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 8 年,从生死边缘到第一次冠军。
文丨张家豪
编辑丨程曼祺
刚刚公布的 7 月新势力销量排行中,哪吒汽车以超 1.4 万辆第一次登顶月度冠军。今年前 7 个月,哪吒卖出了 77000 多台车,冲上造车新势力本年总销量榜第二。
即使如此,哪吒品牌和它的掌舵人在大众层面尚缺乏存在感。哪吒主销车型价格在 10 万元上下,它不够高端、不够科技,缺乏让消费者记忆深刻的标签。
在商业世界提起张勇,人们也会想是哪个张勇:阿里的张勇?海底捞的张勇?“哦,哪吒的张勇”,他不是第一个跳出来的选项。
在以销量增长引起汽车业关注前,2014 年即成立的哪吒多年默默无闻。
哪吒核心团队全部来自传统车企。哪吒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由奇瑞新能源前副总经理方运舟创立,CEO 张勇在 2018 年加入,他是方运舟在奇瑞的老同事,来哪吒前在北汽新能源总领销售。哪吒负责生产的联席总裁、CTO、设计中心总经理等中高层也多来自奇瑞、北汽、一汽。
投资机构不看好传统车企背景的公司做智能电动汽车,哪吒早期融资困难,2021 年之前,哪吒一共拿了不到 70 亿元人民币。在 2020 年 4 月的一个饭局上,张勇对李斌半开玩笑:蔚来很惨,好歹也有名气,我们一路惨过来没人知道。
如今哪吒的销量增长,被视为逆袭。哪吒团队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哪吒只是 “活下来了”,在第一轮淘汰赛中没有出局,这还不是成功。
活下来的方式不存在戏剧性:哪吒的转折发生在 2020 年哪吒 U 和哪吒 V 陆续上市后,尤以 V 卖得好。V 售价在 8 万左右,同价位的车多数像升级版老头乐,V 则是一辆小型 SUV,用 “大车打小车” 策略抓住了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最关心的尺寸性价比。
哪吒团队正确复用了传统车企的经验,做到了该做的事,在自己熟悉的 10 万区间市场,把车卖给熟悉的人群。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其局面会趋近汽车消费大盘,更便宜、更有性价比的车本就会卖得更多。
今年 6 月,哪吒发布了基于新汽车平台推出的轿跑哪吒 S,拥有剪刀门的限量耀世版先亮相,起售价 33.88 万元。上周日,哪吒发布了 S 的非限量版,其中起售价最低的纯电续航 310 公里的增程式电动车 19.98 万起售,最贵的 715 公里续航激光雷达版售价 31.98 万。
小鹏从 G3 到 P7 的转变是一个向上走的榜样,但跳跃小于哪吒。P7 起售价比 G3 上涨近 41%。而哪吒 S 对比哪吒 V,起售价涨幅达 150%。
与同样还在牌桌的蔚小理等公司相比,哪吒和张勇一直在用极有限的资源,在极小的缝隙里生存。更难的是,现在他们还试图往中高端走、长得更大,不仅要在缝隙里活下来,还要连续转身。
能否卖好 20 万价位的车,将决定哪吒故事的下半段:一个从传统汽车行业走出来的新公司,在活下来之后,是否还有更大可能?
