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5代人住日军炮楼58年,墙体厚72厘米,光通暖气就通了20年

热点资讯2022-08-07 15:00:41未知

山东5代人住日军炮楼58年,墙体厚72厘米,光通暖气就通了20年

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一栋住房里,近些年来附近的居民经常都会听到轰隆隆的钻头声,一家人为了装上暖气,可是耗费了几十年的时光。

随着时代的发展,就在周围居民齐刷刷用上天然气,接通暖气时,这户人家还在使用液化气罐,每到冬天都只能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

这户人家的主人叫做孙从孝,他们居住的房屋从表面看和其他房屋就有很大的差别。

整栋房屋的面积很大,呈现出来的形态是一个圆柱形。

从孙从孝的父亲开始,他们一家人就在这里居住。


孙从孝夫妻

不过,这个住宅可不是什么常规建筑,而是1938年日军在此修建的炮楼。

作为战争年代的产物,或许我们都会好奇,生活在炮楼里又是怎样的生活体验呢?

居住在炮楼

论起他们家是如何搬到这栋略显奇怪的建筑,还得从当年孙从孝父亲从单位那里,分配到这处房屋开始说起了。

解放战争完成之后,孙从孝的父亲就在青海的电力部门任职,工作十分稳定。

他们原本也是住在职工宿舍内,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生活。

孙家人的生活也逐渐安定,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但是孙从孝的弟妹出生后,原本的员工宿舍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孙从孝夫妻

孙从孝父亲也有父母需要照顾,加上他和妻子已经共同孕育了几个孩子。

他们一家人已经足足有12口人,狭小的员工宿舍明显住不下这么多人。

住房问题于是就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孙从孝父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单位知道孙从孝父亲面临的困境,但是也不好偏私,提供员工宿舍已经是极大的福利了。

所以一直到1962年,孙从孝父亲才从单位分配到了一处新的住宅。

说是分配,但这处住宅在当时就算是让人免费去居住,说不定都不会有人愿意。


孙从孝

这栋住宅便是1938年修建的日本炮楼,当时已经废弃了许多年。

炮楼原本也是电力部门的员工宿舍,但是住在这里的员工都觉得生活条件极差,陆陆续续搬走,寻找其他的住处。

本来在建国后,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炮楼就应该被尽数拆除。

但是这处炮楼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周围还住着许多居民,政府部门就一直没有动工。

加上毕竟是炮楼,其建材的强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普通民居,拆起来也颇费时间和精力。

