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药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占北京市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2022年上半年产值增速17.2%、近年来产值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政策利好推动了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聚集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罗鑫
落地国家级高新企业200家、一批具有原创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与全球巨头竞争;2021年医药工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占北京市医药工业总产值的40%;2022年上半年产值增速17.2%、近年来产值复合增长率超过30%;聚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等一批权威科研检测机构及120余个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先后获得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等荣誉……
位于北京南部的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的重要一角。《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前往这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慢病毒实验室(2021年7月摄) 艺妙神州供图
新技术全面赋能生物医药产业
从北京市中心到位于城郊的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管委会所在地,不到30分钟车程。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副总经理申海成说,基地不仅具有区位优势,还具备空间优势。在全市产业空间减量发展的背景下,医药基地去年获得扩区批复,在现状区13.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向南向北共扩区9.1平方公里,用于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址、临床研究型医院和首都医学创新中心、重大产业项目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此外,园区内中检院、医科院等多个国家级院所投入使用,也为不少优质企业落户园区赢得了不少加分。
在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京四海华辰集团公司已扎根10余年。“我们是医疗机构临床营养解决方案和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孕产、儿保、肿瘤、慢性病等领域取得国内第一个营养分析仪的医疗器械注册证,目前已服务1万多家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和病房。”北京四海华辰集团公司政府事务负责人孙玲利说。
在四海华辰集团的四海汇智机器人生产中心,一个个医疗机器人“整装待发”。孙玲利介绍,这是针对孕产营养管理的机器人。截至目前,已服务了500多万名孕产妇客户,帮助她们实现从院内到院外的膳食营养管理。
“我们目前还有针对儿童的营养管理机器人、针对肿瘤病人的临床营养管理机器人、慢性病营养管理机器人,已经都投入临床实际使用。四海汇智机器人研发中心,正致力于采用人工智能模式和大数据处理,将传统的临床营养建议,形成营养处方。逐步建立起国内第一家临床营养数字医疗产品和服务平台。”孙玲利说。
近年来,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积极推动医联网、药联网、健康信息服务、远程医疗服务、健康大数据发展,鼓励入驻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升级,向电子信息、云计算等领域的先进技术靠拢。
据介绍,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鼓励企业开展区域内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应用场景建设。术锐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华科精准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千乘镜像3D病理数据库、衡道病理医学实验室等项目纷纷落地,提升了基地在智慧医疗和AI制药方面的水平。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人员进行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讨论(2021年8月4日摄) 任超摄/本刊
政策利好引领高端产业聚集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政策利好,有力推动了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聚集成型。
2021年11月印发的《大兴区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显示,在支持重大成果和创新资源落地方面,对于在医药领域取得核心技术突破的项目、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领军团队成果转化项目、具备国际竞争潜力的项目、具有引领全局作用的战略性项目落地大兴后,可以按项目固定资产(除房产、土地外)实际投资总额的30%分阶段给予支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亿元。在药品方面,对一类化学药、一类生物制品和一类中药,按照完成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分别给予1000万元、2000万元、4000万元的支持,单个企业每年支持最高不超过1亿元。
创新人才在大兴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个,拥有两院院士、海聚人才、千人计划人才等各类高端人才600余人。良好的平台支撑、智力支持推动园区创新活力全面释放,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现有一类新药4个,国家创新医疗器械9个,多个新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级奖项。
大兴医药基地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生物制药、创新化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四大板块高效协同发展,产业创新发展要素集聚,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高质量发展局面初步形成。
在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产基地与广西原料药基地仅一屏之隔。通过选取电脑系统的不同模块,即可看到远隔千里的广西原料药基地从原材料存储、加工到出库全过程。
五和博澳的核心产品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桑枝总生物碱。桑枝总生物碱是以桑枝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纯化得到多羟基生物碱有效组分。
中医古籍有桑属植物用于消渴病(中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的命名)的记载。有关专家运用现代医学理论,诠释清楚了桑枝总生物碱治疗糖尿病的机理,并成功用于临床。2020年,作为现代天然药物的代表品种,桑枝总生物碱正式获批上市,并且进入了医保目录。
“五和博澳最初的合作伙伴就是天然药物领域顶级的院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金毅群说,“基于项目的合作,我们与药物研究所进一步建立了产学联盟。这些科学家和师生们入驻以后,支持我们的成果转化,带动了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自有创新团队得到快速成长。”
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原始创新企业“专业人干专业事”提供了可能。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新药筛选-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注册上市”的完整创新生态。
全天候当好企业“服务员”
本刊记者走进位于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扩区地块的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大兴GMP生产基地,液氮存储罐里存储的是CAR-T细胞治疗产品。今年7月,艺妙神州成功获批CAR-T细胞治疗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成为北京首家和全国为数不多获批CAR-T细胞治疗产品《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基因细胞药物企业。
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何霆博士介绍,CAR-T细胞是一种经基因工程改造后的T细胞。T细胞像人体内的“战士”,能够抵御和消灭“敌人”,如感染、肿瘤、外来异物等。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为T细胞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使其更精准地识别癌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高效杀伤癌细胞。因精准、快速和高效等特点,CAR-T细胞疗法已成为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不过,目前海外CAR-T细胞疗法主要面临着产能不足、成本高的难题。
面对这两大问题,何霆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站式基因细胞药物技术平台,希望以更低价格惠及更多的患者。
“我们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创新药物IM19CAR-T细胞注射液,已获得3项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分别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套细胞淋巴瘤。其中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癌的临床试验获得国际领先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准上市的自主细胞治疗药物。除了淋巴瘤、白血病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我们还布局了晚期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实体瘤治疗领域的候选创新药物。”何霆说。
何霆认为,自主基因细胞药物技术在中国快速崛起和蓬勃发展,有望大幅度提高中国对肿瘤的治疗水平。
相比不少博士毕业的同窗选择出国,何霆选择留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及地方给予基因细胞药物行业许多支持。
“我们在大兴得到了很多支持。比如我们在大兴获批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主要负责人之一因政策吸引从国外归来,她最近得到了大兴区新国门人才计划支持。”何霆说。
在艺妙神州的GMP生产基地,水、电、网络24小时不停歇运转。何霆说:“医药领域专业性强,这个领域企业对基础设施及配套的要求高,大兴给予我们全力的保障。遇到工商税务等问题,总是第一时间解决。”
“2019年,北京市和大兴区分别成立了医药健康产业专班,对于有些问题大兴区权限不够了,我们及时向上级汇报,由市里来协调,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促进医药健康产业成长为全市产业创新发展双引擎之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申海成说。
“十四五”期间,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对标世界一流特色专业园区,紧跟数字经济潮流,探索“科技+医药+金融”产业融合模式,加强国内外领军企业、高精尖项目承接,加快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坚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