不被看好
哪吒是中国的第一批造车新势力,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创立于 2014 年 10 月,在销量增长引起关注前,哪吒的前 6 年几乎默默无闻。(为方便阅读,下文以哪吒统称合众公司和哪吒品牌。)
哪吒诞生的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蔚来、小鹏成立,贾跃亭宣布乐视要做汽车。
热闹是别人的,哪吒一直在聚光灯外,早期难以获得资本支持。
相信智能电动汽车是新物种的人会投蔚来、理想、小鹏,其中比较不幸的投了乐视。这几位创始人是互联网连续创业者,他们帮风投赚过钱,更容易获得投资。
希望对冲互联网造车的钱也有更好的去向。比如威马和后来的拜腾、高合,这些公司的创始人来自沃尔沃、宝马等更高端的品牌。
哪吒母公司合众创始人方运舟和最初的核心团队都来自奇瑞。方运舟在奇瑞工作了 15 年,曾是奇瑞 1999 年成立的 “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 成员,这是中国最早新能源车项目之一。奇瑞是中国新能源早鸟,但常年生产 10 万左右的中低端车型,总销量在 2010 年之后连续下滑,不再是自主品牌第一梯队。
VC 的钱不好拿,哪吒选择拿地方政府的钱,出让了不小的份额。哪吒的第一轮融资中,浙江嘉兴县级市桐乡政府的投资占了 75% 的股份,创始团队股权只剩 15%。张勇今年 6 月曾回应称,哪吒管理团队总体持股约 20%。对比看,李斌在蔚来持股 10.6%,何小鹏和李想持股均超 20%。但后面三家融到的钱要比哪吒多很多。
股份稀释多、创始团队份额少。很多投资人不喜欢这种股权结构,认为公司核心管理层与公司利益绑定不深。这带来了更多融资波折。
2017 年底,擅长做园区地产项目的华夏幸福创始人王文学以个人资金获得了 53.4% 的哪吒母公司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担任董事长。
地产背景的董事长,未能给哪吒加分。整个 2018 年,哪吒见了 200 多个投资机构,没有获得新融资。即使它是那么便宜——王文学收购过半股份只花了 3.3 亿元人民币,可计算出,哪吒 2017 年底的总估值约 6 亿人民币。此时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的估值已达到 50 亿美元上下。
牌面并不好,张勇还是在 2018 年 2 月加入了哪吒。他告诉《晚点 LatePost》,这是 2017 年做好的决定。方运舟创业以来,不时会和张勇见面,“一起喝酒、聊聊”。
张勇身材精瘦,细长的眼睛排列成微微下向的八字形,有点儿像中年版的李荣浩。他在 1996 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汽车业,前两年在山东一家公司做研发,1998 年加入北汽福田转做销售,此后在奇瑞、北汽新能源负责销售工作多年。
2017 年,张勇任职的北汽新能源一年卖了 10 万台车,中国第一。他觉得继续做职业经理人是重复性劳动。
“我也干不到一把手。” 张勇说,创业,让一件事从零到一,会更有成就感。
方运舟能给张勇足够空间。二人是老同事,彼此信任,张勇说如果到一个新地方,还要花时间磨合,揣测对方的想法,“那事情没法干了”。从加入起,张勇便全权负责日常经营。
张勇加入 4 个月后,哪吒第一款车 N01 在 2018 年 6 月 发布,哪吒品牌正式诞生。张勇起的 “哪吒” 一名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新颖、有人认为这不像汽车品牌,大部分人同意它好记。
老兵创业的哪吒并没有比新手更快,N01 在 2018 年 10 月开始交付。同一年交付的品牌还有成立时间与哪吒相当的蔚来、小鹏、威马。
N01 销量并不亮眼。从开始交付到当年底,2 个月卖了 1000 台。2018 年 6 月开始交付的蔚来,在当年卖了 1.1 万台车,和哪吒同期交付的威马卖了近 4000 台。排在哪吒前面的还有云度、新特、电咖。
