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出现近47度高温!长江下游干旱,三峡大坝为何不大规模放水?

热点资讯2022-08-14 16:20:34未知

中伏出现近47度高温!长江下游干旱,三峡大坝为何不大规模放水?

2022年地球真的是太热了!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均出现了极端性的高温气候。

包括我国也是热出了新高度,全国高温榜——似乎没有42度,部分时段都不能够“入榜”了。不得不说,2022年的高温真的太强了。


资料图

然而,这一轮的高温气候依然在持续之中,陕西、上海等10省区市部分地区将超40℃,所以,引发了大家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进行讨论,地球到底怎么了,南方高温天气热度难消,今年夏天这么热是正常的吗?

同时,很多人看到我国大范围地区在高温影响之下,还出现了干旱。那么又引发了对三峡大坝的讨论,为何我国三峡大坝没有直接大规模放水缓解一下干旱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情况?难道就成为了“摆设”?这的确有必要给大家说明一下,科普一下常识了。


资料图

地球怎么了,今年夏天这么热是正常的吗?

对于今年的夏季气候来说,的确相比往年来说,出现了极端化气候状态,动不动都是40度以上,例如:湖北竹山最高气温超过44℃,竟然部分时段热过了“吐鲁番”,所以,湖北也是“连破”历史性高温记录。

当然,从今年中伏天的最高气温来看,其中最高的气温是在托克逊,最高气温达到了46.6℃,看到没?我国中伏出现近47度高温,可以想象下,这个区域的人怎么生活,难以置信。


资料图

然而,随着高温的持续发展,我国气候中心也发布了预测说明,那就是今年6月以来,我国出现的罕见高温天气,有可能成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高温事件。所以,高温的持续发展需要警惕。

那地球怎么了,今年夏天这么热是正常的吗?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高温的确在不少区域已经是“异常”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带来的?


资料图

第一、今年夏季的热浪袭击,最为明显的原因就是“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副热带高压袭击。没错,今年的副热带高压表现异常强烈,在它出现之后,不断往我国内陆延伸,以至于覆盖范围十分大,同时加上大陆高压的不断升级,直接出现了“高压互通”的情况。

所以,让高压的覆盖面积进一步升级。然而,由于高压又比较稳定,我国内陆区域的云层稀少,结合下沉气流的爆发等原因,引发了我国高温强,持续时间久等情况。所以,以至于这么热的气候出现。


资料图

第二、那就是全球变暖引发的。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夏季高温热浪事件多发、频发或将成为新常态。

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之中,也明确指出了——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观测到了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变化,其中高温热浪的频发、多发,就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所以,极端性气候变化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发展,正在大规模出现。而高温就是其中的一个。


资料图

然而,对于全球变暖来说,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2022年我国发布《气候蓝皮书》再次说明了,地球变暖在持续之中。所以,要想逆转极端性气候多发的趋势,这个可能性太低了。

然而,极端性的高温频繁出现,也在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下面我们也是从我国的角度来说。


资料图

我国大范围高温引发“大范围干旱”出现

在强烈的高温影响之下,我国的确也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从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都可以看到——我国长江流域的干旱现象是非常明显的。其中整个长江流域“飘红”基本上是一片一片的,所以非常地严峻。

例如: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地均出现了重旱的情况,局部区域还有特旱。所以降雨量偏少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资料图

这不,我国长江武汉段也是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长江汉口站水位为17.55米,数据显示,自从2022年7月9日以来,武汉市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少11.7%,7月上中旬,长江中游控制站汉口站来水量591.84亿立方米,较30年均值偏少18%。

所以,高温之下,降雨偏少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


资料图

当然,今年华南是一个例外,没有看到偏旱,主要是今年的台风出现了缓解。所以,以至于我们在干旱综合监测图上看到没有少雨,而是保持正常的状态。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长江下游干旱,三峡大坝为何不大规模放水?

的确,三峡大坝一直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建筑之一,该大坝的坝体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长2309.47米,全长2335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


资料图

同时,三峡大坝还为我国的发电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它的发电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所以,具有重要的防洪,经济等价值。

然而,在三峡大坝之中,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那就是我们说的“抗旱作用”,这就让很多人郁闷了。


资料图

这个时候,我国无论是在三峡大坝上游,还是在三峡大坝下游,都出现了大范围地区的干旱。如果三峡大坝大规模地放水,至少可以缓解一下下游的干旱吧,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放水缓解呢?

的确,曾经也有人质疑这个问题,那就是我国“三峡大坝是旱季蓄水涝季放水”,那究竟是怎么回事?


