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贵州神童考上985大学,大学1年挂科14门,茅台集团退出资助

热点资讯2022-08-03 19:40:23佚名

13岁贵州神童考上985大学,大学1年挂科14门,茅台集团退出资助

在2009年九月一日的这一天,中国农业大学的新生招待处来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
往常接待新生的大部分都是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或者是一些年轻的辅导员们。
今年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竟然亲自到了新生接待处,并带领着一些高年级的学长们来到了北京的火车站上,去迎接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生,这个新生是谁呢?

在来的路上,一些学生好奇的询问过校长,但校长只说了这个新生的高考成绩,他以563的高考成绩成功的考入中国农业大学的。

他的分数并不是非常的高,单从分数上看,很难想象为什么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要来亲自迎接他。

一同来迎接的师兄师姐们对他非常的好奇,当看到廖葳时,师兄师姐们都十分的震惊,因为这个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看起来竟只有十二三岁大,他竟然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


资料图

这样的传奇人物不仅仅吸引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关注,也吸引到了贵州当地的一所著名公司茅台集团有限公司的注意。

因为廖葳不同寻常的经历,所以茅台公司决定资助廖葳大学四年所有的生活费和学费。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廖葳就读一年之后,茅台却突然反悔,拒绝继续资助廖葳接下来的学费和生活费,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

这位十三岁考上中国农业大学的天才学子名叫廖葳。

他并不是出生于什么教育世家,而是生活在贵州一个偏远的山村中。

父母受到的教育水平并不高,父亲廖清义只是镇上一所普通的务工人员,而母亲郝家琼由于要照顾年幼的廖葳,选择在家务农。

一家人的收入仅靠廖清义微薄的工资,一家人过得十分的贫寒。


资料图

廖葳便诞生于这样的家庭中,在他快到两岁的时候,一日阳光正好,郝家琼抱着小廖葳来到家中的庭院中晒着太阳,感受着自然的气息。

小廖葳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十分的好奇,指着庭院中的花花草草询问着郝家琼一些奇思妙想的问题。

这时从隔壁传来了小孩的朗朗读书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廖葳听着甚是有趣,便重复了一下。

郝家琼觉得小廖葳正是对万事万物感到好奇的年纪,只当他在牙牙学语,没有放在心上。

到了傍晚时分,郝家琼想到白天发生的事情,开玩笑地问道:“小廖葳,你还记得今天隔壁哥哥背的那首诗吗?”

本来郝家琼是想和廖葳开玩笑,但小廖葳却一下子就背出了那首诗,这让郝家琼感到十分的震惊。


资料图

她以为这是偶然的情况,但想着自家的孩子已经两岁了,也开始到了早教的时候,便到镇上买了一本唐诗300首,想着通过学习古诗词来引导孩子。

但没想到的是,小廖葳的学习能力非常的强,背诵的速度非常的快,当郝家琼朗读过一两遍之后,小廖葳便能完整把整首古诗背诵下来。

背诵古诗词一下子成了小廖葳的一个技能,每当家中有亲戚朋友到访时,郝家琼总是兴奋地让廖葳展示他背诵古诗词的技能。

这样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小廖葳的这个独特的技能,很多老人都感慨廖家里面出了一个神童。


资料图

当小廖葳进入正式的系统的学习之后,他的学习能力便完完全全地展示出来。

当班上的其他小朋友还在学习一些简单的词句和10以内的数字时,他已经完全可以掌握超过他年龄段所学的知识。

幼儿园时期学生学的知识大多数比较简单,小廖葳和其他同学的差距并不大,到了小学时期,小廖葳已经不满于老师的教学速度,开始自己购买高年级的教材自学成才。

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便学完了小学六年学的所有的知识。学习的速度不但快,而且稳固,经常在班上的成绩位列前茅。

由于家境比较贫寒,成绩又很优异,于是学校就积极地让小廖葳去参与校上和省上省上的数学比赛。

每一次比赛他基本上都能获得一等奖,为家庭获得了高额的奖金,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减轻了负担。


资料图

在学完所有的小学课程后,在和老师的商讨下,小廖葳和他的家长一致决定进入初中学习。

为此,校方专门开会研讨,最后决定出一套初中难度的卷子。如果小廖葳完成了考验,便直接申请进入中学。

果不其然,小廖葳以接近满分的成绩完成了这套试卷,以九岁的年纪进入中学学习。

在小学时,廖葳的身形与同学们差距并不大,但到了中学时期,年仅九岁的他和其他人均十二三岁的初中生便有了很大的差距。

于是乎他成了学校著名人物,尽管他的年纪比班上的其他同学都小很多,但他的学习成绩要远远高于其他同学。

在还没有进入中学时期,为了让他更好地接受容纳中学的学习环境,郝家琼为廖葳购买了一些中学的学习教材,让他提前预习,了解初中的学习内容。

于是在进入中学学习后,小廖葳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在参加的校上、市上的数学竞赛后也屡获第一。