放到 10 万价格区间的汽车汪洋中,N01 的销量更是沧海一粟。那一年中国一共卖了 2800 多万台车,其中 33.5%,也就是近 940 万台在 5 到 10 万之间。
N01 的销售结构也不好,一半的车由出租车公司、租车公司和地方政府采购。外界把此事与张勇的北汽新能源经历联想,一种声音是,他陷入了用 B 端冲销量的销售惯性。B 端占比高是北汽新能源销量一度领先,但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
这年底,因为地产主业陷入危机,王文学从哪吒撤走,股份转手给了江西宜春政府。又一个 “不被看好”、不够市场化的证明。
张勇曾回忆当时市场对哪吒的看法:“你从人、资金到过往的经验、背后的股东,哪一个都不够有成功迹象。”
并非逆袭
融资不畅,哪吒必须用有限的资源活下来。
在开发 N01 的过程中,哪吒分别于 2017 年和 2018 年获得了发改委、工信部的汽车生产资质,自己掌握了生产资格,这样花钱更少但速度相对慢。其它钱更多的车企多选择收购已有产能获得资质,用钱换时间。
依靠桐乡政府、王文学等投资人的资金和支持,哪吒在桐乡自建了第一个工厂,2016 动工、2018 年投产。完成这些工作时,哪吒累计只融到了略多于 30 亿元人民币的钱。
N01 未能一炮打响,它只是卖出去了一些,没有给哪吒直接判死刑。但 N01 的质量表现相对稳定,少了困扰同行的风波,这给了哪吒活下去的潜力。
蔚来 2019 年因电池起火召回了 4803 台蔚来 ES8。理想 2020 年因 “断轴” 事件召回了 10469 台理想 One。同年 10 月,威马 EX5 发生四起自燃事件,威马随后召回了 1282 台 EX5。哪吒没有出现类似的大规模召回。
N01 的短板也很明显:卖点模糊,根源是定位问题。这是多年主管销售、了解 10 万元低线市场购车者需求的张勇的强项。
张勇加入哪吒后的重点工作是定义后续车型。2018 年下半年到 2019 年,哪吒完成了哪吒 U 和哪吒 V 的开发。两款车分别在 2020 年 3 月和 2020 年 11 月发布。
两款新车,尤其是哪吒 V 的上市,是哪吒发展的转折点。
在这之前,哪吒勉力求生,靠不算理想的 N01 支撑。整个 2019 年,N01 一共卖出 10000 多台,排在新势力第 4,但与前一名的小鹏差了 6000 多辆,排名第一的蔚来则是哪吒的两倍不止。这期间哪吒还需投资新车开发,资金的捉襟见肘一直持续,到 U 和 V 两款新车上市前,哪吒一共融了不到 70 亿元。
中国造车新势力也正经历行业性艰难时刻。行业龙头、最早 IPO 的蔚来股价在 2019 年 9 月跌至 1.32 美元的冰点,资金链几近断裂,负面舆论缠身。哪吒同样惨,不过无人问津。
2020 年 4 月的一个饭局上,张勇对李斌半开玩笑:蔚来很惨,好歹也有名气,我们一路惨过来没人知道。
在 V 于 2020 年底上市之后,哪吒自身和环境都变了。
V 是哪吒销量起飞的关键车型。表面看,V 和 N01 定位相似,都是 A0 级小型 SUV,起售价也相当,销量却差别很大。
变化在于对 “性价比” 更锋利的洞察和表达。
V 抓住的性价比核心是 “大车打小车”、错位竞争。受方运舟邀请,于 2018 年加入哪吒的设计中心总经理常冰来自一汽红旗,曾设计过检阅车。他认为设计出经典的经济车型有比做豪华车更难。常冰告诉《晚点 LatePost》,张勇不会参与产品具体细节,他负责给产品大方向与定义。在做 U 和 V 时,张勇最关注的指标是级别与尺寸。
在哪吒 V 所处的 7-8 万价格区间,大多数电动车是类似长安奔奔、奇瑞小蚂蚁这样的微型车,看起来像 “老头乐” 升级版。而哪吒 V 是一辆长度达 4 米的小型 SUV,比同价位其他车明显大一圈,比 N01 长 20cm,乘坐和储物空间都更大。
图:哪吒 V(左)与奇瑞小蚂蚁(右)
要实现大车打小车,路径是管理好供应链和控制成本,哪吒没有资源烧钱卖车,成本来自取舍。
11.78 万起售的哪吒 U 全系配备了电动后备箱,这一配置在 U 的主要竞品如广汽埃安 Y、比亚迪元 Plus 等车上都是选配或高配功能。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等” 电动车” 普遍采用的设计,也没有出现在 U 和 V 上,这两款车追求实用,而不是 “像电动车”。
