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军武速递官方
▲资料图
目前,尽管昔日威风八面的F-22似乎风头骤降,但据美军本土内利斯基地422测试中队的奥特利少校表示:F-22将进行释放猛禽敏捷性能案的升级,以便在未来十几年内继续协助美军维持优势。
▲资料图
其升级的核心就是测试AIM-260联合先进战术空空导弹。从这种导弹的研发进度来看,今年夏秋之际,将是其关键节点。
▲北约空射载荷 AIM-9X、AIM-120C、AIM-132、AGM- 158 、GBU-31b3 、GBU-39 SDB + BRU-61
AIM-260的射程远超过AIM-120系列,甚至可能接近300千米!此外,它还有复合制导模式以及反隐身能力。而F-22战机的升级也将是全面性的,目前该机已新增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终端,并获得了红外搜索和跟踪设备和更新的敌我识别系统。
▲如果配备AIM-260,那么F-22就有重回世界最强战斗机宝座的资本
据称,如果F-22完成了完成了全部升级,那么它发射的AIM-260就能通过双向数据链极大提升远程攻击效果。
▲资料图
从美国空军的武器更新进程来看,六代机显然还需要等约10年才可能成功,而中国的同类武器进度与之近似,这同时意味着歼-20乃至歼-35将抵消美国空军多年来的技术代差优势。
▲资料图
由于歼-20使用的霹雳-15中距空空弹具有攻击主动性,因此美国只能极力加快AIM-260的开发进度,由此使其提升F-22的战斗力,使其具有抗衡歼-20的能力。
导弹性能翻倍!
AIM-260对美军有多重要?
自冷战结束后,美军武器技术的升级速度也明显趋于放缓。例如其空军战机标配的AIM-120系列中距弹本身就是1991年就列装的产物,虽然该系列导弹在随后数十年内发展出多个子型号。
▲资料图
但AIM-120系列本身作为一种老平台,发掘潜力也几乎耗尽,由于中国新型中距弹的日趋完善并最终列装,因此美军开始担心自己将失去空战先发优势。
▲雷神公司推出的“游隼”系列导弹
2019年时,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分别拿出来自己的新型中远程空空弹的设计方案,它们的代号分别是“游隼”和“CUDA”,其共同特点就是尺寸、重量甚至大过载机动性都接近常见的近距格斗弹,但最大射程却不亚于AIM-120C!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CUDA导弹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CUDA”可能还会具备动能战斗部和径向姿态调节发动机喷口,由此提升机动性和命中率。
▲资料图
理论上,这两种“黑科技导弹”的确能让一架双发战机的载弹量骤增,但其本身在技术上也面临很大的难题,而且即便它们的性能达到预期,最大射程依旧可能存在不足。
相比之下,与AIM-120体积和重量较为近似的AIM-260却现实得多,这种导弹同样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核心技术基础依旧与AIM-120D近似,是一种能快速成型的武器。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推出了“CUDA”导弹设计方案
美军最关心的导弹参数,无疑是最大射程。欧洲的“流星”远程空空弹之所以能达到150千米的射程和4马赫的速度,就是因为它采用了固体冲压火箭发动机。反之,如果提升弹径和气动布局,并增加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虽然能提升推力由此达到较高的射程和速度,但却会面临弹仓长度问题。
▲资料图
尽管AIM-260设计时也提出固体冲压火箭发动机的方案,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AIM-120C7近似的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这是因为该导弹对内置的药柱进行了升级。
由此一来,它的射程即可达到260千米以上,而且尺寸控制也十分到位,因此美军现役的两种隐身战斗机都能顺利容纳该导弹。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其他战斗机甚至魔改版轰炸机也能配备该弹。
▲正在发射AIM-120D的F-35
AIM-260的另一特点就是采取多模式导引头,即主动雷达、红外成像和GPS融合模式,因此导弹的抗干扰和快速锁定能力将得到高度保障。
▲资料图
同时,它还具有双向数据链,因此AIM-260能在发射后自己发出数据提供给战斗机和己方预警机,以便对方识别其发射轨迹、速度和方位等参数,也能由此接受对方的参数修正,最终让超远程高精度攻击逐渐常态化。
▲美军最大的优势在于技术体系,而非特定的某种武器
AIM-260的另一恐怖之处,就是“不可逃逸区”。一般而言,导弹达到一定射程后就会进入滑翔状态,如果此时发现空中目标,就会进行转弯加大过载扑过去。
目前多数战斗机的过载都不超过8G,而空空导弹则为20G,若想击中也存在困难。而射程大幅提升的AIM-260也极大强化了自身材料结构,过载极限和回旋速度都进步迅速,此时一般战机就很难有效逃脱。
▲AIM-260具有性能代差优势
AIM-260立项后,美国陆海空三军都加入了研发工程,因此该导弹很可能也会由此发展出地对空和海对空等其他平台的型号,最终强化美军地面部队和舰体的中程防空能力。也正由于AIM-260具有如此难以取代的特点,因此它最终成为了竞争中的大赢家,而其他中远程空空弹,甚至都要为其让路。
作为歼-20的标配利剑
霹雳-15导弹的水平如何?