资料图

由于他年纪较小又常常沉迷于学习,与班上的同学沟通交流的时间很少。

班上的一些同学开始对他产生不满,认为他性格不好,有一些同学对他出于嫉妒的心理,认为他占去了其他人的获奖名额,于是对他心中颇为不满。

但当时的小廖葳心中只有学习,对外在的一些纷扰并没有很在乎。

不到三年的时间,小廖葳便已经全部掌握了初中的学习知识,又一次破格进入了高中学习。

高中的难度较初中来说是呈现几何式的增长。

尽管廖葳被誉为神童,但对他来说学习高中的知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并没有像其他天才一样骄傲自大,反而他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奖学金,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学习,然后一直学习到很晚,其努力程度并不亚于其他的同班同学。


资料图

可以说他的成功虽离不开天赋的加持,但与其努力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在这样的学习情况下,廖葳在高中时期仍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当他的竞争对手换成即将成年的高三学子后,他仍然能击败对方,成功地将奖杯捧回,这与其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高中学习了快一年时到了,在廖葳跟其班主任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在这一年报考大学。

为什么他要在12岁的年纪就想要读大学,而不是在准备得更充足下进行高考呢,原因出自于他的家庭。

他的父亲廖清义在镇上上班,而母亲郝家琼则在村里,夫妻俩长时间两地分居,加上家境贫寒,家中的许多事情都会引发夫妻俩的争吵。


资料图

每当廖葳获取一些奖金时,这个家庭才能平静一会儿。

这种情况让年幼的廖葳觉得只有赚到钱才能让这个家更好地维持下去。

于是他便想早一步迈入大学,早一点进入社会,为家庭分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廖葳在准备得不太充分的情况下,便选择了迈入高考考场。

意料之中的是,尽管他的学习天赋非常强大,但高中的知识对他来说还是太难了,他第一次高考仅仅考了四百多分。

虽然可以上一个大专,但对于廖葳来说如果止步于一个大专学校,他的人生将会产生很多的遗憾。

于是他准备再读一年书,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


资料图

尽管廖葳已经很努力地快人生的进程,但仍没有阻止父母危如累卵的婚姻。

在他13岁这一年,长期的争吵和两地分居还是使夫妻俩的感情破裂了,他们在2009年选择了离婚。

这样的结果廖葳很难接受,他认为只有他考上了大学去赚了很多钱,他的父母可能就会重新在一起。

而这只是孩子天真的想法。

其实除了经济上的问题之外,廖葳的父母在对廖葳的教育方面也产生了强烈的分歧,廖葳的母亲郝家琼认为孩子学习需要一定的管理和控制。

而孩子的父亲廖清义则认为学习是廖葳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去过多的干涉。

在这一方面他们经常产生争执,而两个人谁也不肯服谁,最终因为种种的原因导致了离婚的收场,并不仅简单单的只是经济上的问题。


资料图

在2009年廖葳13岁的时候,他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高考。

当他踏入考场的时候,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当他进入考室的时候,许多考生以为他走错了教室。

当考试开始铃声正式响起的那一刻,同考室的考生才发觉与自己竞争的居然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朋友。

当然,让他们更想不到的是,这已经是廖葳第二次参加高考了。

第一次高考的时候廖葳还会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虽然他参加了高考,但他毕竟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很容易被外界的一些目光干扰。

但13岁的廖葳在经历了第一次高考的失利和父母离异的打击后,心志变得更加的坚定,在考场上也更加的镇定。


资料图

当成绩出来的时候,廖葳和他的家人一直焦急地等待着,这时候的廖葳看起来比平时更像一个13岁的少年。

第二次的高考果然比第一次的成绩高出许多,廖葳的成绩也打脸了许多十七八岁的学子,他以13岁的年纪居然考了563分!

远超当年贵州的一本分数线,他的高考成绩远远超过了当时贵州98%的高考学子。

在多方商讨之下,他报考了中国农业大学,这可是一所211院校,是很多学生梦想中的学府,也是很多学子遥不可及的学校。

而廖葳在13岁的年纪,就考上了这样一所重点大学。

廖葳想通过考上大学更早地进入社会来获得金钱,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在他迈入大学的途中,金钱却仍然成为了他的一道坎。


资料图

当时中国农业大学的学费一年是7000块钱,对于09年的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多年来廖葳的家庭将家中所有的钱财投入到了廖葳的教育当中,家中的余额已经所剩无几,为了能凑齐这7000块钱的学费。

廖葳的母亲不惜放下脸面,带着廖葳的通知书一家一家的走访亲戚朋友,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终于凑足了学费。

廖葳的老师听到廖葳的消息后十分的感慨,于是几个老师商量了一下凑了一笔钱,也资助了廖葳一部分。

就这样揣着来自亲戚和老师的钱,廖葳踏上了求学的道路。

虽然家中已经非常拮据,但廖葳的母亲仍放心不下他一个人从贵州到北京求学。

母子俩便乘坐最便宜的交通方式——火车,经过几天几夜的旅途来到了北京。


资料图

13岁便考上中国农业大学这一消息让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长十分的震惊,他对这个孩子充满了好奇心。

