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解放军导弹穿越台岛,台反导系统为何只能望“弹”兴叹

热点资讯2022-08-07 11:40:29佚名

观察|解放军导弹穿越台岛,台反导系统为何只能望“弹”兴叹

(原标题:观察|解放军导弹穿越台岛,台反导系统为何只能望“弹”兴叹)

连日来,因为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由此引发了中国一连串军事反制动作,其中尤为值得瞩目的是在8月4日解放军火箭军发射了多枚弹道导弹,部分导弹穿越了台岛。

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介绍,解放军此次环岛演训实现4个首次:①首次离台岛最近演习;②首次对台岛实施合围;③首次在台岛东部设实战射击靶场;④火力试射首次穿越台岛,且穿越了爱国者导弹密集部署的空域。这说明我们的军队在远海远域看得见、打得准。

解放军导弹穿越台岛的消息引发了外界对于台军防空反导能力的关注。那么,台军装备了哪些反导系统?战力又是如何?

台军展示的“天弓”3导弹,据称该导弹主要用于反导作战。

台军展示的“天弓”3导弹,据称该导弹主要用于反导作战。

台军拥有战略预警雷达

长期以来,台军非常忌惮解放军的导弹战力,因此对于反导问题也投入了不小的精力。在导弹预警上,台军弹道导弹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在岛内的地基远程和中程预警雷达系统,其中陆基雷达是台预警系统主要探测手段。资料显示,目前台军在本岛和外岛已建立16个固定雷达站和3个机动雷达站,部署了50部不同程式的防空警戒雷达,探测距离从几千米到数千千米,已经形成了对弹道导弹的初步预警探测能力。

台军对弹道导弹具备较强预警能力的系统主要包括:“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爱国者”系统 MPQ-53(65) 雷达和自研“长白”雷达。

“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在2010年部署于乐山雷达站。“铺路爪”原为美国上世纪70年代为应对洲际导弹威胁而研制的战略预警雷达,其主要用途是担负战略性防卫任务,该雷达采用双面阵天线,工作频率420~450兆赫,探测距离一般为4800千米,对高弹道、雷达截面为10平方米的潜射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可达5550千米,不过美在售台时对其性能进行了阉割,探测距离下降了不少,“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对弹道导弹目标可提供3~7分钟的预警时间。同时,装备“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的台“导弹警报中心”与美具备系统共通性,可使台军从美方获得更多信息和战情。

部署在台岛乐山的“铺路爪”预警雷达,分析认为,该雷达目标大,位置固定,是战时第一波重点打击的目标。

部署在台岛乐山的“铺路爪”预警雷达,分析认为,该雷达目标大,位置固定,是战时第一波重点打击的目标。

“爱国者”系统 MPQ-53(65) 雷达随“爱国者”系列防空导弹一起引进,采用相控阵体制,担负远程警戒和引导任务。AN/MPQ-53雷达组支持“爱国者”2单元,探测范围120°,探测距离160千米,能同时掌握100多批目标和制导8枚导弹攻击3~5个目标。而AN/MPQ-65雷达组支持“爱国者”2和“爱国者”3单元,相比AN/MPQ-53增加了第二个行波管(TWT),增强了搜索、探测和跟踪能力。

“长白”雷达源于美国通用公司的ADAR-HP高功率雷达,为S波段单面被动式相控阵雷达,采用了固态收发单元、电子扫描技术。整个天线阵面由6000个相位器收发单元构成,具有10个搜索和导控频段,探测角度为水平120°、高低70°,最大探测距离450千米,有效探测距离300千米,可同时监视100个空中目标。由于美国出于保密原因没有将指控软件出售给台湾,台湾不得不自行开发。初期“长白”雷达体积阵面太大,导致计划中的地面机动车载方式不切实际,最后不得不改为固定部署。后台湾方面又为“天弓”3防空系统研制了“机动长白”,该雷达天线位于拖车上,平时平放,使用时升起,探测范围约在90°~120°之间,工作时天线无法左右转动,但在车厢与拖车间有较大的转轴,且与其它部分分离,必要时可停机转动转轴,以调整接战方向。

另外在2005年初美国允许台军可共享美“国防支援计划”卫星的预警信息并成立“联合导弹预警中心”,该中心战时可实时共享美在亚太地区天基红外预警情报,为岛内防御提供早期预警。同时,为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台军构建了高带宽的通信网络以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到防空火力单元。从目前情况看,导弹发射后,美天基导弹预警卫星即可探测,数分钟即可通过该地面站传送到台军指挥系统。

早期“长白”雷达也采用固定部署,战时生存能力非常低。

早期“长白”雷达也采用固定部署,战时生存能力非常低。

拥有多种反导系统

当前,台军具备拦截弹道导弹能力的武器有以下几种:

“爱国者”2系统:“爱国者2”型导弹系统是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爱国者”系统的增强型, 该系统从发现敌方导弹到引导导弹飞向目标的整个过程约为35秒,导弹最大射高81千米,有效射程144千米,最大速度6马赫,号称可拦截射程600千米以内的战术弹道导弹。1993年台湾方面耗资5.65亿美元向美国订购了三套“爱国者”系统和200枚“爱国者”2型导弹。1999年初三套“爱国者”导弹系统在台北地区部署完成,主要部署在6处阵地,即台北市“天雕”阵地、台北县“金雕”阵地、五指山“银雕”阵地、台北南港区“飞雕”阵地、新店“神雕”阵地和台北县的另一处阵地。2007年台在美国帮助下对该系统升级,主要将AN/MPQ-53雷达升级AN/MPQ-65型。

“爱国者”3反导系统是“爱国者”系列的最新型号,采用AN/MPQ-65雷达,系统标准配置8个发射架,每架配备16枚“爱国者”3导弹,可同时追踪125批空中目标,引导18枚导弹拦截。导弹在中程使用惯性制导飞向预定的拦截位置,并能在飞行中接收地基雷达的更新数据,在飞行的最后阶段利用Ka波段主动雷达终端导引头制导,并以“碰撞杀伤”方式取代过去的“碎片杀伤”方式,杀伤力更大。2010年1月,美国宣布向台湾出售6套“爱国者”3反导系统,含253枚导弹。

“爱国者”-3反导系统。

“爱国者”-3反导系统。

“天弓”3系统由“天弓”2导弹基础上改进而来,使用了推力更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同时采用主动雷达加红外双模导引头,提高了命中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该弹借鉴了“爱国者”导弹的设计,弹体尾部采用X形4片梯形全动式控制翼,弹长5.5米,重量870千克,最大速度超过4马赫,有效射程80千米,射高25千米,可拦截射程不超过600千米的弹道导弹。

台媒透露,“天弓”3导弹战斗部为95千克的高爆弹头,有分析认为,“天弓”3战斗部参照了台军从美国引进的“标准”2导弹的MK125高爆破片弹头,但在定向爆破方面有所改进。该型导弹发射系统与“爱国者”和“天弓”1类似,安装在一部发射拖车上,拖车上主要有控制机柜及发射架,每部发射架可承载并发射4枚“天弓”3或“天弓”2型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具备全向接战能力。

实战表现会如何?

台军宣称对大陆弹道导弹具有预警和拦截能力,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笔者认为,对于台军几十年竭力打造的防空反导系统要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态度,通过引进和自研双管齐下的措施,其已经让台岛成为世界上防空火力最密集的地区,还是具备一定的防空反导能力。然而,在两岸军力对比失衡的背景下,这些反导系统实战的表现将如同螳臂当车。

卫星拍摄的台军“爱国者”导弹阵地。

卫星拍摄的台军“爱国者”导弹阵地。

首先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台湾方面几乎没有战略纵深,台湾海峡最窄处只有135千米,不论是对于作战飞机还是弹道导弹以及远程火箭炮,其跨越所需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因此留给岛内拦截系统的预警拦截时间非常有限。

其次,大陆弹道导弹技术早已今非昔比。一些新型的弹道导弹可以采用高抛弹道或压低的平伸弹道。特别是高抛弹道飞行的导弹在目标区上空将进入“爱国者”系统雷达和“长白”雷达的顶部锥形探测盲区,要实现全程探测十分困难,虽然台军可以利用美军支援天基信息和远程预警雷达发出预警,但是在关键的末段拦截阶段却无法实现连续跟踪,要锁定目标和引导拦截就更是困难。

第三,台湾反导系统性能存疑。虽然美军宣称“爱国者”3在2003年的美伊战争中曾取得100%的拦截率,对一般弹道导弹的试验拦截率则在80%以上,但外界对此普遍持有疑问。如海湾战争后不久,美国总审计局的研究就显示,“爱国者”导弹的成功率可能不超过9%,而“天弓”3成熟度远不及“爱国者”,其实战表现可想而知。就以此次导弹穿越台岛为例,由于反导能力最强的“爱国者”3导弹射高只有30千米左右,而解放军导弹完全在其射高之上,所以只能望“弹”兴叹。

最后,对于台军的反导系统,我们除了弹道导弹,我们在阅兵式上展示的多种类型巡航导弹、远程火箭炮和无人机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多军兵种的联合火力突击下,其最终命运不言而喻。

(作者系远望智库特约研究员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标签: 导弹  反导系统  弹道导弹  反导  台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