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重挫,“药茅”长春高新如何应对集采?

热点资讯2022-08-22 15:21:10未知

股价重挫,“药茅”长春高新如何应对集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侃见财经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楼塌了。

近日,“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的相关传闻越演越烈,而长春高新的股价也应声再度“重挫”。

受到消息的影响,8月18日下午,长春高新股价突然跳水,不久后便封死了跌停板;而到了第二天,长春高新股价再度大跌,盘中跌幅一度接近10%,最终收盘下跌4.21%,股价报收193.6元/股。

根据统计,不过短短两天的时间,长春高新的股价便已经大幅下跌了13.78%,市值更是蒸发超过了50亿。

作为A股中的老牌药企之一,在股价大跌之前,长春高新又被投资者誉为“药茅”。

凭借着手中的“王牌产品”重组人生长激素,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长春高新的业绩和股价均实现了大幅增长,而其市值更是一度高达2111亿,成了行业中绝对的明星;不过,随着去年5月生长激素将纳入集采的相关传闻出现,虽然长春高新的业绩依旧实现高速增长,但股价却开始跌跌不休。

如今,在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之后,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的消息再度出现,长春高新会否再次开始新一轮的下跌?在集采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影响下,长春高新的信仰会否走向崩塌?

长春高新的“两千亿神话”

去年的4月份,一则名为“老太太炒股爆赚100倍”的新闻刷屏了整个互联网。

据媒体报道,这位来自大连的老太太,在2008年买入了5万的长春高新,后来逐渐忘记了账户;再到2021年4月要销户时打开一看,此前账户中的5万已经变成了500万,老太太险些“站不稳”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或许会羡慕老太太的“神操作”,但大涨100倍的长春高新,同样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那么,长春高新到底有何魔力?为何能在13年里大涨超过100倍?

关于长春高新的历史,最早还要追溯到29年前的1993年,这家由长春市国资控股的公司,在刚开始时主要以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区内的基础设施开发、物业管理等为主营业务。

除了传统的产业园业务之外,长春高新还会兼顾一些投资业务,值得一提的是,长春高新对医药生物公司有特殊的偏爱,在公司成立之后,其先后投资创立了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华康药业、长生生物等公司,而在众多的公司之中,金赛药业带给长春高新的影响最为深远,因为它研究的产品正是生长激素。

1996年,才刚刚成立还不够3年时间的长春高新,和从海外归来的知名基因工程博士金磊一起出资成立了金赛药业,当时的长春高新主要负责场地和资金,而金磊则提供关键的技术。

有了国企背景的长春高新作为支持,金磊这位基因博士在2年后便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支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虽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在推出后并未大卖,但这结束了我国长久以来没有国产生长激素的历史,对整个医药行业都是意义深远。

时间来到2008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生长激素市场迎来爆发,而金赛药业也终于等来了自己的爆发期。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在2005年前后,金赛药业的营收仅为1.44亿元左右;但到了2020年,其营收就增长到了58.03亿,而长春高新也借助金赛药业的爆发实现了业绩和股价的双双大增。

以股价来看,在2005年的时候,长春高新的股价最低只有2.28元/股,但到了2021年,其股价最高来到了521.4元,16年时间股价翻了超过200倍,而市值最高更是达到了2111亿,创出了“两千亿神话”。

不过,极速狂奔的长春高新也并非没有隐患,随着生长激素将被集采的相关消息传出之后,面对这个并不确定的利空,长春高新开始迅速跌下神坛。

生长激素集采,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医药集采,是医药行业绕不开的问题。

随着医药集采的推进,相关药企的盈利水平大幅下降,近几年来许多的药企因此跌下神坛,甚至连“牙茅”通策医疗都未能幸免,而拥有超高毛利率的生长激素,自然也很难逃脱医药集采的影响。

实际上,在生长激素将被纳入集采的消息传出之前,投资者普遍认为生长激素不会受到集采的影响。

在很早的时候,因为生长激素并非刚需药品,很多生长激素的厂家都没有跟公立医院进行合作,而长春高新还采取了“院内首诊+院外拿药”的商业模式——患者先在大医院就诊,然后由医生引导患者到指定的基层医疗机构买药,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长春高新免除了集采的困扰。

不过,随着如今生长激素的厂家越来越多,生长激素的价格存在一定的议价空间,这也让生长激素集采成为可能。2021年5月,市场开始传出了“广东将集采重组人生长激素”;到了今年的1月,广东联盟集采直接宣布将重组人生长激素纳入地方集采,生长激素集采开始在部分地区正式落地。

面对今年1月广东联盟集采的决定,当时的长春高新在广东联盟集采报价当日上演“硬核弃标”:公司选择市场相对较小的粉针剂生长激素降价,而对于利润主要构成来源的水针剂采取直接弃标的策略。

当然,面对广东地区的集采,长春高新还有弃标的选择权利,毕竟广东并非长春高新营收的主要来源,而且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院内市场占比仅30%,广东联盟地区涉及的11个省份公立医院,使用长春高新的产品比例更低、影响并不大,但如果在营收较高的地方甚至全国推行,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8月17日,浙江省药械采购中心对外发布《浙江省公立医疗机构第三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虽然具体的采购品种还未对外公布,但是次日网上就传言,此次集采将分化药和生物药两组,其中生物药就包含了人生长激素,长春高新股价应声大跌。

从财报上看,华东地区是长春高新的“营收重地”,2021年华东地区实现营收41.37亿,占收入的比例为38.49%,如果浙江开始对生长激素进行集采,长春高新受到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而在集采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影响下,虽然最近两年长春高新的业绩依旧大幅增长,但股价却早已出现了明显的滑坡。截至8月19日收盘,长春高新股价报收193.6元/股,总市值为783.5亿,和去年的最高价521.4元/股相比,长春高新的股价已经跌去了六成,市值也缩水超过1300亿。

“药茅”的信仰还能维持多久?

作为老牌药企之一,许多的投资者仍将长春高新视为“药茅”。

虽然股价大幅下跌,但从基本面来看,长春高新的各项数据依旧“能打”,例如毛利率方面,长春高新的最新毛利率为92.25%,甚至比贵州茅台92.11%的毛利率都还要高;而在增速方面,2021年全年,长春高新实现营收为107.5亿,同比增长25.3%,实现净利润为37.57亿,同比增长23.33%。

总结而言,虽然受到了集采这个并不确定的利空影响,但长春高新的基本面依旧突出,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的投资者在面对长春高新股价大幅下跌后采取了“越跌越买”的策略,截至2022年3月31日,长春高新的股东人数为16.42万户,相较于去年7月20日的11.59万户大幅增长了4.83万户。


不过,其实除了集采这个不确定因素之外,长春高新其实还存在着单品营收占比过高、生长激素使用争议不断等问题,像营收占比过高这个问题,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金赛药业实现营收58.03亿元,实现净利润27.60亿元,为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贡献占比达67.66%、90.58%。

对于长春高新而言,集采可能是点燃导火线的火苗,但其实在此之前,长春高新就已经埋下了很多的隐患。

而从大机构的态度来看,相较于中小投资者跑步经常,很多的大机构则选择了减仓。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的二季度,长春高新的基金持仓家数为225家,总持股数量为57,970,633股,虽然相较于一季度有所回升,但和去年四季度时的861家基金、总持股数量91,553,501股相比,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很显然,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长春高新“药茅”的吸引力正在削弱;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伴随着股价的跌跌不休,这种吸引力显然也很难维持很久了。

本文标签: 长春高新  股价  通策医疗  持股  金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