于是想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个孩子,便和学校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来到火车站去迎接廖葳。

在看到廖葳的第一眼后,校长心中不免产生了许多凄凉感,十二三岁正是年华正好的日子,而廖葳却穿着洗到发黄的白T恤和几乎褪色的牛仔裤,上面还有几个补丁,脚上的帆布鞋也是破破烂烂的。

这与旁边穿着光鲜亮丽的师兄师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寒门难出贵子,所以寒门中的贵子更加惹人钦佩。


资料图

在去学校的路上,校长和廖葳便展开了沟通。

廖葳简单地讲述了自己的学生生涯,由于他小学、中学、高中都有跳级的经历,于是廖葳在大学也想和中学阶段一样,仅仅用两年就完成大学的学习,然后步入社会。

廖葳的想法得到了校长的肯定,在充分了解到廖葳的家庭情况后,校长便决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帮助廖葳完成学业。

校长将廖葳的基本情况展示出去后,和廖葳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贵州当地一著名企业茅台集团对廖葳的经历感到十分的好奇。

在经过调研之后,茅台集团决定提供廖葳在校期间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助他培养成为人才。

当廖葳知道这一消息之后,压在他身上的重担仿佛一下子就被轻松地解决了,他不需要再考虑他的生活费和学费了,没有金钱的压力。

廖葳一下子觉得放松了许多。


资料图

一开始他试图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但他发现大学的课程和之前的学习完全不同。

大学的成绩除了课堂上的成绩之外,也会要求学生们参加一些社团活动等,以往廖葳只需要埋头认真学习就可以获得优异的成绩。

但在大学期间,学校要求他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在社交方面,廖葳一直都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在他小学和中学时期,他便一直埋头苦干的学习,和同学们的关系并不好,到了大学时期,他的年纪与其他同学差距越发增大。

很多学生因为他年纪很小,不愿意和他来往,并且由于年纪上差距实在过大,他的想法也和其他学生的想法大有不同,经常会和别人产生分歧。

廖葳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并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和别人的关系并不好,慢慢地,同学们都不太愿意和廖葳来往。


资料图

常年位于学习成绩第一的成绩也使廖葳变得骄傲自大起来,自从生活费和学费被茅台集团承包之后,他对学习便没有紧迫感。

多年的学习经历也使他变得非常的自信,他认为大学的学习并不算特别困难,便渐渐变得浮躁起来。

由于在大学期间他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再沉迷于学习,便想着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打发时间。

而在大学期间,最多人选择打发时间的方式就是沉迷于游戏。

在零几年的时候,网吧刚刚兴起,在学生中十分的风靡,网络游戏层出不穷。

这让从小就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廖葳一下子深深地陷入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


资料图

由于他不再需要为生活奔波,也没有埋头苦干的学习。

于是他将大量的时间都进入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一开始他还能控制住自己,但在发现自己沉迷于网络之后,成绩仍然能在班上达到前几名的时候,他便日益的骄傲起来。

到了大二的时候,廖葳变得更加变本加厉,经常逃课去网吧打游戏,在考试之前甚至都没有翻开书本。

于是在他16门考试科目中,他整整地挂了14门。

这样的成绩被茅台集团得知后,他们不敢相信曾经这样一个天才儿童变成了如今这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颓废少年,于是在经过商讨之下,茅台集团决定终止对廖葳的资助。


资料图

这样惨不忍睹的成绩不仅震撼到了茅台集团,也震撼到了廖葳和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因为廖葳的成绩常常以泪洗面。

她不知道曾经多么优秀、上进的孩子,为何如今会变成这样。

而廖葳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茅台集团的结果也是十分的后悔,他不想再过如此颓废的生活。

在这迷茫的时候,廖葳和一开始对他抱有极大希望的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进行了一次沟通。

校长虽然惋惜他沉迷网络的事实,但仍觉得他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于是便询问他在学习中的问题,发现廖葳并不喜欢他目前所在的专业。

为了挽救廖葳,校长将廖葳转到他喜欢的专业,并要求廖葳向他承诺,他会变来他原来上进的自己。


资料图

到了廖葳喜欢的专业之后,他决定戒掉曾经沉迷的网络游戏,专心地投入学习中。

几年的时间并没有让廖葳的学习能力退化,天才仍旧是天才,在短短几年的学习中,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校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廖葳最终没有成为像“仲永”那样的人。

虽然廖葳的人生中有波折,但他最后却仍然回到了正轨,成为了那个上进的自己。

一个人的天赋不一定会决定他的未来,但一个人的努力肯定让未来更加的美好。

-完-

编辑丨大欢

本文标签: 大学  茅台  高中  中学  中国农业大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