V 和 U 的车机屏幕分辨率都只有 720 P,也没有放置太多智能化能力,这不是该价位段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
在销售策略上,张勇选择了不常见的 “垂直切换”:即一旦 V 上市,N01 就要立马退市,不留过渡时间。
张勇提出这个想法是在 V 发布前的一次总裁例会上。不少管理层认为这很难办:老的供应合同怎么办?已采购的零部件怎么办?怎么和销售渠道解释?怎么保障已购车客户的售后备件?一堆问题要处理。公司也得承担买多了零部件的损失。
主管生产的哪吒联席总裁孔繁龙曾是一汽轿车公司涂装技术负责人,之后在奇瑞担任生产管理部部长。孔繁龙回忆当时的情形 “很紧迫、很麻烦”。
于张勇而言,这却不是艰难决定,代价和收益是明确的:N01 相对过时,不再适合代表哪吒。对当时缺钱、缺声量的哪吒来说,生产更少的车,也有利于供应链管理和降低成本。
“如果只卖 V 能卖 5000,V 和 N01 一起卖能卖 6000,我也会只卖 V。” 张勇告诉《晚点 LatePost》。
V 从 2020 年 11 月开始交付,第一个月卖出了 1337 辆,第 6 个月达到 3846 辆。哪吒的月度总销量也在当月突破 4500 辆,首次进入新势力前三。
在 10 万左右的主力市场建渠道,是张勇擅长的工作。在低线市场走 4S 店这类传统的代理渠道,快速铺开;到一二线城市走直营模式,开进商场,提升曝光。泾渭分明,渠道之间不打架。张勇接受采访时曾说,如果一座城市既有直营又有代理会产生冲突,很难跑通。
截至 2021 年底,哪吒汽车线下渠道达 331 家,包括直营店 70 家,城市合伙人加盟店 261 家。其中的 57 家直营店和 125 家加盟店是在 2021 年新开的。
随着销量扩大,哪吒过去不被看好的 B 端销量占比被稀释。去年 11 月,张勇曾披露哪吒 C 端用户已达 91%,直接销售给出租车公司等 B 端客户的占比为 9%,略低于乘联会统计的 12% 的行业平均水平。
在 V 于 2020 年底上市的同时,行业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蔚小理走出低谷、股价创新高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 2020 年快速上升、涨了近 3 倍,更多人和钱加速入局。
有人选择自己做,如小米、牛创;有人选择合作,如百度与吉利的集度、华为与小康的塞力斯;有人考虑投资,曾折戟于造手机的 360 创始人周鸿祎是其中之一。
2020 年底至 2021 年初,周鸿祎开始物色具体投资对象,360 投资团队梳理了除蔚小理外已量产的几家新造车企业,包括高合、零跑、哪吒、威马等。2021 年春节后,周鸿祎密集拜访了这几家企业。
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告诉《晚点 LatePost》,威马因库存高被排除;周鸿祎 2018 年就接触过零跑,对零跑的第一款产品不满意,而且零跑背后已有安防巨头大华这个重要股东。
360 和哪吒相互需要。随着汽车软件功能增多、车联网普及,汽车成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场景。哪吒需要钱、也希望获得互联网能力背书。
周鸿祎认可哪吒团队的做事理念和产品定位。在最近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他说自己和哪吒团队一见如故,“哪吒花钱最少,我信奉少花钱多办事。”
周鸿祎告诉《晚点 LatePost》,2021 年考虑投资时,他试乘了哪吒的两款车,坐进 U 后排的第一感觉是,空间和他自己的丰田霸道 SUV 差不多大;V 的性价比让周鸿祎印象深刻:“六七万的国产油车连气囊都没有,更别说给你装个大屏幕了。”
到 2021 年 4 月上海车展前,周鸿祎已比较倾向哪吒。哪吒力邀 360 成为第二大股东,去年 6 月公布的 29 亿元投资金额即是为保障第二大股东地位。接近此次交易的人士称,这超出了周鸿祎起初的投资预期,但他还是同意了。
