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这十年·征程|倚天长剑傲苍穹

热点资讯2022-08-20 13:35:47未知

强军这十年·征程|倚天长剑傲苍穹

征程·印记

此刻,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瞄准目镜,占据了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营班长贾王浩的全部视野。他眼睛紧盯、神情专注。

深山阵地,演练正急。贾王浩是演练现场最安静的人。每次训练,他几乎没挪步子,只是手中不停地操作。

导弹打得准不准,瞄准号手责任重大。“我是最幸运的一个。”入伍10年的贾王浩说,“因为我能透过瞄准目镜目送大国长剑腾飞。”

踏着强军兴军的鼓点前行,贾王浩是这个导弹旅官兵的一个缩影。他的“砺剑春秋”,也折射出所在部队发展历程。

火箭军某旅是战略导弹部队“种子部队”之一,一茬茬官兵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砺剑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们乘强军东风转型发展,创造某型导弹发射次数最多、发射精度最高等20余项“第一”“首次”,先后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全军备战标兵单位”,擦亮了新时代导弹劲旅的闪亮名片。

倚天长剑傲苍穹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李兵峰 高明俊

通讯员 李发坤

备战无穷期

永远在路上

实弹发射的那一幕,永远印刻在发射营营长陈世海的脑海里。

“点火!”某发射场,春寒料峭,随着陈世海一声令下,一枚大国长剑扶摇直上冲上云霄。

望着横亘在湛蓝天际的那条绚丽弹道,陈世海百感交集——这一次复杂环境下发射成功,标志着新装备具备了独立发射能力。

这是一次全新状态下的战训发射,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没有完整技术资料可供遵循,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风险和挑战可想而知。

为了这一刻,全旅官兵早早上紧了发条:进入厂家跟学跟训、抓紧编写规程规范、进行模拟实装操作……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当人民军队阔步迈上变革图强的新征程,这支部队也站到了新的起跑线。

新的军事训练大纲颁布实施后,为深化推进训练新模式,该旅建立起以对象、内容、标准、方法、考评、保障为核心的实战化训练“六大体系”,推进军事训练创新发展。

那年,新型导弹刚刚入列的喜悦还挂在脸上,一副重担就让官兵们顿生紧迫感——当年列装,当年开展全流程作战检验。

“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创造新的辉煌。”誓师动员大会上,官兵们吹响了前进的号角,踏上艰难的探索之旅。

技术分队采取“问题倒逼”方式,梳理完成检验任务需要密切关注的节点,先后优化2类8个测试操作流程,探索出双工位交叉测试、同步组织弹体吊装和伪装出库等多项战法。

发射分队结合作战值班、不间断指挥控制、长时间密闭等问题,探索人员装备模块编组、多种通信手段互为备份、后装保障物资前置等办法。

武器装备性能挖潜、作战值班状态提升、作战反应时间缩短……检验任务圆满结束,官兵收获满满,全旅核心军事能力跃上新台阶。

科技劲风吹

创新淬剑锋

一声“点火”天地惊,该旅列兵刘克迎来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

按照作战流程,他庄重按下了发射按钮。随着大地颤动,一枚大国长剑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直刺苍穹。

导弹部队“千人一杆枪”,亲手发射导弹是每名火箭兵的梦。入伍不到一年,就亲手发射导弹——刘克实现“点火梦”比老班长们早了好多年。

虽然只是模拟发射,但流程一个没缺,感觉也如临其境。帮助刘克实现梦想的,是该旅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模拟仿真训练装备。

走进该旅模拟训练中心,只见液晶显示屏、VR头盔等设备一应俱全,一群官兵正在紧张训练。“借助这些设备,我们能够模拟导弹测试、吊装等操作。”发射营营长黄振新说,“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操作提示,让我们能够对操作号手进行系统训练,快速提高导弹号手的技能水平。”

从模拟化、仿真化,到信息化、数字化……随着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该旅模拟训练系统也在不断改进中“水涨船高”。

“我们作为高技术战略军种,必须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被官兵们誉为“数字蛟龙”的该旅高级工程师曾佼龙,先后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对这套模拟仿真训练装备的发展如数家珍。

数年前,随着新型导弹入列,研发“3.0”版数字化训练弹的工作被提上日程。

由于数字化训练系统高度复杂精密,机床加工精度不够一度成为影响研制进度的“梗阻”。为此,曾佼龙一头扎进加工车间——

奋战的4个月时间里,他一边与骨干解决技术难题,设计生产数百个零件、安装上千个信号采样点、编写海量软件代码;一边当起了车工、钳工、铣工,磨破了3件工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一年的科研攻关,他们最终研制成功“3.0版”数字化训练弹。有了它,全旅训练质量效益上了一个台阶——实现了全时监控导弹测试操作进程、精确评估训练效果,人为设置故障锻炼特情处置能力……

10年来,该旅加快认识之变、观念之变、思维之变、能力之变,加紧培养“小能人”“小诸葛”“小创客”,围绕解决备战打仗实际问题,阵地仿真训练系统、钢丝绳维护保养设备等一系列创新成果落地开花,助推部队战斗力跃升。

沙场砺精兵

托举长剑飞

那一年,全军开训动员令刚刚发布,下士张顺义就踏上军旅生涯中第一次比武的征程。

该旅第18届导弹专业技术擂台赛战火燃起。初次参赛,这位年轻的号手从紧张的氛围里感受到了实战的味道。

深奥的理论笔试、刁钻的口试答辩、复杂的特情处置……一路过关斩将,张顺义凭借过硬的综合素质,捧回了所在导弹专业职级组桂冠。

赛场即战场,比武即打仗。导弹专业技术擂台赛作为该旅群众性练兵比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人才培养的平台载体,也激发官兵们人人争当擂主,形成练兵备战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如今,新生代战士逐渐成为擂台赛上的主角。直招士官余修亮入伍第3年就成为当时全旅兵龄最短的擂主。很快,大学生士兵唐梓华精训苦练,能力素质加速提升,重新书写了“列兵擂主”的新纪录。