被废弃的炮楼也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直到孙从孝的父亲拿到了相关的凭证。


炮楼

将这处是个人都嫌弃的住房分给孙从孝一家,其他员工也说不出什么怨言来。

虽然是一处不正规的建筑,但是炮楼内部的空间却极大。

起初居住在炮楼的生活体验其实不尽人意,有着许许多多不方便的地方。

孙从孝的父亲还是很高兴,毕竟一家人活动的空间宽敞了许多,也不用全部挤在连翻身都困难的员工宿舍里了。

但作为军事使用的炮楼,在设计和修建的时候,仅仅只会思考能不能抵御外敌,完全不会考虑到在这里驻守的士兵怎样生活。

炮楼的门窗很是狭窄,仅仅只允许一人通过,他们一家人进进出出就得避让。


炮楼内部楼梯

门窗很小,加上那个时候电灯泡几乎还没有完全普及,即便是在白天,炮楼里的光线都有些昏暗。

孙家人在得知可以名正言顺搬进去之后,也是清扫了许多次,才将炮楼里堆积了快三十年的废物完全清理出去。

而且炮楼的第一层,或许我们意想不到,居然是一处公共厕所,他们还得进行改造。

当时日本侵略者凭借着易守难攻的炮楼,仅仅只需要少数几个人就让中国士兵们损失惨重。

炮楼的墙壁厚度超过了半米,狙击枪在其面前毫无用武之地,就算是威力十足的机枪,也像是鸡蛋碰石头一样。


炮楼

厚重的墙壁其实也各有利弊,在炎炎夏日,即便外面已经像烤炉一样,住在里面的孙家人也能够保持凉爽。

但是另一方面,到了寒冬这里就变得苦不堪言了,他们一家人就只能挤在几平方米的瞭望台上,靠着煤炉取暖。

只能蜷缩在瞭望台上取暖,好几次孙从孝都不小心把煤炉点燃了,差点引起火灾。

炮楼门窗很小,所以为了通风,整个炮楼大大小小有着十个通风口。

这些通风口在冬天也让他们家苦不堪言,就像是住在一个筛子里似的,冷风从四面八方都可以吹进来。

所以在孙从孝有了自理能力,参加工作后,他就打算对这处不适宜居住的炮楼进行改造。


孙从孝夫妻

对炮楼进行改造

2004年房改时,屋主孙从孝在政府部门确定了炮楼的产权,名正言顺地拥有了炮楼。

即便是孙家人从最初搬进炮楼时,就开始不断改造,数十年过去了,他们花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但是改造依然没有完成。

首先便是那10个通风口,不同于一般住宅只有几个大窗户,是用来通风和采光的。

这些通风口除了通风之外,最大的作用就是在打仗时保护里面的人。

青岛的冬天温度时常都会降到零下十几度,这些通风口如果不处理的话,无疑会让他们像是在冰窖里一样。

所以他们将6个通风口改成了窗户,这样既能通风还能采光,屋子里也亮堂一些。


炮楼内部

剩下的四个通风口则完完全全是多余的,孙家人就索性将它们全部堵上。

其次就是在炮楼三楼,孙家人将三楼收拾了出来,圈出了一室一厅,给成年的孙从孝使用。

对于一楼的公共厕所,他们也将其拆除,并且还修建了一堵墙。

最初的这些措施也让这处原本不适合人居住的炮楼焕然一新,居住的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孙从孝结婚之后,他和妻子也一直居住在炮楼的三楼,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孙家人也在炮楼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欢乐的时光,孙从孝的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的。


炮楼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孙从孝的父母离开了人世,他的弟妹也长大成人。

嫁人之后,弟妹搬出了炮楼,炮楼的空间也更大了。

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还包分配的年代,孙从孝也从自己工作的单位分配到了一处不到二十平米的住房。

但是已经在炮楼中住习惯的孙从孝,对炮楼有了一种莫名的感情,觉得单位那套房子有些狭窄,不适合他们一家三口居住。

所以孙从孝打算一直住在炮楼中,加上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也宽裕了很多,可以装上空调。

此举确实很奏效,但是要抵御北方冬天的严寒,这还远远不够。


炮楼

在没装空调之前,到了每年最冷的那几个月,他们只能围在煤炉旁边取暖。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们一家人把门窗紧闭,烧着蜂窝煤总会有一股呛人的气味儿。

不同于北方农村的土炕,炮楼可留不住任何温度,没有保温的火墙和火炕。

在煤炉旁边还算暖和,离开一点就马上变冷了,孙家年纪最小的小弟还总会感冒。

即便是装上了空调,这种情况也只是稍微改善了一点,一天到晚他们都需要将空调打开,电费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开销。

全天候使用空调取暖,远远没有使用暖气来得划算。


孙从孝妻子

除了没有接通暖气之外,他们家也没接通天然气,一家人炒菜做饭都是使用液化气罐。

因此暖气和天然气对于他们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孙家人也积极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想尽快给他们一家人通上暖气。

政府相关部门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审批通过了,但随之而来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接通暖气就需要将炮楼的墙壁凿穿,但是这毕竟不是普通住宅,墙体不只有几厘米厚。

经过测量,炮楼的墙体厚度居然达到了72厘米,这远远超过了暖区施工的工作限度。

需要凿穿半米多厚的墙壁,这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难度真的很大,钻头在炮楼面前,显得毫无杀伤力。