360 之后,哪吒陆续获得了宁德时代、平安等知名产业方和机构的投资,去年总融资额近 100 亿人民币,资金情况大为改善。
哪吒也开始着手解决其股权结构中,核心团队股份偏少的不足。360 在 6 月发布公告,放弃了 29 亿投资中仍未实际投入的 10 亿元额度,将 3.532% 股权转给了其他两家基金,市场解读 360 对哪吒不够看好。周鸿祎说,这些基金背后是哪吒团队,哪吒创始人团队股权太少,要让创始人团队主导公司发展。
曾毓群出席了哪吒和宁德时代的投资与合作签约仪式。一位现场的人士回忆,曾毓群签约时对方运舟和张勇说,宁德时代刚起步做动力电池时,是奇瑞、北汽给予了他们进入行业的契机:“感谢再次给我们机会。”
“哪吒的人是有资历、被认可的一群老兵。” 一位哪吒投资人告诉《晚点 LatePost》,很多故事里把哪吒描述成逆袭,周鸿祎接受采访时曾夸张地说第一次见张勇,以为他是产线工人;其实张勇和哪吒团队不是 “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 Nobody,而是 Proven Guy”。
这位投资人评价,在中国汽车 10 万元上下的低线市场,张勇是能数出来的最好的 4、5 个销售负责人之一,他洞悉需求,也知道怎么把需求和产品联系。
哪吒 2021 年之后的快速增长,在于过去没有生产、质量、渠道上的大纰漏,U 和 V 两款车又找到了性价比的长板。他们复用了过去在奇瑞、北汽销售便宜汽车的经验,用 “为人民造车” 的定位在销量最多的 10 万元区间挣到了生存空间。
资源长期有限的哪吒只能做最重要、最基本,也贴合造车、卖车商业常识的事。
张勇自知,便宜的车本应该卖得更多,这也是常识。去年底接受《财经》采访时,他说自己做的是 6、70 分,李斌能得 8、90 分,因为哪吒的市场比蔚来大好几倍,只有销量到它的 2-3 倍才能算一样优秀。张勇告诉《晚点 LatePost》,哪吒现在只是 “活下来了”。
从过程和现状来说,这都不是一个戏剧性的逆袭故事。
仰攻宜早
把 10 万的车卖得还不错,是哪吒团队和张勇过去做成过的事。在今年推出价格翻番的哪吒 S 则是这家公司的关键一跃。
这是一个比想象中更冒险的决策,因为它的起点是哪吒销量尚无起色,行业也哀鸿遍野的 2019 年。
张勇告诉《晚点 LatePost》,在 2019 年下半年,V 和 U 快接近开发完成时,哪吒启动了第二代平台山海,其意义就是支撑哪吒的产品往上走。
当时哪吒资金很少,累计融资额不到 70 亿,这些钱要被用来建厂和生产、开发三款车型。新平台的研发需要 20 亿,会占用哪吒近一半的资金。内部质疑这是 “还没学会走就想跑”。
张勇觉得一直卖 10 万的车,哪吒会发展受限,老东家奇瑞就有这个教训。要做更高端、性能更好的车,必须要新平台,这才能放下更大的电池,配备更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悬架设计。
新平台的投入看起来大,其实长远看更省钱。张勇说山海平台一开始就考虑了电池、电机和底盘的通用化,模具不需要重新开发,越往后的车型开发成本越低。
资金紧张,张勇说服团队和股东分批投入,一期需要 10 亿,先投 5 亿 “做做看”。
很多公司都在做平台,张勇解释平台有真有伪,区别是通用化程度,如果最初没有定义好,开发某个车时,模具就要临时改,这看起来能减少平台开发时间,抢某代产品的上市点,但来回的物流、供应链管理都是成本,长远没有规模效应,最终费钱也费时间。
曾在 2017 年面临相似抉择的威马选了另一条路。2019 年年底,威马推出的中高端 SUV EX6 Plus 沿用了 EX5 的老平台,造型相似、车身略长、内饰和智能化有提升,官方指导起售价约 28 万元。交付后的第一年,EX6 共卖出不到 500 台。
新平台开发半年后,2020 年 3 月,哪吒 U 发布不久后的一次总裁例会上,张勇提出,要开始具体规划山海平台的第一款车型。他已有一个大致方向:做运动型轿车。这在当时是一个小众决定。哪吒联席总裁孔繁龙告诉《晚点 LatePost》,有不少管理层都觉得第一款中高端车型应该做 SUV。
张勇认为在中国市场做 SUV 是最正确的事,决策上没有压力,但正因为做的人多,市场竞争已饱和;自主品牌做中高端轿跑的更少。
