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收入增长放缓,快手需要新的业绩增长点,但ToB领域巨头竞争者众多、回报周期长,这一步能否帮助快手提升商业化能力,还有待观察
文 | 郑可书 刘以秦
编辑 | 刘以秦
又一家互联网大厂开始造芯。
8月10日,快手StreamLake品牌发布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于冰宣布,快手研制出云端智能视频处理SoC(System on Chip)芯片SL200,已经流片成功,正在进行线上内测。于冰称,目前,该款芯片的视频压缩速率为世界之最,能为快手节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带宽。
除了芯片,此次快手发布的StreamLake品牌是快手进军ToB领域的重要一步。快手试图将服务大规模用户所积累的基础设施、AI、音视频、算法等核心能力,通过模块化、标准化方式开放给其他企业,定位于为客户提供全链路音视频行业解决方案。
2021年9月,快手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降本增效”放在核心位置上,试图提升商业化能力,而非一味追求用户量。此举已初见成效。财报数据显示,快手2022年一季度录得经营亏损56亿元,相比2021年亏损73亿元,亏损缩窄23.3%。2022年一季度,占快手收入比例一半以上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为113.5亿元,同比增长32.6%,增速放缓。
今年快手商业化面临的重要挑战是互联网广告营销整体市场规模有所下滑,今年5月的业绩沟通会上,快手CEO程一笑表示,疫情和管控措施再次升级,广告主预算变得保守,广告收入同比增速开始出现放缓,目前没有非常明显的恢复势头。
转型ToB或许能够为快手带来新的增长曲线,“降本增效”的思路也贯穿到ToB业务,于冰强调,快手希望视频云业务摆脱只求规模、大量亏损的模式,逐步进入可持续、有利润的健康状态。但ToB行业巨头竞争者众多、回报周期长,这一步能否帮助快手“增效”,还是未知数。
互联网公司造芯潮
快手对芯片的布局早有预兆。2020年11月,快手作为联合领投机构之一,参与AI视觉芯片研发商瀚博半导体A轮融资。一家芯片公司高管也告诉《财经十一人》,几年前,快手就和他们有过接触。
于冰告诉《财经十一人》,该芯片以自用为主,同时,快手也在与广电、监控、智能车等对视频压缩芯片需求量大的行业客户进行初步探讨。于冰表示,快手内部算过账,“芯片量产之后,大概半年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本。”
芯片回本建立用量足够大的基础之上。一位芯片业内人士表示,一般而言,自研芯片的公司要回本,芯片一年的消耗量须达20万片以上。
在快手之前,百度于2018年发布自研云端全功能AI芯片“昆仑”,阿里巴巴旗下的芯片研发公司平头哥于2019年9月发布首颗云端超大型AI推理芯片“含光800”,腾讯于2021年11月推出AI推理芯片“紫霄”、视频转码芯片“沧海”、智能网卡芯片“玄灵”。而在国外,谷歌、亚马逊也是互联网巨头造芯的代表。
互联网公司纷纷自研芯片的背后,是海量数据以及智能物联网时代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的推动。
今年7月,字节跳动副总裁杨震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字节跳动正在自研芯片,主要用于自身视频推荐业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十一人》,对于视频平台公司而言,视频压缩是刚需,目的是省下CDN(内容分发网络)的成本。每一家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视频压缩的独特算法,使其在保障视频质量的同时,降低所需带宽。这种“独特算法”,会被装进芯片里自用。
而且,算法已经成为门槛。“在算法层面,芯片厂商没有互联网公司研究得透彻,所以芯片厂商很难做出互联网公司想要的东西。”上述业内人士称。
互联网造芯已成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三方芯片厂商失去市场。芯片设计公司镕铭微电子CEO朱照远预测,将来的芯片行业,将会形成互联网自研与第三方芯片厂商互补共存的态势。“大家有各自擅长的点。”
出现内生的芯片制造部门,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上述业内人士称,40年前的美国公司、30年前的日本公司都经历过这一阶段,“很正常,一定会发生。”
布局ToB,快手慢了一步
ToB是一个回报周期长的生意,快手也知道这一点。
快手技术副总裁、快手AI技术及主站技术负责人王仲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快手非常注重ToB业务的成本、效率和利润,不会大规模搞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快手对外表示,过去一年,快手已与知乎、中国联通、央视频、小米等在视频化、智能化领域开展合作。
过去几年,快手的商业化模式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2013年-2016年,快手几乎没有正式的商业化团队,仅有直播打赏的少量收入。2017年-2018年,快手开始搭建整个商业化架构,包括测试信息流广告,布局电商、直播带货等业务。2019年以后,快手各项收入都有明显增长。
快手的主要营收来自于直播、广告、电商。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占比53.9%,直播收入占比37.2%,其他服务(包括电商)占8.9%。这三项收入都是短视频内容和流量的自然延伸。
但是到了今年,广告收入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增长都出现乏力。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行业市场规模同比下滑2.3%。
不仅如此,快手和抖音两大国民级短视频平台,用户增长也接近天花板,目前快手月活用户已经超过6亿,抖音月活用户超过8亿。
互联网公司转型ToB已经是近几年的大趋势,快手已经慢了一步。早在2018年,腾讯开始“930”变革,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去年6月,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就对外表示,将向企业客户开放推荐算法、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正式搭建B端业务框架。
对比来看,快手的重心在视频相关领域,字节则是试图覆盖全领域。
不过,快手在B端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就不止是字节了。在国内视频云基础服务领域,阿里云、腾讯云分别以27.4%和19.2%的份额占据前两名,此外还有华为云、金山云和百度智能云等,行业竞争激烈。
第三方数据机构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视频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48亿元,预计未来三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5%。其中,基础层行业集中度较高,头部五家厂商市场份额接近70%;应用层市场较为分散,机会更多。
快手的优势在于积累了多年的算法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服务大规模用户的能力。从快手的整体营收规模来看,选择专注于视频行业,对于目前的快手来说,负担相对更轻,也更容易做好。
相比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空间更大,深耕细分领域是不少新入场者的优先选择。尽管慢了一步,快手依然有机会,但转型期阵痛不可避免,接下来快手可能将进入广告、电商收入增速放缓,B端收入还不能提供太多助力的阶段。
作者为《财经》记者,《财经》记者陈伊凡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