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林珏瑶
在不到6天的时间里,三亚累计发现455例确诊病例,103例无症状感染者。
8月6日上午6时起,三亚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除保障社会基本运行服务、疫情防控和紧急特殊情况外,三亚全市范围限制人员流动,暂停城市公共交通。
三亚实施临时管控前的超市 受访者提供
如何度过滞留在三亚的日子、怎么离开三亚,成为8万多游客共同面对的难题。从武汉到三亚游玩的大学生小周决定成为一名志愿者。“武汉出现疫情时,都是别人去帮武汉,现在我们也在这里,暂时走不掉,可以出来做点事情。”8月3日起,他成为社区的核酸信息采集员,为做核酸的市民扫码登记。
同样滞留在三亚的成都游客卜女士也用她的行动帮助其他人。她和家人在到达三亚后还没来得及游玩,就被判定为密接。在酒店隔离的她建了一个微信群,取名为“三亚顺利回家”,希望能够为滞留在三亚的游客提供互助和信息交流的空间。如今,已经有200多名游客加入群中,“一些一个人带娃的游客,我们可以给她们安慰,缓解她们的焦虑”。
8月6日,这两名游客向封面新闻讲述了他们在三亚滞留的经历。
以下是两名滞留在三亚的游客的讲述:
游客1卜女士:
建立微信群,游客们互帮互助
8月1日,我和家人到三亚玩,原本计划在三亚湾住两晚,再去亚龙湾住几天。当时疫情还没暴发,当晚我们做了核酸检测,回到酒店睡觉。隔天早上7点一过,我被一阵敲门声吵醒,有防疫人员来到房间门口给我们做了核酸,通知说,我们可能是密接,不能离开房间。
我们一行有两个大人和两个小孩,小的孩子才两岁多。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头一下子就空了。等核酸出结果的过程我很害怕。当天(8月2日)下午,核酸结果出来显示是阴性,我们被判定为密接,拉到酒店隔离。
隔离头三天特别难熬,一切都像静止了一样。因为突然被隔离,也害怕被感染,我的心态是崩溃的。直到第三天才放松下来,睡了一下觉。
当时我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看到我们的同伴都走了,而我还在隔离中,我很焦虑,在网上不停地刷信息,突然冒出建微信群地想法。我是成都人,想着能不能在网上找到一些同样滞留在三亚没能回到成都的游客,让大家能够互通消息,相互帮助,我自己也不会觉得太孤单。
有很多游客是其他群友拉进群的。有了这个群之后,我感觉有个心理安慰,好像跟世界有连接了,对防疫政策和信息也有更多了解。在群里,有一些一个人带娃的游客,我们可以给她们安慰,缓解她们的焦虑。
我带了两个小孩,一个在上幼儿园,一个上小学,要赶回成都读书,孩子返学成为目前最大的难题。按照政策,我们要在8月11日才隔离完,我买的14号的机票,还不知道能不能按计划离开。
小周成为志愿者 受访者提供
游客2小周:
做志愿者,担任核酸信息采集员
我是一名在武汉上学的大二学生,七月中下旬和家人来到三亚旅游,住在天涯区。
疫情刚开始时,三亚只新增1例确诊,我们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到了8月2号、3号,发现情况不对。当天我们计划订飞机票离开三亚,因为其他事情耽搁了,没有买票。
8月3日,我发现周围很多地方都开始变成中风险、高风险地区,同时在微信里看到社区在招志愿者的信息。我想,武汉出现疫情的时候都是别人去帮武汉,现在我们也在这里,暂时走不掉,可以出来做点事情。
我的岗位是核酸信息采集员,就是在市民做核酸之前给他们扫健康码。每天早上六点多要去报到,工作到中午。这个工作看着很简单,实际上一直重复同一个动作,还是很累。之前在武汉,我看过别人穿防护服,现在我自己穿上了,还要戴着特别厚的N95口罩、好几层橡胶手套,鞋套也穿了好几层,感觉非常闷热和不透气。
资料图
在做志愿者时,我遇到一个武汉的老人,大概七十多岁。他没有带手机,拿着身份证过来扫码。我看他也是武汉的,就跟他打了个招呼。他用武汉的方言跟我交流,说,“武汉是英雄城市。”在这里碰到武汉人,我感觉很亲切。
疫情对我家人的工作多少有一些影响,比如我的叔叔要出差就出不了,只能白天在家里不停地打电话讨论工作。昨天(8月5日)我们看到三亚新增了上百例,想到大家都有核酸报告,符合离开海南的条件,想买机票回武汉,却发现飞机票少了很多,没有直达武汉的航班。要去其他城市中转的话,还得满足当地的防控要求。机票价格也贵了好多,平时一张机票大概一千块,现在买要三四千,公务舱的机票价格都是上万的。
因为之前在武汉经历过疫情管控,我们都轻车熟路了。昨天晚上,我的家人去商场多买了一些物资。实施封控后,我们就开始找物资互助群。接下来我和家人只能在三亚多呆一段时间了。对我来说,做好个人防护,配合防疫工作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