地这两所高校之间。台湾成功大学也基本上是这个级别;
除此之外,还有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医学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台北理工大学、长庚大学、辅仁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等,总体都在985和顶级211级别。
所以你看,一旦两岸统一,一方面内陆各省考生的选择项就大大增加了,而台湾省也解决了高校资源过剩的危机,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个两全其美的结局将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