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可控情况。在张勇最初的设想里,新平台第一款车的主销车型价格可控制在 20 万以内,所以 2020 年接受采访时,他说哪吒 “不做 20 万以上的车”。
但随着电池、芯片等零部件陆续涨价或缺货,哪吒发现把新车做到 20 万以下很难。张勇同时感知到,在 20 万上下价格区间,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超出了他的预期。一些本想放到新平台后续车型上的配置,如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被提前到了 S 上。整车成本进一步攀升。
张勇随即调整了 S 的开发思路,在 “又好又便宜” 和 “又便宜又好” 之间明确选前者,好是第一位,然后才是便宜。这是因为在 20 万区间,哪吒品牌不够强,需要用产品力打动消费者。张勇在内部多次说,如果哪吒 S 的产品只比友商好 20%,那就不用做了,因为不会有人买,“至少要好 50%”。
产品定义上,哪吒 S 延续 “大车打小车” 策略,车身长 4.98 米,宽 1.98 米,轴距 2.98 米,达到了 C 级车标准,是这个价位上的大尺寸车。经典的 C 级轿车有宝马 5 系,奥迪 A6 等。
图:哪吒 S 耀世版(左)与激光雷达版(右)
哪吒副总裁兼设计中心总经理常冰分析了哪吒 S 与竞品的差异:和尺寸接近的比亚迪汉比,哪吒 S 更运动、年轻,和智己 L7、蔚来 ET7 比,它更便宜;和价格接近的特斯拉 Model 3、小鹏 P7 比,哪吒 S 轴距更长、因而后排空间更大,内饰也更精致。
为了更好,张勇可以容忍多花钱。常冰告诉《晚点 LatePost》,哪吒 S 的第一版造型,在临近冻结前的一个半月有了一次大幅修改,前脸被调整得更 “凶狠”、更有攻击性。哪吒 S 最初的姿态不够低趴,到样车环节,重新修改了前悬架结构。这些修改付出了几千万的额外成本。
但如果修改会拖慢上市节奏,张勇会慎重考虑。拖 2 个月可以接受,拖半年的功能改善大概率就会被放到下一个车型。
这背后的逻辑是,新品牌向高端走,宜早不宜迟。
张勇认为,现在消费升级很快,哪吒也得跟着变,没法等完全准备好再动,要在跑动中瞄准。
哪吒品牌中心副总经理张洪汉告诉《晚点 LatePost》,哪吒最近一两年销量有上升,但在一、二线城市卖得不多,这反而是机会:消费者对哪吒品牌的认知尚未固化,要在这之前抓紧推出高端车。
蔚小理已证明,在面对智能电动汽车时,如果产品和服务过关,消费者愿意接受一个新品牌。高端市场的这种趋势更明显。传统意义上的豪华品牌,长于文化积淀、豪华感的营造。现在新势力四、五十万的车主打服务、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也被市场接受。
在 S 发布前后,哪吒的营销、渠道和生产制造都在为之调整。
周鸿祎告诉《晚点 LatePost》,哪吒团队之前 “笨嘴拙舌”,只知道干活。张勇过去在社交网络只例行转发一些官博内容,现在也开始 “吆喝”。受李想启发,他在 6 月 S 耀世版发布后,在微博上说哪吒 S 是 “100 万内最好的轿跑”。他罕见地说了一些豪言壮语,评价哪吒 S 销量目标时,他说 1 万及格,2 万优秀。
先于 S 主销车型发布耀世版也是一种营销方式,耀世版有造型酷炫的剪刀门,限量 999 台,这一想法是市场部在开发初期提的,目的是引起关注和讨论。
为配合更高价位、进入一二线城市,哪吒扩大了直营渠道比例。截至 2022 年 7 月,哪吒汽车已在 30 个城市开设了 105 家直营店,覆盖所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北上广均有 6 家及以上直营店,基本都开在人流密集的商圈。
张勇告诉《晚点 LatePost》,他现在并不特别担心 S 的销售,但供应链是一道关卡,是哪吒自己不能完全掌控的部分。零部件短缺是行业共同困境,为保供哪吒 S,哪吒已派员工到供应商工厂里一起工作,针对一些紧缺的零部件也在开发第二供应商。
哪吒已在桐乡等地有三座工厂,今年为 S 新建了一条新产线,它能支持过去哪吒几款车型没用过的工艺,比如全景天幕。