资料图

我们就从放水,蓄水两个方面来讲,首先我们也得承认,那就是三峡水库蓄水包括汛期防洪蓄水和汛末兴利蓄水,这个没争议性问题。

第一、放水,在每年雨水较多的季节时,汛期三峡水库利用防洪库容,拦蓄超过下游安全泄量的洪水,这是为了确保下游河道行洪安全。

如果不是三峡大坝进行水源拦截,那洪水就可能会影响下游。而在洪水过后,三峡水库及时降低库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迎接下次洪水,就是这样拦水,放水来进行调节。


资料图

第二、蓄水,兴利蓄水目的就是为了后面做准备,那就是为第二年来水较枯的1-4月份能够有水可放,为中下游地区实施补水调度,以满足枯水季节下游地区供水、航运、水生态等多方面的用水需要。

而对于2022年来说,我国的确大范围地区出现了干旱。但是,你说调节没调节呢?其实也在调节。


资料图

例如:虽然长江武汉段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但是武汉市正加大沿江涵闸等工程引水流量,做好湖库塘堰增蓄保水,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综合抗旱减灾效益,保证生活生产用水。

所以,如果三峡大坝没有作用,武汉还有水可以用吗?那必然没有了。

所以,长江流域的水调节还是存在的。而且,很多人应该也看到了,无论是我国上游还是下游地区,都出现了干旱,三峡大坝也不可能做到大规模放水,只看下游,不看上游。


资料图

如果,我们彻底将三峡大坝的全部水大规模释放给下游,那上游又怎么办?所以,只能够相互进行调节。

只要长江之中有水,那么上下游都有水源保证就行,而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居民生活用水,并且三峡大坝还在提供电力,也不允许一次性大规模放水,直接放干。所以,大家不要误解三峡大坝了,其实三峡大坝在旱季已经在调节了。

延伸阅读

三峡水库蓄水近20年,全长600多公里,为何不能“圈水养鱼”?

三峡水库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人工水库,库区下起宜昌市三斗坪,上至重庆市,中间覆盖了六百多公里的峡谷河道。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三峡水库发挥了巨大作用,创造了可观的综合效益。


资料图

三峡大坝于2003年6月1日下闸蓄水,至今将近20年。受到拦河大坝的阻挡作用,坝前水流变缓,水位变深,蓄水量变大,为发展渔业创造了基础。为利用好一库好水,国内专家还曾建议将三峡水库发展成淡水渔业基地,打造成“长江鱼库”!


资料图

例如:熊天寿等学者就曾建议,在三峡库区建立渔业管理机构,发展名贵、优质的特种鱼。陈昌齐等人也提出见解:不妨在三峡水库的消落带发展天然渔业。专家组还考察了重庆江段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那么,在三峡库区养鱼真的可行吗?

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来看,三峡渔业确实大有可为。

1,三峡水库体量巨大,水资源充沛。在175m蓄水水位下,库区水面超过10万公顷,总库容达393亿m³,鱼类资源的承载量超乎想象。国内学者曾做过估算:在145m的蓄水条件下,三峡库区每年可产出野生鱼1.9万吨,比历史捕捞量多出1倍;而在175m水位条件下,渔产力则高达3.75万吨,比捕捞量提高了4倍多。


资料图

2,三峡水库建成后,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食物资源丰富。资料显示,蓄水前库区的浮游植物有80多种,蓄水之后增加到150多种,生物量由0.15g/m³增加到0.8g/m³。浮游动物则由0.1g/m³增加到0.5g/m³,底栖生物也增多了4倍。这说明,蓄水后三峡水库的基础生产力更高,鱼虾不愁饵料资源。


资料图

3,三峡水库鱼类结构变动较大,但资源总量依然可观。三峡库区的鱼类约有200种,经济鱼类有20多种,铜鱼、圆口铜鱼、大口鲇、长吻鮠四大家鱼是最常见的渔获品种,历史占比高达90%左右。三峡大坝建成后,水文特点发生变化,四大家鱼等洄游性鱼类减少,鳤鱼、鳡鱼、鳊鱼等在渔获中基本消失,白甲鱼、岩原鲤、铜鱼等占比下降。


鳤鱼

空出的生态位则被其他鱼类占据,定居性的鱼类明显增多,比如:大口鲇、鲤鱼、黄颡鱼等。因此,水库的鱼类此消彼长,有增有减,鱼类资源整体上仍很可观(损失的资源可通过人工放流的方式弥补)。


资料图

长江禁渔以来,三峡水库的生物多样性呈现恢复态势,“鱼群跃水”的景象开始出现。在重庆万州区河段,护渔员惊喜地发现鱼群大量出现,目测每群有一两百条鱼,长约10~30cm。


资料图

面对鱼群增多的现象,护渔员谭世权忍不住感叹:“鱼群出现这么频繁,鱼的个头这么大,还是我们第一次看到。”


资料图

总体而言,在三峡库区发展渔业确实可行。该水库本身就是一座“鱼库”,也是淡水渔业的种质基因库,野生鱼可作为亲本繁育,因此发展渔业有先天优势。

三峡水库为何不能“圈水养鱼”?

