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濮振宇 由锂矿引发的造富神话,正在以种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轮番上演着。
今年5月27日,上市公司众和股份(400072)董事长赵德永,怎么也没有想到,公司股价竟会在过去73个交易日,累计68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超过1600%。突然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让早已被贴上“垃圾股”标签的众和,“逆天改命”。
资料显示,众和股份曾在2019年因连续亏损四年被深交所勒令退市,继而被转到三板市场。到了三板市场后,众和还是被各种不利消息包围:董事、总裁辞职,战略投资人终止向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无法按时披露定期公告,公司财产被法院查封、扣押、冻结。
赵德永预感,自己的公司可能没有翻身之日了。但造化弄人,众和公司的主业是纺织印染,后来在转型过程中涉足锂矿开采,拿下过一处叫作“党坝锂矿”的矿产。偏偏是锂矿这一与纺织主业没有关联的“副业”,给公司埋下了一粒救命火种。
今年,伴随锂价暴涨与抢矿热潮的兴起,众和股价一飞冲天。更让人吃惊的是,在众和手中的党坝锂矿因经营不善实际上处于停产状态,但仍旧因为锂矿潜在的身价而备受追捧。当前,在漫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想要走向上游抢矿的玩家不胜枚举,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是最为积极的参与者。
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7月至今的一年左右时间里,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参与锂矿的交易超过20起,其中9起公布了明确的交易金额,金额累计超过110亿元。这9起交易的参与者包括福特、比亚迪,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的抢矿风潮,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连带相关技术研发和矿产资源都已变成行业新的必争之地。下游企业只有努力向上游布局才能避免被边缘化。
下游车企加入抢矿大军
电动汽车产业链下游企业大举抢矿早从两三年前开始了,但直至去年,参与者基本都还是动力电池企业。到了今年,身处更下游的车企也纷纷加入抢矿热潮。
2月,长城汽车董秘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针对电池资源紧张及涨价的情况,公司也在通过投资锂矿公司对冲成本,增加电池的供应商保障供应链安全。6月,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能源与国内锂矿巨头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宣布将在锂资源、锂盐供销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特斯拉的掌门人,埃隆·马斯克3月在社交媒体发文:“锂的价格已经达到了疯狂的水平!除非成本提高,否则特斯拉实际上可能不得不直接大规模进入锂矿开采和精炼领域。”
就在马斯克发文前不久,特斯拉刚与两家锂矿企业绑定,包括与澳大利亚锂矿供应商Liontown签署了一项每年不低于10万公吨锂辉石精矿的五年协议,以及与澳大利亚锂矿商CoreLithium达成四年11万吨锂辉石精矿的供应协议。
继特斯拉之后,6月福特也与Liontown签订了5年期协议,Lion-town每年将向福特供应至多15万干公吨(DMT)的锂辉石精矿,福特汽车将提供3亿澳元债务融资,以帮助为Liontown从开发到初始生产的整个过程提供资金。
还有一些车企,虽然口头上不说,但动作一点也不少。今年1月,比亚迪在智利矿业部门发起的40万吨锂招标中成功中标8万吨,但该项目随后因环保问题被叫停。3月,比亚迪又斥资30亿元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获得锂矿企业盛新锂能5%以上股权。5月,比亚迪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的消息又在行业内刷屏。
比亚迪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官方对涉及智利和非洲的两则锂矿消息不予置评。一位接近比亚迪的知情人士称,比亚迪确实在积极布局产业链上游,而且比亚迪的实际动作要比外界关注到更多、更早,只是刻意保持着低调。
即便是丰田这种被视为“抗拒电动化转型”的车企,也在抢矿热潮中不甘寂寞。近期,丰田和松下合资的电池公司 PrimePlanetEnergy&Solutions与澳大利亚锂硼矿商ioneer签署协议,将从ioneer美国RhyoliteRidge锂矿项目采购锂。
此外,大众、戴姆勒等车企今年也通过委托机构游说等方式,试图在锂矿储量丰富的智利,劝说其政府扩大锂矿开采。车企到上游买矿,仅从上述公开要买矿的车企来看,其数量已经不少,算上没有公开但已经在做的企业,足以说明车企抢矿已经成为汽车产业链中一大显著的趋势。
“丢失”的利润去哪了
车企为什么要抢矿?直接动因是电池成本高企,被逼无奈。“电池成本压力转嫁给了主机厂,我们主机厂被逼只能向后一体化造电池和布局电池原材料。所以广汽也在做电池,也要去买矿。”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近日公开表示,目前除特斯拉之外的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亏损的。
从已在资本市场上市的新造车企业来看,蔚来汽车今年一季度毛利率仅18.1%,环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8个百分点;小鹏汽车今年一季度整车毛利率也仅10.4%,环比去年四季度降低了0.5个百分点。理想汽车今年一季度的车辆毛利率环比去年四季度虽没有下降,但基本在原地踏步。
但被车企抱怨电池成本高的动力电池企业,实际上也是“冤大头”,它们一样没从产业链上赚到更多的钱。今年一季度,动力电池企业也普遍利润大幅下滑,其中宁德时代、欣旺达、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3.62%、26.13%、32.79%、19.43%,而孚能科技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44亿元。
