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深度学习>超前学习

热点资讯2022-08-09 10:30:27未知

干货:深度学习>超前学习

众所周知,教育部一直强调禁止超前学习。

同样众所周知,部分公办初中重点班和民办学校存在超前教学。

高考满分750分,中考满分810分(广州),没有超前学习,是可以拿到高分,考上好大学的,这是事实。

与此同时,从小学到高考,各学段在选拔顶尖学生的时候,不论采用什么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绝不仅仅是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校内考试成绩。不论是小升初的“简历+密考”,还是中考“自主招生+名校签约”,又或者说高中阶段的“强基、综评、三位一体、竞赛、少年班……”。你的目标是这些,你需要超前学习,这也是事实。

好,那么你要不要超前学习,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在理想状态下,那就是:作为父母,你对孩子对目标和期望是什么?如果是名校重点班+同龄人金字塔尖,那么必须超前。

当然了,这是理想状态下,毕竟天下父母谁不想孩子成为人中龙凤。什么?你说你只要孩子快快乐乐?那我问你,你希望衣食无忧的快快乐乐,还是希望忧柴忧米的快快乐乐?

所以,就有了现实状态下的选择,那就是: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能否达到超前学习的要求?

注意,这里的能力非常多元化,包括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抗压能力,还有身体机能(比如每天比别人少睡两个钟顶不顶得顺?),耐得住寂寞的能力……还有很多我一下子都想不到。

还有就是,哪怕你孩子有这个能力在这条路上奔驰着,你作为父母是否能够一路支撑着?包括你的教育观念,你的财力人脉,你的精神状态,你能否看得了你的宝贝儿子/女儿吃苦?

这里一层一层下来,淘汰了99%以上的同龄人。

所以,如果要我回答要不要超前学习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只有很少数的人适合一路超前,它必须起码要满足1个条件,即:父母和孩子同时都有能力和意愿坚持。

是的,这一路上可能有一万次你们会打退堂鼓。

看到这里,你会说,你们也正在超前学习呀。不好意思,其实多数学生所谓的超前学习根本就是“伪超前”。

确切地讲,在没有非常牢固地掌握现有知识的前提下,继续往上攀登,就如同盖房子没有牢固的地基,完全是徒有其表,你学的东西仅是皮毛。充其量只能够说你多学了一点课外知识(至少对你目前的年龄来说是课外知识),是看懂了一些基本概念,是记住了公式,是背会了文字。

这就可以了吗?别说具备什么能力,你很可能连考试里面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都做不出来。要不,给一份接下来这个学期的期末考卷让已经预习完毕的你家孩子试试?

学习的规律决定了,你需要勤加思考,反复练习,才能精通。浅尝辄止,自我欺骗自己已经“超前学习”了,并无太大意义

因此我认为,必须建立在既有知识已经深度掌握的前提下,超前学习才更有意义。

举个例子,准高一的同学,这个假期如果进行过预习的话,那么应该知道函数是高一数学的重中之重。你可能已经知道什么不少函数相关的新概念,比如单调性与奇偶性,也知道了一些新的函数长什么样子,比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三角函数。但是,你很可能做一份相关的卷子,依旧会一脸懵逼——因为概念不能帮助你解决很深入的问题。

你必须深度掌握初中的函数,尤其是二次函数的知识,在各种代数式的运算上游刃有余,才能更快地解决高一的函数板块。并且你需要通过大量相关知识点的题目,去把握命题规律和考点偏好,去提升熟练度,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巧。

也就是说,假期预习了,明白了基本概念,看得懂基本例题,然后就要步入深度学习的阶段。只有深度学习,能够提升你的掌握程度。

我发现在家长中,普遍存在一个非常大的误区,那就是牛蛙们之所以牛,是因为他们超前学习了。其实不然,那是因为他们学习深度非常足够,在这个知识上,对于应付考试已经“见底”了,挖不下去了,然后才开始超前学习,继续换个更深的坑挖。

这一点在小升初家长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也许是因为小学是两条交集很少的轨道——校内考试和校外选拔。

所以,刚迈过小升初,就迫不及待地仿照小学那一套,继续超前下去。小学你就在数学英语上“超一超”,到了初中这下好了,我还能在物理上面超,实在不行我在化学上也超,超了一会儿,我就超上了高中了。

其实,殊不知,哪怕是号称初一就学物理的少部分学校(班级),其实也就是每周一节课,把物理作为一个兴趣课形式,让学生提前一点接触罢了,并没有要课外报班超前系统学习的必要。

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我一直主张,你与其超前学习,不如平衡各科的学习时间,做个“全科学霸”,并且在数学方面进行更深度的学习,而非更超前的学习。

何为深度?

新初一,你要逐渐习惯运算能用分数不用小数,能用假分数不用带分数,能加不减,能乘不除;

新初二,你要尽快摸清楚本学期三角形所有综合题型,对三角形边、角的性质,对简单全等的考法烂熟于心,对复杂全等的辅助线做法和经典模型多加练习;

新初三,把涉及二次的所有解方程题目解法优化,把十字相乘作为解方程首选而非公式法,对带参数的化简做得丝般顺滑;

新高一,不妨自己做个归纳,看看能否记录下每一章节的常考题目类型,然后照单逐个攻破——这点非常,非常重要,在我学习方法专栏里面日后会仔细谈谈。

作为数学老师,我还是用了数学作为例子,其余科目有各自的科目特点,但依然离不开深度一次。像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她比所有其他科目都更讲究积累,更难通过小聪明弯道超车,更需要深度。

综上,这是我的小小意见,在孩子学习规划方面,供大家参考。

本文标签: 数学  深度学习  学习方法  小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