2021年珠海航展上,霹雳-15E出口型引发了广泛关注。根据展板介绍,该导弹全长3.996米,弹径0.203米,全重210千克,最大射程145千米。考虑到出口型与解放军自用型的差距,因此不难看出歼-20自用的同系列导弹将具有明显更大的射程。作为对比,“流星”系列和AIM-120D的最大射程仅有140千米,明显不如中国自用版霹雳-15。
▲在2021年珠海航展上,霹雳-15E公开亮相
霹雳-15的射程优势秘诀,是其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其特点是将发动机燃料舱分隔为一大一小两个。发射后先消耗大舱室的燃料来保障远距离高空抛射,抵达目标后才消耗小舱室来提升导弹速度。
虽然美国的标准-3舰载防空导弹也有该设计,但其重量和弹径却很大,而霹雳-15却还要平衡重量和尺寸,面临的技术难度无疑大得多。
▲资料图
采用固体冲压发动机的“流星”系列在总冲压段上明显超过霹雳-15和AIM-120D,加上它还有无级调节推力的特殊设计,因此发射后抵达上百千米外时依旧具有较大的速度和高过载能力。
▲资料图
但它的发动机对导弹飞行中的角度变化很敏感,甚至可能因此导致停机,因此在飞行时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受到限制。
▲“流星”系列导弹具有固体冲压发动机
此外,“流星”在发射后需要先进入较大高度飞行,直到进入80-100千米以后,才会进入最佳状态并达到3.5马赫以上的速度。但如果面对距离较近的目标时,该导弹反而会面临一系列问题。
这种问题的本质,是欧洲各国缺乏真正的隐身战斗机,因此试图在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等体系单位加持下,让己方现有战机在远距离尽量反制对方。
▲布局与AIM260可能类似的AGM88导弹
目前,中美两国都拥有可随时用于实战的隐身战机,但双方彼此发现和锁定都存在困难,这可能直接影响交战距离。
此时,“流星”的优势就难以发挥,反而是导引头敏感性、机动性、过载极限和响应速度都很出色的AIM-120D,更可能成为隐身战机交战中发挥更大作用。
▲AIM-120是美军超视距空空导弹的代表
但霹雳-15却可以借助两次无间隔点火,进而使自身机动性和过载能力超过AIM-120D。
▲歼-20在航展上开启弹舱的瞬间,世界震惊
综上所述,目前世界现役最强中距弹的角逐者基本上完全由中美主导,而霹雳-15作为歼-20的最耀眼佩剑,最终获得了压对方一头的水平。因此,美军极大加速了AIM-260这种下一代中远程空空弹的研发,其急迫性自然不难理解。
中国会有抗衡美国
“超级导弹”的武器吗?