不仅是国内企业,国际巨头LG新能源也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今年二季度,LG新能源净利润环比一季度下降60.4%,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5.7%。“由于新冠疫情、全球供应瓶颈、金属价格上涨反映到产品价格的延迟,公司盈利状况恶化。”LG新能源高层曾在公司电话会议上表示。
整车厂与电池商都称没有赚钱,那么到底是谁赚走了电动车的钱?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近日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指出,产业链短期的困扰,来自上游矿产的资本炒作,炒作带来了碳酸锂、电解液等原材料价格的暴涨。
曾毓群所言有着实际数据的支持。今年4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触及50.3万元/吨,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6月底,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分别为47.55万元/吨和47.75万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 71.35%和123.65%。
作为国内“锂矿双雄”,天齐锂业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134倍;赣锋锂业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3倍。两家企业均表示,公司业绩大幅变动系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同比均明显增长。
不仅是锂矿龙头,其他拥有锂矿的上游企业也都赚得盆满钵满。今年上半年,盛新锂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倍,盐湖股份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3.4倍,融捷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倍,永兴材料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6.8倍,藏格矿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倍。
高工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车企、电池企业直接掌控锂矿并不稀奇,正如车企对核心零部件的强占有欲一样。预计1-2年内,锂矿资源都将面临供应趋紧的状态。“先下手为强”,可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实际上,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直接掌控锂矿后,除了自行开采赚取上游锂资源的高溢价,也可以拿锂矿为砝码,提高与原材料企业的谈判主动权。
车企重寻产业主导权
但值得深思的是,在汽车产业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车企一边造车一边还要去挖矿,这种现象从未出现过。这是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才发生的新现象。
“这反映出汽车产业链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张孝荣表示,在电动汽车时代,车企在产业链中的主导权遭到动摇。电动汽车带来了动力能源的转变,整车制造环节的价值大大降低,不再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传统车企在产业链中的主导权,来源于整车制造环节的高价值,这种高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燃油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生产和调教能力,其中调教能力很关键。针对燃油车,车企即便“三大件”都选择外购,也有机会凭借自身优秀的调教技术,制造出极强竞争力的整车产品。而进入纯电动汽车时代,传统的发动机、变速箱都不复存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全球汽车产业链自身产生激烈变革,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大厂成为产业新的龙头,深刻影响着这个产业的全球利益格局。车企要想避免丧失产业主导权,必须突破供应链瓶颈,从源头掌握包括锂在内的电动汽车的核心资源,保持竞争力。
事实上,为了掌控电池环节,车企近年来已相继开始自建动力电池工厂,正如同传统车企自建发动机厂一样。传统车企在过去对产业链的掌控,通常走到自建发动机厂这一步,不再会向上游做更多布局,整个产业链的合作方式是基于专业分工。而现在的电动车企,却不仅要自建电池厂,还不得不去抢锂矿。“全球锂矿总有一天会开采完,到那个时候矿到底在哪,在谁的手上,谁有控制权,谁有话语权,谁才会对新能源拥有真正的决定权。”大合新能源董事长张利在近期公开表示。
问题在于,不论是自建电池工厂,还是开采锂矿,这些领域均并非整车厂的专长。再者,车企抢锂矿究竟只是短期行为,还是长期行为?这些都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构的最终面貌。
历史数据显示,锂资源价格并非一直上涨,而是呈现周期性的大起大落。从2015年初到2018年初,碳酸锂价格从4万元/吨逐渐上升至15万元/吨。但随着锂矿扩产、疫情爆发等因素,2018年至2020年,碳酸锂又持续下跌至最低4万元。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由于“长鞭效应”(供应链需求信息在一级级传递中越来越放大扭曲失真)以及锂矿复产和开发(一般3-5年)与电池扩产(一般1-2年)所需的时间差,锂资源中长期将继续呈现波动起伏的周期性特征。
招商银研究院研报预测,2023年-2025年,随着锂盐产能释放,价格将出现阶段性回落。但整体来看,锂盐供给端依旧无法追赶上需求端持续且强劲的增长,锂盐将出现长期供应短缺。2026年后锂盐将出现新一轮供需缺口,支撑价格回升。
张孝荣则认为,由于供需矛盾可能长期存在,车企布局锂矿资源,不只应当作为短期的权宜之举,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濮振宇经济观察报记者
关注汽车产业政策、行业企业转型等,对自主品牌、主流合资品牌关注较多,擅长分析报道。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号:pzy369963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