2008年,中科院的专家在《人民长江》上发表了专述文章,明确指出在三峡库区养鱼有利也有弊。好处是能充分利用广阔的水面和丰富的饵料,还有助于解决三峡的移民问题。但弊端也很明显:在库区养鱼将面临环境压力,水库富营养化的风险将增加。


资料图

早在2005年,水利部就开展了淡水质量评价,结果不容乐观:全国131个有养鱼活动的大型湖泊中,达到富营养化的湖泊就有67个,比例超过50%。

比如:南京玄武湖、云南滇池、合肥巢湖、武汉东湖都达到了高度的富营养化程度,蓝藻过度繁殖,埋下了巨大的生态隐患。为治理水华,国家投入的治理成本堪称天文数字,以滇池为例:截至目前,其治理成本已高达500多亿元,生态罚单不可谓不高。


滇池蓝藻爆发

三峡水库同样如此,网箱养鱼也可能酿成生态危机。一方面,三峡水库库容量大,水体交换量多,但是下闸蓄水后,净化能力也随之降低;另一方面,三峡水库地跨20个县市区,分属湖北、重庆两省市,沿线人口多,环境压力大。如果大规模放置投饵式网箱,水库的水质将逐渐恶化,氮磷污染也将难以避免。


资料图

事实上,三峡水库确实经历过网箱养殖的热潮,巅峰数量发展到数万只,并且还引发了生态灾难。

环保部门在一次例行调查中发现,三峡水库有11条次级河流设置了网箱,水质明显变差,粪大肠杆菌最高超标了11倍。

2008年春季,重庆云阳的澎溪河因网箱养殖污染过重而出现了水华,藻膜和浮萍覆盖了40多公里的河段。在最严重的水域,浮萍的密度高达5kg/m³,水色变黑,水质发臭,引起了当地的高度重视。


澎溪河浮萍爆发

网箱养鱼属于开放体系,为何会带来污染?从来源看,污染体现在两个方面:1,投放的饵料直接造成有机污染;2,鱼类吃食后产生粪便,造成二次污染。

有科研团队曾抽样检测了三峡库区的7000个网箱,评估结果令人震惊:估计每年产生的鱼粪多达63万吨,残饵量估计有2万吨,网箱区域的总磷是大库平均值的10.9倍。这无疑为浮萍和蓝藻提供了绝佳的“温床”。


资料图

对于网箱养鱼的污染,重庆和湖北高度重视并联合行动,全面开展网箱的清除、清退工作。其中,重庆市在2010年初共清除1.7万只网箱,面积45万㎡;湖北省在秭归县拆除7509个网箱,在巴东县拆除33.3万㎡的网箱。

直到现在,三峡库区已“无箱运行”13年,水质又回到了“活、嫩、爽”的状态。网箱养鱼曾在千岛湖、三峡水库、滇池、密云水库、长寿湖等愈演愈烈,但最终都悉数清除,这也充分体现“绿水青山”的重要性。

最佳方式:投放鲢鳙,人放天养?

有专家指出,三峡水库的水质净化也应该与时俱进,最好的方式就是“人放天养”的模式:全程只放流鱼苗,让其自然生长,改善水质。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以鱼养水”在理论上行得通。在水环境中,不同食性的鱼类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其中不乏“净水鱼”,例如:杂食性的鲤鱼、黄尾鲴可摄食底层的有机碎屑和腐殖质,利于改善水质;滤食性鱼类可摄食悬浮状有机物、细菌絮凝物和浮游动植物,利于提高透明度。


黄尾鲴

研究表明,每生产一公斤鱼相当于消耗28克的氮、5克的磷。如果在三峡水库每年由国家放养各类鱼苗1.5亿尾,按亩产13~15公斤计算,一年就可吸收总氮560吨,总磷100吨,这笔生态账相当划算。


资料图

需要说明的是,配合长江禁渔的政策,放流的鱼类不一定捕捞,但只要体重增加、放流量增多,客观上就能减轻氮磷污染。

具体到品种选择上,鲢鱼和鳙鱼堪当主力(自然寿命远超10年),此二鱼具有一系列优点:首先是饵料系数高,可达40~50;其次,鲢鳙是长江的土著鱼,不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再有,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水库的鲢鳙种群有所消退,每年定期放流能巩固鱼种结构,还能延长食物链,提高鱼类的完整性指数(F-IBI)。


资料图

此外,也可在三峡库区加大湿地建设,利用好消落带的生态空间,改善栖息环境。

本文标签: 三峡大坝  长江  高温  三峡水库  大坝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