哪吒 S 是这家公司第二阶段起点,从外部视角观察,这款车声势浩大,不容有失。
如果 S 失败了,代价是什么?张勇的回答是 S 月销没到 1 万及格线,也不意味着哪吒高端化本身的终止。高端化的基石不是 S,而是 S 基于的山海平台。平台能力已形成,山海平台的两款新车已在开发中,今年内,哪吒会发布该平台继 S 后的第二款车。
“反对无效”
公司成立 4 年后才加入的张勇把自己视作创业者,他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负责几乎所有前台运营。
一位接近 360 投资哪吒的人士总结称,方运舟主要解决 0 到 1,“把孩子生下来”,张勇是接棒从 1 到 10。
一般的想象中,“半路空降” 的 CEO 更像职业经理人,不敢拍板,实际上张勇的内部管理角色更像典型的创业公司 CEO,他是一锤定音的决策者。
哪吒 V 的垂直切换,山海平台第一款车做轿跑而非 SUV,内部有讨论乃至反对。面对这类重要决定,张勇惯常的做法是先抛出议题,想好答案,不说,让大家分头调查、判断,持续讨论,塑造共识,到最终决定时,还反对的,“反对无效”。
“创业公司需要效率,我没时间说服所有人。” 张勇告诉《晚点 LatePost》,“如果(其他高管)不理解就去执行,做着做着你就明白了。”
孔繁龙等业务线负责人信任张勇。他告诉《晚点 LatePost》:“如果老板决定了方向,那我们就帮他把关、解决问题、把代价降到最低,迟迟决策不了,不是哪吒的特点。”
张勇也可以被说服,会改变想法,如果信息和环境发生了变化。2021 年底张勇曾想做一款 5 米以上的大型 SUV,团队前后忙了半年,造型都有了雏形。到今年 4 月,竞争对手类似车型陆续发布,张勇觉得哪吒再做这款车已无法做出差异化,项目被砍。
在一号位对业务足够熟悉、有判断力,且团队磨合充分、相互信任时,这种组织方式很高效。哪吒很多人都是汽车行业老兵,不少人是老同事,他们过去也长于打造性价比车型。
而随着哪吒进入 20 万中高端市场,它需要补充新的人和能力,以满足这个区间的消费者对智能化、软件功能的需求。这是哪吒尚未被证明的部分。
据《晚点 LatePost》了解,哪吒已吸纳了一些来自百度、斑马智行(阿里与上汽合资)等科技公司的人才。不过他们中,尚没有人成为核心管理层。一位哪吒投资人评价,张勇在用人上比较挑剔,跨界人才需要在公司干一段时间、做出成绩、证明自己能够融入。
张勇告诉《晚点 LatePost》,哪吒已建立了一支七八百人的自动驾驶加智能座舱的研发团队。对比看,小鹏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就有 1500 多人。哪吒对自动驾驶的追求是,“一定要处在头部”,但不必追第一,“这不是我的战略方向。” 张勇说。
哪吒 S 将是哪吒智能化表现的一个试炼,仅看配置——华为的激光雷达和 MDC 计算平台、高通 8155 座舱芯片,“很有性价比”。用起来怎样,产品最后会说话。
一位哪吒投资人描述他眼中的张勇:不得罪人、不踩人,他偶尔调侃,但从不让自己陷入语言争论,他和蔚小理当家人的关系都不错,他非常在意自己披露的信息、说过的话是不是算数。
在奇瑞、北汽和 2021 年之前的哪吒,张勇证明自己能在资源受限时带队打仗。哪吒现在的情况比之前好得多,资金更充裕、团队更齐整,一路惨过来的哪吒,终于拿到了好牌。他们要去打资源更充裕的仗,挑战经验之外的事。
哪吒眼前的目标是要在 2025 年达到 50 万年销量并实现盈利,张勇认为这是资格赛的门票。50 万之后,张勇更大的野心是,哪吒能成为新势力中第一个年销过百万的公司,这是一个在内部也尚未提过的目标。
7 月末,张勇在社交媒体提了一连串问题:“最近一直检讨审视自己,是不是膨胀了?想要干的事是不是太多了?是继续聚焦于今天明天做减法,还是可以适当做一些后天的事?”
这几天,他对自己的检讨可能有了阶段性答案。本周一,哪吒第一次获得新势力月销第一,张勇更新了社交媒体:“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和大海,在这之前,先解决温饱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