家人合影

一般的电钻根本打不穿,按照常理,一般的炮楼墙壁厚度都不会超过半米。

而这处炮楼墙体厚度居然有72厘米,孙从孝推测说不定在抗日战争时,这里还是一处战略要塞。

除了墙体厚度在半米以上之外,建造炮楼使用的建材也是坚硬的花岗岩。

所以即便是使用了特制的钻头,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加装暖气这一计划也就不断被搁置。

但是孙从孝却不死心,他觉得一定会有办法解决这个令人头大的难题。

这20年以来,孙家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和这处炮楼作斗争。


改造工程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最后孙从孝还真的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法。

炮楼除了原来的10个通风口之外,还剩下一些当初为了打击敌人而设计的射击孔。

6个通风口已经被他们改造成了窗户,剩下4个也被堵上,射击孔这时候就该发挥应有的价值了。

从射击孔附近开凿,施工难度一下子就变低了,管道问题解决后,暖气自然就接通了。

这个办法极其奏效,在2012年,经过20年的努力,原来这处四处透风,到了冬天就像是一个冰窖的炮楼,终于变成了一处温暖的避风港。

在这些年内,孙家12口人也陆陆续续搬出了炮楼,弟妹成家立业也有了自己的家庭。


炮楼内部

到了现在,这处有着七八十年历史的炮楼,只剩下孙从孝夫妻依然坚守。

对于孙从孝来说,炮楼从他记事开始,就是他的家,他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在炮楼接通暖气之后,现在孙从孝的日子又是怎样的呢?

不忘旧屋

2015年时,原本单位分配给孙从孝的那处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屋,也被纳入了拆迁计划。

孙从孝因此拿到了将近50万元的拆迁款,夫妻二人还凑了一点自己这些年来的积蓄,在附近的一处小区买了一套电梯房。

已经快六十岁的孙从孝很是高兴,自己居然还能住上电梯房。


拆迁

但是孙从孝夫妻在炮楼居住了大半辈子,他们对附近的环境、邻居都很舍不得。

虽然有了新房子,居住环境也好上了许多,但是孙从孝还是每周都会回到炮楼住上几天。

周围的街坊四邻都很喜欢和孙从孝唠唠嗑,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这在孙从孝看来是最为平凡但快乐的事情。

同时孙从孝还是一个入党几十年的老党员,社区经常会举行各种宣讲会,孙从孝都会积极参与。

宣讲团需要宣讲场地时,孙从孝也不会让大家坐在空地里接受日晒雨淋,还会把炮楼的一楼收拾出来。

炮楼的一楼因为要举办宣讲会摆满了长椅,没有人的时候就空空荡荡的。


网络图

每周一次固定的宣讲会都会在炮楼如期举行。

但是有些不巧的是,就在暖气接通三年之后,这处炮楼所在的街道,也被市政府纳入里拆迁计划。

孙从孝还十分不舍:“要不是子女坚持要我搬出去,到条件更好的电梯房生活,我还是舍不得这座炮楼的!”

对于孙从孝来说,这处炮楼承载了他的童年,就像是孙从孝的另外一个家长一样。

这处炮楼见证了孙从孝五代人的生活,有快乐、有悲伤,是孙家人最宝贵的回忆。

孙家这一大家子人在之前,逢年过节也会在空间很大的炮楼里庆祝。


孙从孝夫妻

孙从孝的兄弟姊妹们如今也搬到了大房子,但是他们也很怀念小时候在炮楼的日子。

如今的孙从孝,也早已经退休,他和妻子有着许多空闲时间,在前几年他们还会到各地去旅游,看看祖国的美景。

虽然这处炮楼已经被拆迁,但是在之前53年的时间里,孙家人在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孙从孝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都在炮楼里居住过,炮楼就是孙家人的根,就是孙家人得“祖宅”。

相信这处炮楼中的美好回忆,也会一直伴随着孙家人。最后也希望,孙从孝一家人能够健健康康,幸福地生活下去。

-完-

编辑 | 不误小星星

本文标签: 墙体  孙家人  炮楼  通风口  日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