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南深
评级最高的龙湖集团,被誉为民营房企的最后一个堡垒,但8月10日却突遭股债双杀,其中股价最大跌幅逼近20%,债券偏离值最高达到30%。
盘后,公司管理层紧急召开投资者临时电话会议沟通,创始人吴亚军表示,“是市场惊慌导致的,企业根本没出任何状况”。而因公司出现商票逾期传闻,上海票据交易所也在10日晚间罕见专门发布公告,称龙湖集团无商票违约和拒付记录,并对谣传行为予以谴责。
目前从公开市场来看,龙湖集团一年内到期或面临回售的境内公司债、中期票据规模为147亿元,而境外美元债一年内到期规模为3亿美元。
上海票交所罕见公告
一家企业发行的票据出现逾期传闻,惊动交易所出面澄清,在国内并不多见。
8月10日晚,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关于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不存在商票逾期的公告”。
公告称,“近日,网传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存在大量商票“逾期”记录。经核实,截止2022年8月10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无商票违约和拒付记录,相关谣传并不属实。上海票据交易所致力于维护票据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对于这种通过谣传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予以谴责。”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上海票交所查询到,与龙湖集团关联的几个商票主体,目前确实大都连承兑余额都没有,更谈不上逾期和拒付。唯一一个主体“重庆龙湖企业拓展有限公司”(亦是龙湖集团在境内主要发债平台)截至2022年7月31日,只有不到2亿元的承兑余额,逾期余额和累计逾期余额也均为0。
公司紧急沟通投资者
稍早之前,在8月10日收盘后,龙湖管理层也紧急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对相关情况进行说明。龙湖集团董事局主席吴亚军、龙湖集团副董事长邵明晓、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CEO陈序平等高管均出席了会议。
针对商票逾期,公司称系“完全的谣言”,关注到相关源头,已经准备追诉。公司称龙湖从去年开始完全不做商票,现在商票余额7亿元,年底前逐步兑付到位。
关于债务,公司称目前是静默期,具体数字不好透露,但目前为止到年底,所有债务都还清了,无未偿硬性债务,下半年可能主动还明年到期的银团贷款,短期债务占比10%左右。
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公开市场来看,龙湖境内债主要是公司债、中期票据和企业债,一年内到期或者面临回售的规模约147亿元。美元债方面,目前存续5笔,合计规模23亿,其中一年内的为明年4月到期的票息3.9%票据,规模3亿美元。
电话会最后,创始人吴亚军作了分享,其表示“今天股价大跌,从我们本身来讲没有太在意,是市场惊慌导致的,企业根本没出任何状况”。吴亚军甚至认为,现在不是看风险,反而是看机会的时候,“该爆雷的都爆了,现在是行业最黯淡的时候,但我们应该往光明看”。
白天股价一度跌近20%
8月10日白天,龙湖集团出现股债双杀。
港股上市的龙湖集团(00960.HK)股价跌幅一度接近20%,单日蒸发200亿港元市值,股价创2018年11月以来最低,收盘跌幅也超过16%。当日暴跌后,龙湖集团年内跌幅超过40%。
同时,龙湖相关的债券进一步下跌。16龙湖02(136196)上交所固收平台显示最新成交价81.83元,较前一交易日中债估值100.7851元,偏离-18.81%。20龙湖02(163140)上交所固收平台显示最新成交价69.8元,较前一交易日中债估值100.0577元,偏离-30.24%。G17龙湖2(127467)上交所固收平台显示最新成交价78.8元,较前一交易日中债估值99.3963元,偏离-20.72%。
公司的美元债也一度出现跳水,跌势最猛的“LNGFOR 3.85 01/13/32”,短时从1美元面值57美分上方杀到54美分,瞬时跌幅超过5%。龙湖其他几只不同期限的美元票据也跌幅不一。
龙湖股债双杀除了跟商票逾期传闻有关,瑞银10日早间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瑞银该份报告题为《China Property and Property Management:How is developers' cash burn?》(《发展商如何烧钱?》),报告对碧桂园、万科、龙湖、旭辉几家目前相对稳健的民营房企的自由现金流进行了质疑,并将龙湖集团、碧桂园服务和金科服务等企业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瑞银同时将碧桂园和龙湖的目标价分别下调至2.7元及25.7元。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瑞银的上述分析实际上过于严苛,甚至说有失偏颇。因为自由现金流的分析角度主要考虑了销售回款情况,但无疑上述几家房企的融资目前仍然正常,且得到政策支持和背书,并不会因为销售现金流的不足而立马“窒息”。
8月9日,龙湖集团发布2022年7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及新增土地储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集团累计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683.6亿元。7月单月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118.5亿元。整体来看,龙湖集团的销售同比虽有下跌,但情况好于行业平均。
编辑:乔伊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