尽管中国快速崛起后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甚至开始赶超发达国家,但这无疑也引发美国的特别关注,以至于会将中国视为比昔日苏联更具威胁的对手。由于美国的技术积累和开发能力依旧不可小觑,因此即便其暂时处于下风,也完全存在翻盘的可能性。
▲歼-20与霹雳-15,无疑将极大刺激对手的军备研发
霹雳-15的确达到同代同类武器中的巅峰,正如部分所谓四代半战机一样,但面对AIM-260这样的下一代对手时,总体性能依旧明显不如。
▲霹雳-15导弹
所以,美军就可能由此夺回远距离攻击的主动权,由于美军在反隐身技术方面经验技术丰富,一系列相关技术也已部署到西太平洋,局势自然十分严峻。而中国只有迅速拿出自己的对应武器,才能让歼-20恢复优势。
▲资料图
中国武器一贯的特点,就是公布一代、部署一代、预研一代。霹雳-15能在航展上公布具体参数并推出外销版,无疑说明其下一代继承者很可能已成功问世甚至进入小批次服役状态。
根据部分专业人员表示,国内早已开始研发更新型中远程空空弹,其特点包括网络化制导、全方位立体攻击、复合模式制导、多任务和双射程等。
▲这架歼-16挂载的新型空空导弹,显然不一般
2018年,一架歼-16携带了一枚全新大型空空弹的照片被公布,这种导弹的长度和弹径明显超过了霹雳-15,有媒体将其称为霹雳-21。
为保证射程,它很可能采用了整体式冲压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相比于液冲发动机更小、重量更低也更安全,但其难点在于高能推进剂和发动机本身的研发。据推测,它的射程很可能将达到300千米左右,速度也明显超过霹雳-15。
▲资料图
美国《大众科学》期刊推测,新导弹的弹径较大,因此导引头尺寸空间较为充裕,很可能采用相控阵雷达天线,即五代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小型版,因此能在远距离通过提高单位方向的能量波束,最终精确锁定隐身机在内的任何目标。
▲资料图
如果这种采用复合制导模式的新导弹的确具备这种能力,就意味着超远程猎杀隐身战机,将不再遥不可及。
▲歼-20还需要一种射程更远的远程空空弹
尽管如此,这种新导弹依旧不会是未来歼-20的新标配,这是由于它的长度明显超过了歼-20的内部弹仓,如果使用挂载模式携带,就无疑彻底破坏了歼-20的隐身布局,甚至使其提前暴露。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新导弹的直接用户另有其人。
面对升级后的强敌
歼-20要怎么打?
不久前,东部战区在台海周边的联合演训中首次派遣歼-20前出相关区域。据配备该机的王海大队飞行员表示,歼-20不止一次在防区内定位他国可疑目标。
以歼-20的性能属性来看,能使其出动监视的,无疑也是他国同类隐身机。而结合美军方面此前的报告显示,其F-35甚至F-22很可能已与歼-20发生过多次对峙和近距离接触。
▲不可否认的是,装备AIM-260的美机将会对歼-20带来很大挑战
如果没有换装峨眉发动机,那么歼-20就会在发动机性能上比F-22存在一定差距,其鸭翼布局也带来了更多雷达回波点。但歼-20却在航程、雷达、头盔显示器、综合探测能力、隐身涂料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
▲资料图
面对F-35时,歼-20同样有技术优势,并能利用自身运动性能和探测范围优势,甚至贴近到目视距离内。如果有空警-500的加持,歼-20的胜算就更大了。
▲空警500装备的新型电子阵列扫描相控阵雷达将发挥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双方隐身机如果发生战斗,关键就在于谁能迅速抢先消灭对方的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必须正视的是,对手如果配备了AIM-260,就完全可能先于我方做到这一点。
因此歼-20要想彻底击败升级后的对手,自然也需要体系内其他单位的协同,特别是在霹雳-15的真正后继者服役前。
▲歼-16D将成为歼-20的重要助手
军演证明,歼-16和F-15面对歼-20或F-22一类隐身机对手时,结果基本一边倒。但歼-16作为出色的双座多功能非隐身战机,能挂载歼-20弹舱无法容纳的新导弹。在歼-20和预警机的探测和数据链辅助下,歼-16就能成为远程打击的发起者,进而通过新型远程空空弹“越肩发射”模式,成功先发制人。
▲FH-97等隐身无人机可能将与双座版歼-20密切配合
目前,双座版歼-20也已亮相,这就意味着它很可能成为各类新型无人机的空中指挥者。借助高速数据链,大量隐身无人机就能同时将各自区域获得的情报传输给歼-20或更后方的预警机,由此快速定位对方。
▲资料图
与此同时,它们还能配合新型电子战机对敌方进行干扰和诱骗,最终使其暴露信号,由此为我方的超远程攻击创造一击奏效的良机。
常言道: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无数血肉和尸骨证明了这句话的真谛。歼-20依靠霹雳-15获得了先手优势,甚至曾按住对手的死穴,但实力不容小觑的对手则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用同样的武器来寻找我们的要害。此时,解放军技术的发展稍有懈怠,结果就会不堪设想。
▲资料图
因此,中国如果想继续为不断强化的对手面前继续保持自己曾经的优势,就务必需要正视对方任何可能投入实战的新型武器,并利用现有力量的组合,巧妙找到其破绽。
此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一种足够全方位压倒AIM-260、并配备到歼-20的超远程空空弹,也是中国军工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歼-20所要面对的挑战,将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