该旅人力资源科科长刘洋介绍,旅里连续21届组织比武打擂,催生的228名专业擂主,覆盖全旅所有专业、全部战位,活跃在实弹发射、战备值班、科研试验等重大任务一线。

走进该旅旅史馆,擂主墙、高工墙、兵王墙、号手墙,4面精武墙赫然在列,记载着为单位建设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人物,也激励着后来者拼搏奋发,再立新功。

为夯实备战打仗人才基础,该旅着眼实际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瞄准锻造作战决策“智囊团”、技术把关“主力军”、人才培养“孵化器”,探索建立整套选、训、用、管机制,一大批复合型打仗人才脱颖而出,经验做法在火箭军部队推广。

长剑倚天,东风劲吹。随着一声警报响起,一场实战化演练又在导弹阵地拉开帷幕,一个个拼搏奋斗的号手身影,托举起一枚枚墨绿色的导弹昂首问天……


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东风-17常规导弹首次公开亮相。近年来,公开亮相的“东风”导弹家族新成员越来越多。“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简单的8个字背后,蕴含着人民群众对我军装备的高度信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实现整体跨越。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列装部队的背后,是我国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让世人感受到我国科技创新的澎湃力量。李雪梅摄

征程·启示

紧盯时代之变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梅 潇

习主席强调,我军军事训练进入了全方位变革、整体性提升的新阶段。要把握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加快实现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全军官兵遵令而行,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从陆军的“跨越”“火力”到海军的“机动”“蓝鲸”;从火箭军的“天剑”到空军的“金头盔”“金飞镖”,无论是大漠戈壁还是深海蓝天,练兵场上处处呈现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和恢宏壮丽的备战画卷。

当今世界军事科技迅猛发展,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作战力量更加多元、专业分工更加精细,军事训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改革创新正成为军事领域的发力点,转型升级成为军事训练的主攻点。

针对战争形态更趋联合、智能、跨域、混合的发展走向,要不断着眼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战争要求,积极走开联合训练新路子,坚持用体系联合耦合训练,用真实敌情导调训练,用科技创新赋能训练;突出智能对抗、突出跨域联动、突出新型力量,科学设定作战背景,合理编成作战力量,逼真构建作战环境;着力建好用好形神兼备的专业化“蓝军”部队,把对抗性训练贯穿训练的各层次、各领域、全过程,广泛开展指挥、行动、技术、战术对抗,把“面对面”交锋融入日常、贯穿全时,推动建立新型实战化、对抗化训练体系。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全军官兵唯有踔厉奋发、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用铁肩膀和硬担当,积极投身火热练兵备战实践,不断推动军事训练转型向纵深推进,着力锻造打赢现代化战争能力,用昂扬精神面貌和过硬军事本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32116部队政治工作部主任)

征程·故事

“跨界大拿”的转型之路

■解放军报记者 宋子洵 通讯员 马赫男

烈日下,朱耀辉一边为大家示范无人机飞行操作,一边为大家讲解新战法。迷彩服的后襟上,汗水正不断往下滴落。

作为第79集团军某旅无人机侦察排一级上士,朱耀辉是大家心目中响当当的“跨界大拿”。

榴弹炮炮手、迫击炮炮长、武装侦察班班长、无人机技师……谈起军旅生涯经历的4个岗位,朱耀辉感慨地说:“我的每一次转岗,都是部队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见证。”

那年,朱耀辉参军入伍,下连后担任榴弹炮瞄准手。凭借刻苦努力,他入伍不到一年便被推荐参加全营瞄准手比武,一举斩获第二名,在全营新兵中叫响了名号。

2012年,朱耀辉被调整到火力连迫击炮专业,他下定决心从头学起。凭借肯钻研的劲头,他各项能力快速提升,不到一年,便被提升为炮班班长。

2015年年底单位编制调整,已将迫击炮专业摸了个门清的朱耀辉,被紧急抽调到旅直属武装侦察连。来到新岗位,朱耀辉拿出一如既往的钻研劲头,想方设法摸清弄懂新专业。1年后,单位再次改革重塑,无人机侦察排作为该旅新质作战力量应运而生。朱耀辉经过重重选拔,被任命为无人机技师兼班长。历经多次转岗的他,接到命令时信心十足,表示要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部队改革后,每个新岗位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论证的。走上新战位的我们被委以重任,更应在新岗位干出新成绩。”一次训练间隙,朱耀辉给大家打气,“部队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们这样的‘小细胞’,只有每个‘小细胞’都负起岗位之责,部队这个大集体才能坚不可摧。”

从那以后,大家从零起步摸索前行。共性问题难解决,他们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推敲制订解决方案;没有飞行装备,大家买来航模,加班加点钻研操控技能和组装速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底,集团军组织无人机专业比武,他们一举夺得理论、实操考核双冠军,所在的无人机侦察排荣立集体三等功。

前年,陆军某新型无人机战训法集训考核,朱耀辉凭借稳定发挥,斩获理论、实飞考核双第一,该旅无人机侦察排参加比武的8人中,有3人获评陆军无人机技术能手,年底该排再次荣获集体三等功。


本文刊于8月20日解放军报05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林飞 向晓昕

编审:张华婧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标签: 导弹  武器装备  迫击炮  军事训练  长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